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推进西江港口合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沿江城市建港积极性空前高涨,港口竞争日趋激烈,竞合是当今世界港口的发展趋势。在当前两广共建西江黄金水道背景下,沿江城市建港积极性空前高涨,港口竞争日趋激烈,港口业也面临着从竞争走向合作的关键时期。如何整合港口资源,推进沿江港口合作共赢发展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是分析研究长三角港口群的竞争与合作现状。对长三角港口群的经济状况做出详实的分析:包括分析了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的经济结构和布局,浅谈区域间的竞争与合作。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港口群进行阐述后得出港口群内各个港口的定位与分工。最后,本文对长江三角洲港口城市之间关系作了总结,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珠三角港口群和长三角港口群的区位特征和区内竞争合作机制,并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从两个港口群的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港口腹地GDP和港口腹地工业产值等微观经济指标对比分析了长珠港口群及其腹地发展状况和竞争力强弱.并综合分析结论,提出宏观调控港口的竞合战略,对港口群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是分析研究长三角港口群的竞争与合作现状。对长三角港口群的经济状况做出详实的分析:包括分析了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的经济结构和布局,浅谈区域间的竞争与合作。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港口群进行阐述后得出港口群内各个港口的定位与分工。最后,本文对长江三角洲港口城市之间关系作了总结,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新一轮的港口热逐渐形成。但是,港口的过度竞争,会导致恶性竞争,最终损害港口的长远发展。我国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三个港口集群可以进行优势互补,形成一定的竞争合作机制,借鉴国外港口竞争合作的成功经验,加强港口行业协会对港口的自律或管理,组建基于业务经营关系的战略联盟,进行跨地域的股份合作与购并,建立港口竞争合作的协调机制,提升在国际港口竞争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6,(10):75-76
通过构建区域港口之间合作博弈模型,发现在帕累托改进下,区域港口间合作的收益高于双方独自行动,这说明港口间有合作的动力。在双方合作的前提下,提出从激励相容约束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监督反馈机制优化区域港口长期、稳定合作。  相似文献   

7.
在对港口物流系统竞合主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港口物流系统竞合发展的指导策略,包括港口物流合作联盟策略、港口物流系统整合策略、港口物流信息协同策略与港口物流支持保障策略。  相似文献   

8.
竞争与合作是长三角区域经济管理中两大主题。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竞合机制,是长三角区域经济管理的现实发展需要。实现各种要素自由流动、各类主体自主行动是长三角竞合机制的前提基础。主体多元性、主体自主性、环境开放性、制度约束性是长三角竞合机制的基本内容。坚持市场引导、多方联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四大原则,是形成长三角竞合机制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上海物流》2007,(3):17-17
5月下旬,长三角港口管理部门合作联席会议联络员工作会议在杭州举行。会议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的主导战略,长三角港口群应在区域港口一体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当前区域合作的有利时机,提高合作频率,提升合作水平。会议决定,近期在长三角港口管理部门合作方面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0.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企业之间除了竞争外,更需要通过合作达到双方的“共赢”,竞争和合作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分析企业在博弈情形下竞合战略的应用,可以使企业合作达到优势互补,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段时期以来,关于我国沿海港口是否存在过度建设和竞争过于激烈的讨论令人关注,特别是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个港口群密集地区.作者选取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港口作为研究对象.文章从是否属于区域性港口的角度,分析了各港口运量增长、航线分布、内外贸定位、服务与运作效率,以及港口供给能力与需求的差距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小港口职能分工相对明确,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强劲增长的推动下,港口之间的合作大于竞争.  相似文献   

12.
张昕瑞  王恒山  袁修竹 《物流科技》2008,31(11):115-116
博弈论关注于包含冲突与合作的状态分析,随着供应链中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不断增强,博弈论作为一种分析企业间相互竞争及相互合作的工具被广泛应用。文章在介绍了博弈论和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性之后,将目前博弈论在供应链管理中的运用分为两大类:博弈论在传统供应链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博弈论在供应链网络均衡中的应用,并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最后,给出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3.
供应链上同级供应商之间因其合作竞争关系,经常需面对策略应对与选择的难题。文章通过引入声誉模型,假定供应商为理性的不再是共同认知,分阶段讨论是否存在一个非理性概率p使其不受阶段T的影响,始终选择合作。在归纳计算后发现,在合作博弈次数T3的前提下,当供应商的信誉度p≥4/7时,他将总是选择合作;反之当p4/7时,其背叛行为则有可能出现。因此只需根据合作供应商以往的信誉是否低于p=4/7这一临界点,即可知选择何种博弈策略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供应链中供应方面存在的相关局限性。构造了双方供应和制造商之间的博弈模型。该模型主要特点是双方 供应之间的二阶段博弈所形成的质量和价格策略。在此条件下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进行讨价还价。以分配整体利润。指出了供 需双方在讨价还价时存在惟一的子博彝精炼纳什均衡。  相似文献   

15.
企业间的基本利益博弈关系主要有竞争与合作两大类。即使没有政府对企业引导约束,企业间信任程度的增加,也会增大其间合作的可能性。在政府参与到企业间利益博弈的情况下,通过政府政策对企业利益结构的改变,矫正了企业的行为取向;加大了企业间采取合作的策略区间,可以避免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应规范政府行为,推进政企分开,落实企业产权法人化的现代企业制度,监督、规范和引导企业间的利益博弈态势向着利益和谐的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16.
合作、信任与社会制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对供应链企业间信任进行博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法律体系与社会制度对于培养企业间信任、促进合作具有重要作用,并给出了在社会制度 背景下企业间信任博弈的一般模型。  相似文献   

17.
岳洪雷 《价值工程》2011,30(4):106-107
从竞争走向竞合,这是企业竞争发展的趋势,也是产业集群发挥竞争优势的基础。本文试图深入产业集群内部,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探讨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摸索产业集群内企业建立良好竞合关系的方式,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文中运用博弈论对集群式供应链跨链间竞合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合作的均衡条件。结果显示,在集群式供应链中相同价值链环节的企业的竞争性倾向大于合作性倾向。这一结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模式,即集群式供应链的协调及跨链式联盟的构建上有着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a firm’s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its level of competition, cooperation and co-opetition using the game theory approach. We consider a duopoly market that comprises the focal firm which undertakes the responsibility of alliance and peripheral firm that represents all other firms withi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l alliance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SME). Both the focal firm and the peripheral firm conduc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overcome the constraints of technology, talent and fund.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competitive efforts could substitute alliance responsibility, and cooperation efforts are contingent upon the market demand and/or alliance responsibility.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演化博弈的角度对战略网络城市进行了分析,通过设计合理的奖惩机制,得到了战略网络城市之间竞合的进化稳定策略,为研究战略网络城市之间的竞合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