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陈程 《中国市场》2023,(28):195-198
乡村振兴战略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而乡村数字经济能通过现代科技赋予乡村振兴创新发展新动能,对传统农村进行创新转型,促进现代数字经济与传统农业进一步融合,使数字经济成为实现乡村振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数字经济成为驱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利用数字经济创新驱动乡村发展,探索数字经济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新视角、新方法、新思路,对乡村振兴发展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以乡村经济为核心的区域流通体系重塑对城乡经济协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城乡市场异质特征为切入点,转变传统城乡经济发展思路,对新形势下城乡二元流通体系进行研究,创新传统城乡经济协同发展机制,培育城乡市场主体,从而发挥城乡市场异质特征作用,实现城乡经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农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社会各界都给农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帮助,高校也为农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帮助。本文以高校会计支撑金华地区乡村振兴发展为分析对象,首先介绍了金华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对于高校会计的需求,其次阐述了高校会计与金华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精准对接,最后论述了高校会计支持金华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方法,以便可以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  相似文献   

4.
文化在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人文经济是文化与经济交融互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我国乡村振兴、赋能高质量发展上起着引领作用。人文经济可通过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拓宽农民增收致富路径、实现乡风文明传承创新、促进乡土社会和谐稳定、营造乡村美丽宜居环境五个方面引领新时代乡村振兴。然而,当前人文经济引领乡村振兴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数字融合度较低、发展主体缺失三重现实挑战。据此,提出可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推动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特色文化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加强人才储备提高乡村振兴内驱力等途径破解现实困境,实现人文经济引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国家级战略决策.我国乡村建设经历了一个从统筹城乡发展到城乡一体化再到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变迁与政策演进过程.受乡村固有的本土特殊性约束,乡村振兴战略的本土逻辑是立足中国国情和乡村实际,化解乡村社会的主要矛盾,走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城乡融合的本土发展道路.基于战略配称理论,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三阶配称模型,并对乡村振兴"五大任务"进行本土分解.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小岗村,其乡村振兴实践无疑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在公共政策方面,通过制度创新、产业创新、组织创新和科技创新,释放制度红利,构建乡村现代产业体系,优化组织服务,实施创新驱动,推动农业由外延性增长转向内涵式增长,实现乡村振兴的高质量推进.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而2020年初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农业产业的冲击,凸显了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现从农业供应链金融智慧化发展模式角度提出对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提出把握政策导向以发挥政策优势;满足服务需求以抓住发展机遇;立足惠民宗旨以解决三农问题等发展趋势与建议,为后疫情时代智慧农业、智慧金融和数字乡村建设奠定产业基础、技术基础与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7.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重要战略,在这一背景下,从农村职业教育视角入手研究黑龙江省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黑龙江省农村职业教育初具规模,但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和文化层次低,职业教育“多头管理、条块分散”,缺乏协同治理一体化农村职教体系,农村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对接脱节等问题突出。因此,应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城乡一体化职教体系,建设农业职业教育四大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教育资源高效利用,创新特色农村职业教育、实现多元化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需求高度融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加大支持农业职业教育力度四个方面入手,推进黑龙江省农村职业教育振兴。  相似文献   

8.
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两大战略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水平,并运用主成分回归模型分析两系统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9年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与乡村振兴水平不断提升,乡村振兴水平低于新型城镇化水平;二者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协调等级由初级协调发展为中级协调;人口流动、资金支持、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保障能力、产业协调、信息化与两系统协同发展呈正相关关系,收入差距缩小程度和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与两系统协同发展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余英旗 《消费导刊》2022,(14):149-152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乡村振兴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之一。但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还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导致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面对这种情况,要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采取科学的建设策略,不断改善乡村文化建设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是国家大力发展的战略规划,高校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阵地,高校学子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资源,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则是高校可以最直接的切入“三农”工作实践的重要方式。为了进一步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及机制创新,笔者以苏北地区高校为例进行调研,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依此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机制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从我国的发展历史及经济结构来看,乡村仍然是我国发展的主导方向,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实现了大幅升级,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推进,乡村发展成为国家的一项世纪工程,将有助于全面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变革。为此,在乡村经济的创新发展中,将竭力挖掘自身的优势资源,尝试借助更多渠道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振兴,更是需要协同旅游经济产业的振兴,特别是要依托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大幅深化创新型产业的融合,全方位提升乡村振兴质量,深度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重视科技创新,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主力军。协同创新赋予了科技创新深刻的时代内涵,协同创新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研水平的重要选择。但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存在政府职能缺位、高校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封闭、企业创新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强等困境。因此,需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完善高校协同创新的保障机制;转变高校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推动高校成为协同创新的核心力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企业与高校的沟通,完善利益分配制度,提升协同主体积极性,激发高校协同创新的发展动力,推进协同创新的发展进程,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13.
<正>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目前重要的发展战略,振兴乡村经济也是提升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关键。而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对农业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顺利实施与开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要求有关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从乡村振兴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农业统计工作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完善。■农业统计工作是我国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可以直观、全面、真实地反映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统计工作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依据,也能够为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及发展策略等的制定提供帮助。但是,从现阶段我国农业统计工作实施与开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血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基础资源。通过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支持路径进行分析,发现乡村振兴下金融行业面临如下机遇:拓展金融市场的发展空间、促进金融业的转型升级、激励金融产品创新、促进金融支持保障的措施完善、推动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并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提出应从创新金融供给方式、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持续推进金融产品创新、不断提高农民金融能力、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吕刘 《市场论坛》2023,(6):27-33
内生式发展已成为国际上许多乡村发展的成功模式,对我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文章从“资源—人力—文化—法治”协同发展的视角借鉴国外乡村振兴内生发展机理,通过分析德国、日本和法国等案例,总结其对我国乡村振兴内生式发展的启示,以及存在乡村社会资源利用不足、乡村人力短缺、文化传承度不高、法律薄弱等短板,应全面从资源、人力、文化和法治方面规划科学的乡村振兴策略,补齐短板构建我国乡村振兴内生发展的促进机制,推进乡村振兴内生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大学生协同创新计划的实施,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就业能力带来了新的机遇,且培养模式即在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用人单位等发挥各自的优势。目前,我国传统培养模式仍存在培养体系不完善,缺乏协同的规划和布局;培养资源分散,培养模式单一,培养视野狭窄等问题。有效推进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就业能力,高校应加快打破壁垒,创设协同创新环境;搭建平台,完善培养体系和保障体系,实现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竞争力的根本性提升。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三农问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重要战略,并将农业现代化放在突出地位。大力投入农业创新R&D经费,不仅可以使我国农业生产更上一层楼,也可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文章主要从近年来我国农业创新的成果来分析并提出农业创新的路径,对乡村振兴的推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发展是关键,制度供给与创新贯穿始终。以制度设计与创新引领新时代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既看到新时代为乡村产业发展带来的现实机遇,也要明晰制约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因素及原因,探寻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创新路径,政府应该完善现行土地管理与集体产权制度,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机制弊端,培育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机制。  相似文献   

19.
王汐 《中国报业》2022,(21):62-64
聚焦乡村振兴,描绘乡村新发展。电视媒体如何融入乡村振兴实施工作之中,在探索与实践中,多视角记录乡村发展新貌,建构乡村振兴中的农村新景象和农民新形象,创新思路是关键。电视节目全力赋能乡村振兴,打造“媒体+”产业融合链条,体现电视媒体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作用和价值,以乡村振兴为着力点,为电视产业发展打开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法律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治保障。乡村对于法律人才的需求较大,为涉农高校提出新的要求。当下涉农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实践存在脱节的问题,应进一步完善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增设涉农法律课程;建立涉农法律援助中心,举办法治进乡村系列活动;与乡镇派出法庭、司法所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打造以立德树人、强农兴农为己任的优秀涉农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