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2000~2015年林下经济发展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林下经济发展指标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之间的VAR模型,运用Eviews 6.0检验了林下经济发展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协整关系,分析了林下经济发展指标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在2000~2015年期间,林下经济发展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林下经济发展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林下经济发展中的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贡献度最大,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制造业的贡献度次之。因此,建议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在短期内可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中的林下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和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制造业等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具有较大贡献度的林下产业,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进行"内涵式发展",合理利用和发展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贡献度较小的林下经济中的其他行业,在助力经济转型时大力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大量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从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生态建设和经济转型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分别构建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生态建设水平和经济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载荷分析法,根据2012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25个林业局的生态建设水平和经济转型能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明确生态功能区建设下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初始条件。实证结果表明,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总体上生态建设水平较好,经济转型能力一般,但不同区域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国有林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将经济转型和生态建设紧密结合,以经济转型促进生态建设,加强生态建设以保障经济转型的顺利发展,不断促进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转型发展进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构建了转型发展进程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和转型发展指数,基于2000~2014年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的相关统计数据,从纵向的角度对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转型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具体剖析了林区社会、经济及生态各层面的转型进展情况。实证结果表明:在2000~2014年期间,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转型发展总体呈现较好的发展趋势,但是经济、社会、生态各领域的转型发展尚不协调,且各领域的转型发展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其中经济领域的转型最好,生态领域的转型最差。建议今后要从经济结构优化水平、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等方面加大林区的转型力度。  相似文献   

4.
首先从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对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参考由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中国学者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等指标体系,构建了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关系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格兰杰因果性检验方法,运用Eviews 6.0软件,对2000~2012年期间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2000~2012年期间,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经济增长为林区的经济转型创造了发展的条件,经济增长是经济转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最后提出从自身和政府两个方面共同努力促进林区经济转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效率评价的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2008~2014年黑龙江国有林区40个森工企业的投资完成额、年末在岗职工和林业总产值构成的面板数据建立DEA模型,通过测算、评价林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效率,基于效率视角探索国有林区济转型发展动力。结果表明:2008~2014年黑龙江国有林区总体林业生产处于相对无效状态;规模效率不足和纯技术效率消极变动是影响林区综合生产效率改善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因素;二期"天保"政策对改善林区生产效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结论启示,重点从提高规模生产效率、提高技术应用效率和改善森工企业间相对经济效率3个方面构建旨在提高林区生产效率、促进经济转型的动力体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有林区面临的"资源诅咒"问题,是其运行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文章对我国国有林区面临的"资源诅咒"问题,进行梳理阐释。深刻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研究发现国有林区"资源诅咒"问题并不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国有林区混合所有制改革,构建国有林区产业发展新模式,可以较好解决外生型和内生型发展模式的不足,对于推动国有林区实现绿色化转型发展、走出"资源诅咒"怪圈,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算2003~2014年黑龙江森工林区相对于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和全国的林业产业结构相似度,以及黑龙江森工林区多种经营业内部的产业结构相似度,得出: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趋同性问题严重,增加了林区全面停伐后的经济转型压力;2010年后黑龙江森工林区相对于全国的林业产业结构相似度持续下降,产业转型实践取得一定成效;黑龙江森工林区不同林管局之间多种经营产业结构一致性突出,不利于依托其突破停伐困境和进一步深化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为此,建议黑龙江森工林区持续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构建区域一体化产业格局等,充分应对国有林区全面停伐、经济转型和林区改革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8.
国有林区绿色食品全产业链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黑龙江国有林区全面停伐后加快推进经济转型的现实背景,阐述了林区绿色食品的内涵特征,构建了林区绿色食品全产业链组织架构,分析了国有林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前景。在充分明确黑龙江国有林区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国有林区绿色食品全产业链发展的建议:制定发展规划,并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建立东北协同发展联盟,制定品牌提升战略,共同发展国有林区绿色食品产业;构建市场体系,完善林区绿色食品营销网路市场;加快产业集群,扩大林区绿色食品产业规模。  相似文献   

9.
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建设为实现国有林区林业经济转型指出了新的方向,也为实现国有林区生态文明、构建和谐林区提供了重要的突破口。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林业经济转型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国有森工企业三者的利益,通过构建博弈模型,求得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发现无论是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还是动态博弈中,参与者都会根据自身的收益预期进行投入决策。最后,针对利益博弈分析结果,给出了若干完善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促进国有林区林业经济转型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国有林区以全面停伐政策为契机,转变经济发展路径,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等方式来提高林区经济增长,改善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通过对全面停伐政策给国有林区产生的影响以及林区转型发展的进程展开了系统分析,结合林区的客观情况提出林区面对停伐所拥有的优势条件,提出了黑龙江国有林区应对全面停伐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有林区经济转型是大势所趋,伊春市作为典型的国有林区,本着对生态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定不移地把"生态立市""产业兴市"确立为核心发展战略,先后实施了天保工程、严管资源、停伐红松、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等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文章通过实地调研与问卷,就伊春市民关于城市经济转型的认知、态度及未来发展期望进行了统计描述与灰色关联分析,厘清了伊春市在推动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传统单一的林业经济是造成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囤的根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人们对森林各种功能认识的提高,单一的林业经济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型是国有林区摆脱困境,走向振兴的必然选择。为此,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力实施“七大战略”,拉动林区经济的发展,同时要建立健全政策支撑体系,为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型营造宽松的宏观环境。  相似文献   

13.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伊春国有林区为例,从政治、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国有林区取得的成果,指出了在发展过程中环境恢复难,经济受到林木产业影响大,体制矛盾突出,生态社会建立困难大等问题,分析得出生态环境是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因素,探讨了从区域实际出发"发挥生态优势,经济转型建立新体系,构建生态社会氛围"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林业科学技术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为重点国有林区顺利转型提供支撑与保障。通过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林业科技发展现状的调查,发现林业科技在国有林区转型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基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对其原因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林业科技发展促进国有林区转型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多种经营产业是国有林区有效应对全面停伐、加快推进林区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与经济转型进程的重要选择和总体趋势。文章以黑龙江森工林区为例,分别从产业规模、产业结构、生产效益等3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多种经营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运用SWOT方法深入探讨了近年来多种经营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结合林区现状,提出了促进黑龙江森工林区多种经营产业发展的针对性策略,同时也为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落实、加快转型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森工企业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国家对《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总体要求,结合当前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林区在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以大兴安岭林区新林林业局为例,分析了林业企业林业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围绕转变林区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振兴国有森工企业林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长白山林区野生山核桃资源优势和有待开发的现状,进行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分析,加速长白山林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能为大量林区人员提供就业机会,有利于长白山林区经济的发展。天然林全面停伐后,长白山国有林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发展山核桃产业,完全可以形成一个符合生态建设要求、市场前景广阔的可持续绿色转型产业。  相似文献   

18.
基于偏离-份额法的国有林区产业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全国林业为参照,对国有林区经济发展过程及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得到:随着国有林区的改革和天保工程的实施以来,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在不断进行调整,总体趋于合理方向转变;国有林区三次产业在增长率、结构上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竞争力较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竞争力水平;第一、第三产业受到的由木材大量调减所带来的影响较小,通过发展替代产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增长压力,而主要以木材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受到了较大影响,需要通过产业的转型升级带动经济的增长。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国有林区产业结构优化应加大扶持以森林生态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维持第一产业的稳定增长,推动第二产业的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三大产业竞争力,支持林区多种经营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地调研,报告总结了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特点;指出了当前存在政策扶持乏力、资金支持不足等突出问题;提出了产业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设立国有林区产业转型扶持基金、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推动惠农政策惠及国有林区林业人口等。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生态功能区的黑龙江国有林区现代化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生态环境压力和黑龙江国有林区在现代化发展中的生态地位,重点探讨了黑龙江国有林区现代化发展的特殊路径,提出黑龙江国有林区现代化发展应以发展林区生态经济为基础,以保护、修复和提升林区生态功能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以谋求林区合理物质需求和生态需求"双赢"为目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现代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