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垦区在省、部的共同领导下正在全面推进各项改革试点工作,构建以家庭农场经营为基础、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平台、大农场统筹小农场的新型农业双层经营体制。本文仅以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国有农场为例,在垦区国有农场企业化、实现政企分开的背景下,探索农场新型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的框架搭建。  相似文献   

2.
建立垦区土地使用权固定与流转制度探讨董林生农垦企业自改革以来,兴办家庭农场,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大农场对职工家庭农场的土地经营,经历了由承包经营到租赁经营的转变。这一转变对于调动职工家庭农场的种田积极性,增强大农场的经济实力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  相似文献   

3.
积极推行“两自”深化农业改革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一、垦区实行“两自”的具体办法黑龙江垦区自1985年全面兴办家庭农场以来,经过“稳定、完善、提高,”目前已基本形成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格局。垦区农业承包形式大体分为两类:家庭农场承包和集体大组承...  相似文献   

4.
国有农场兴办家庭农场已有十多年了,建立了“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农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大进步。现行的家庭农场概念是“在大农场的管辖下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固定上交利费,统一分户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家庭农场本身不具有法人资格。随着“大农场套小农场”双层经营体制的建立,原有农场的经营和会计核算办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新的家庭农场核算办法实施十几年来,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过程,它对家庭农场经营体制的巩固、完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现行家庭农场的核算办法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确定合理土地承包期与完善农垦家庭农场经营体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以来,农垦系统在学习借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改变国有农场在高度集中统一管理下、以生产队(连队)为基本作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体制,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建立统分结合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使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基本上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要求。这标志着农垦系统农业领域经营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农垦农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农场实行的是场队两级会计核算制,下设分场的农场实行的是总场、分场、连队三级会计核算制。随着农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并深化,家庭农场的兴办,大农场套小农场双层经营体制的形成,以及家庭农场“两自、四到户”的推行,农场现行的会计核算体制亟需进行改革,才能满足管理的要求。本文拟就改革农场会计核算体制,建立农业生产单位会计报帐制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农场现行会计核算体制存在的问题1.形成多项三角债。某农场1997年把应付家庭农场款320万元,以化肥、农药、零件、油料等实物全部兑现给家庭农场。其后两年未发生欠家…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垦区兴办家庭农场是改革的重大成果之一,它的兴起、发展和完善,直接关系到黑龙江农垦系统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使之健康发展,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一、垦区家庭农场发展的具体情况垦区家庭农场从1983年开始兴办以来,经过近15年的风风雨雨,现已基本推进到位,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的“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家庭农场作为垦区改革的突破口是垦区广大干部、职工创造出来的,也是改革的重大成果。十多年来,家庭农场发生了三次波动,1985年家庭农场数量…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垦区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已经走过20年的历程.随着家庭农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分散到集中的转变.农垦的组织形式、管理方式,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就农垦如何深化农业政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农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问题,泰来农场鑫和家庭农场为我们提供了比较成功的经验.从中也能得到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9.
兴办家庭农场是农垦企业为了解决职工吃企业“大锅饭”、遵循农业生产适于家庭经营的特点、调动职工生产经营积极性的重要改革。目前,数以百万计的各类家庭农场已成为农垦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不仅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也推动了农垦农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面临...  相似文献   

10.
家庭农场是农垦农业经营最基本、最主要的微观组织,其发展过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根据家庭农场与国有农场关系的不同,可将家庭农场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两阶段,即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依赖性家庭农场阶段;90年代中期至今,相对独立性家庭农场阶段。本文将对这两个阶段中的家庭经营行为特征进行比较,以期为深化农垦农业改革提供参考性思路。一、依赖性家庭农场的经营行为特征(一)家庭农场的产生。改革以前,农垦国有农场农业的基本经营形式是以生产队(连队)为基本生产单位,在分配上实行国家制度定的等级工资制。由于分…  相似文献   

11.
积极推进农场生产队实体建设秦顺福,高玉军河北省柏各庄农场管理11个农场,149个生产队,2.8万个家庭农场。1985年以来,实行了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促使全场经济迅速发展,经济总量猛增,但是各层的积极性尚未充分发挥,尤其是生产队这层,反而有...  相似文献   

12.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是指导2020-2022三年各地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培育发展工作的重要依据。《规划》中专门谈到了加快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之一的家庭农场。说到家庭农场,大部分国家都是针对农场经营主体是农民家庭而言的,即家庭经营的农场,不论它是大农场还是小农场。目前我国家庭农场基本特征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元,从事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13.
<正> 1985年绥滨农场全面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实行土地承包到户,农机具转让给职工个人经营和大包干的分配形式,建立了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大农场对家庭农场实行“固定上交,自主经营、单独核算、自负盈亏”的办法。当年全场兴办了2599个职工家庭农场,其中有机户家庭农场310个,占家庭农场总数的12%,承包耕地为1.7万公顷,占总承包而积的61%,户均50公顷以上。这表明,绥滨农场在兴办家庭农场的  相似文献   

14.
把握系统特征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实现农垦农业产业化○连步祥从1984年开始,国有农场借鉴农村改革的经验,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建立大农场套小农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经营体制确实解决了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问题,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  相似文献   

15.
联合式家庭农场体制是江苏农垦的一大特色,那么新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成立则使这一特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经过一年的实践,这种全新体制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体现,农业效益再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6.
国营农场创立了“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职工家庭农场已成为国营农场的重要经营形式,农垦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改革的深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它突出地表现在经营规模过于狭小和分散,农工兼业化、农业严重波动和后劲不足等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人们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去苛求。但是家庭农场有待完善,改革的深入需要更加强劲的推动力,它就是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可以说,适度规模经营正是职工家庭农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自从赵紫阳同志1983年秋提出国营农牧场要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实行大农场套小农场的经营体制以来,国营农垦企业经济体制的改革有了很大的发展,以职工家庭农场为主要形式的小农场,已遍及全国农垦各个企业。双层经营体制随着农垦改革的不断深入而日臻完善。这对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促进国营农场农业生产向社会化、专业化的转变,起了巨大的作用,随着这场革命的不断  相似文献   

18.
海南农垦的骨干企业是橡胶农场,橡胶农场的支柱产业是天然橡胶生产。巩固支柱产业,全面发展农垦大农业,是振兴橡胶农场经济的战略性选择,也是海南农垦进入二十一世纪面临的重大课题。一、关于橡胶农场农业经济的分析海南农垦经过三代人四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已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9.
自中央提出在国营农场内兴办职工农场,实行大农场套小农场双层经营体制以后,五年多来,全国农垦系统全面兴办了职工家庭农场。而且发展健康,成效显著,普遍增产、增收、增盈、增贡献。但是,当前仍存在着“平分土地、土地规模效益不高、劳动生产率较低等问题。 为了完善、巩固、提高职工家庭农场,发展商品经济,应该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地调整  相似文献   

20.
国有农场工业企业亏损原因和对策张新祥改革开放15年来,国有农场在稳定提高农业的基础上,积极调整经营格局,大力发展场办工业,促进了农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场办工业的发展速度远远低于乡镇企业,还有部分场办工厂仍处于亏损状态。1993年1~9月江苏农垦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