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源 《中国就业》2022,(4):20-21
<正>2022年开年以来,甘肃省兰州市就业工作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通过“六个全力”,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提升服务质量,兜牢工作底线,扎实推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前两个月实现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75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2.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9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4.7万人左右;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的目标任务,为全年就业工作开了个好头。  相似文献   

2.
积极的就业政策维护社会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7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510万人,其中帮助“4050”人员再就业130万人,分别达到全年目标任务的108%、102%和130%;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3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2%,与上年底持平。“95146”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至此,中央确定的就业再就  相似文献   

3.
2005中国就业形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今年全国就业再就业的工作目标: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00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00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简称“95146”)。这是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4.
<正>小微活,就业旺,经济兴。中小微企业是我国数量最大、最活跃的市场主体,在繁荣经济、吸纳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说:“中小企业就是稳就业的主体,中小企业稳,就业就稳。”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发现,地级市层面,小微企业数量每增加1000个,当地就业人员增加0.68%,工资水平提高0.78%。  相似文献   

5.
就业是关系民生和社会和谐的大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2002年,围绕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措施。“十五”期间,全国城镇就业人数增加4200万人,2003年中央确定年度就业目标任务后,连续三年超额完成任务。2003年-2005年,年均新增城镇就业人员936万人,与2002年之前相比,每年多增加2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中已有1460万实现了再就业,其中390万大龄困难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相似文献   

6.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派生需求。2004年。我国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保持了较快速度.对就业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背景下,2004年1~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1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60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10万人,分别完成了全年任务的101%、92%和110%。9月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21万人。  相似文献   

7.
辉煌“十五”,我国城镇新增就业4200多万人,帮助180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迈向“十一五”,就业再就业定下新目标:5年新增城镇就业4000 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万人, 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稳定就业,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国家将把扩大就业摆在更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坚持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以人为本,锐意创新,围绕“两个确保”,积极推进再就业工作,2004年泰州市政府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再就业先进单位”。构建责任体系积极促进就业泰州市委、市政府把就业再就业工作列为一把手亲自抓的“一号工程”和“第一实事”。全市连续5年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均在6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政府差额购买就业岗位的范围从社区扩大到市区,累计帮助7000多名“4050”和“双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相似文献   

9.
<正>牧野大地的新乡,在经受特大暴雨灾害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影响之后,又迎来了灾后重建的艰巨任务,当地人社部门把推进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积极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大力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持续优化人社系统营商环境,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确保人社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实现了首季开门红。今年一季度,新乡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3300人,占全年目标77800人的55.66%;失业人员再就业1 3090人,占全年目标1 5500人的84.45%;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670人,占全年目标4800人的1 1 8.1 3%。  相似文献   

10.
跨入新世纪以来,山东省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很大成就,从2000年到2003年全省社会从业人员净增178.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2002、2003年连续两年达到47%;2004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03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4万人,比上年增长22.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1%,比上年下降0.29个  相似文献   

11.
周发云 《中国就业》2023,(12):12-13
今年以来,湖北省武汉市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的部署要求,聚焦工作重点、聚力克难攻坚,瞄定政策、服务、供给、需求、平台、保障“六端”发力,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6.5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1.2%,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稳中向好。  相似文献   

12.
2月2日,全省就业工作会议在东营市召开。省劳动保障厅厅长矫学柏作重要讲话,要求各地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开创就业工作的新局面。矫学柏指出,今年就业工作的目标任务是:新增城镇就业106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0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5万人,困难群体再就业8万人;城镇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11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9.85万人,完成年计划17万人的116.8%;指导和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14.53万人,完成年计划12万人的121.1%;指导和帮助“4050”人员再就业3.83万人,完成年计划3万人的127.7%;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3%,比4.5%的控制计划低O.37个百分点。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八大民心工程”之一的就业再就业工程各项目标任务提前顺利完成。10月中旬,劳动保障部张小建副部长来渝调研就业再就业工作时,对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泰安市加大就业资金投入,完善就业服务功能,有效地推动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2006年再就业资金支出达8118.3万元,比上年增长49.4%,全市新增就业再就业7.9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万人,特困人员再就业629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低于3.8%的控制目标,实现了就业增长大于失业增长。  相似文献   

15.
沂源县地处沂蒙山区,是个山区农业县,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6.8万人,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3500人;现有城镇失业人员2200人,每年新增需要安置的各类人员近3000人,城乡就业任务重、压力大。因此,2003年以来,沂源县在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中,立足本县实际,坚持城乡就业一起抓,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出实招、求实效,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一手抓城镇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一手抓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一步明确任务,完善政策,强化措施,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工作新机制,从而形成了城乡就业齐抓共管的新局面,为促进全县经济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富民兴源奔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金陵街道新开路社区充分挖掘就业潜力、克服就业困难、拓宽就业通道、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契机,以解决社区“零就业家庭”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为重点,探索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社区就业服务手段,增强社区就业服务功能,最终实现社区劳动者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7.
陈军  韩丽 《中国就业》2024,(3):26-27
<正>就业关系千家万户,是最大的民生。2023年,内蒙古兴安盟人力资源和就业服务中心主动衔接“稳就业、保民生”的责任链条,着力打造“全链条”公共就业服务矩阵,把群众“急忧盼”作为“必答题”,在精准施策,暖心服务上下功夫,交出了一份温暖而厚重的就业答卷。2023年,全盟城镇新增就业7317人,同比增长1.3%,完成年度目标的104.5%;农牧民转移就业97757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09.84%;高校毕业生落实就业去向5713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14.24%。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由北及南阵阵寒潮的侵袭,年初广西南宁召开的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却频频传来就业春天的信息口口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题为“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努力开创就业工作新局面”的讲话中指出,2009年就业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全年新增就业达110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1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6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3%,实现全国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就业》2012,(12):50
娄底市就业促进会积极落实就业政策,优化就业环境,加强就业服务,有效推进城乡就业,一年来,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45万人,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9万人,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0.73万人;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实现动态清零100%。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45万人。娄底市就业促进会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结构调整的特点,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在12个街道办事处、84个乡镇、256个社区建立标准  相似文献   

20.
灵活就业成为新时期再就业的主要形式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福建省加快由再就业中心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步伐,至2002年6月底,仍在中心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由1998年的16.24万人减少到2305人,基本完成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中心、保生活”向“出中心、再就业”的过渡,下岗职工与失业人员、城镇新成长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