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定商标近似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凯 《中华商标》2005,(9):15-18
商标近似,是指两商标的字形、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及颜色,或者其各要素组合后的整体结构相似,或者其立体形状、颜色组合近似,且用于同一种或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或者认为一商标所标示的商品(或服务)的来源与另一商标所标示的商品(或服务)的来源有特定的联系。相关公众被误导是由于属于不同使用者的商标混淆商品的来源(即使相关公众无法区分商品的来源)所产生的后果。  相似文献   

2.
张蕾 《中华商标》2023,(9):29-30
<正>一、第35类商标申请注册情况(一)第35类商标申请注册现状《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下称《区分表》)共有45个类别,几乎涵盖了市场上生产经营所需的全部产品或者服务内容。近年来,笔者发现在第35类中突然涌现出大量商标注册申请,且数量牢牢占据所有申请类别排行榜首位。  相似文献   

3.
一、描述性商标的审查实践和相关案例 描述性商标是指对商品和服务仅仅具有描述性的商标,通常是指描述商品和服务特征的形容词。例如,在创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一案中,认定使用在消灭人类和动物身体上的扁虱子的粘性胶带的“TICKTAPE”(TICK:扁虱子;TAPE:胶带)仅仅具有描述性。描述性商标在取得显著特征(第二含义)的情形下或者具备了获得的显著特征并且申请人能够举证证实的情形下,可以获得注册。否则,描述性商标只能够在美国联邦商标局的副簿注册。商标的描述性要从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者的角度进行判断和决定。审查员必须考虑登记在案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商标近似是指商标文字的字形、读音、含义近似,商标图形的构图、着色、外观近似,或者文字和图形组合的整体排列组合方式和外观近似,立体商标的三维标志的形状和外观近似,颜色商标的颜色或者颜色组合近似,使用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或者服务上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  相似文献   

5.
汤蓉 《中华商标》2022,(3):67-68
<正>我国《商标法》第十条规定了“不得作为商标使用”的几种情形,其中第一款第(七)项明确规定: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产生误认或者产地产生误认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从法条字面意思来看很容易理解,“欺骗”是指用谎言和虚假的言行来隐瞒真相,使人上当。“误认”则是产生错误的认识。而商标的“具有欺骗性”强调的是商标所呈现出的内容与商品和服务本身或其产地等并不一致而产生的欺骗性。欺骗是因,导致相关公众产生误认并影响其消费决定是果。判断一个商标是否具有欺骗性,应当结合商标具体使用的商品和服务的类别,并基于相关公众的普遍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来整体判断。事实上,在商标审查实践中,遇到带有欺骗性的商标申请并不少见,比较典型的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6.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有关商品商标的规定,适用于服务商标。第三条商标法和本条例所称商标的使用,包括将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书上,或者将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第四条商标法第六条所称国家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第五条依照商标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在商标注册、商标评审过程中产生争议时,有关当事人认为其商标构成驰名商标的,可以相应向商标局或者商标评审…  相似文献   

7.
现行《商标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凡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或者同他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已经注册的或者初步审定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由商标局驳回申请,不予公告”。依照传统观点,商标相同、近似的判定。首先应认定指定使用的商品或者服务是否属于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或者服务;其次应从商标本身的形、音、义和整体表现形式等方面,以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为标准,并采取整体观察与比对主要部分的方法,判断商标标志本身是否相同或者近似。  相似文献   

8.
美国商标反向混淆理论与实践及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向混淆(reverse confusion),概念界定很复杂,通常的是指购买者实际上买到的是在先商标权人的商品或者服务,却误认为是购买了在后商标使用人的商品或者服务或至少与在后商标使用人有联系。"当在后使用者的广告和促销声势之大,使在先使用者的名声湮没在市场之中,而使客户发生混淆而认为在先使用者的商品是在后者的,反向混淆就产生了。"  相似文献   

9.
显著性是商标获得保护的合法基础,商标的显著性包括识别性和区别性。商标显著性的判断遵从一定顺序。商标的识别性先于区别性存在,因此,应当首先判断相关标志是否具有识别性。判断商标本身是否具有识别性,应当首先判断其能否发挥识别商品来源的作用,不能被当作商标识别的标志不具有显著性。虽然广告语具有宣传和促销的作用,但判断广告语是否具有商标的显著性,应遵从同样的判断原则,应结合其指定使用的商品或者服务,考虑广告语是否属于该商品或服务所属领域常用的或者习惯用语,该商业领域内常用或者习惯的广告语不能被相关公众作为商标识别,不具有显著性,不能作为商标注册。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商标侵权判定的法律体系及缺陷 商标侵权判定是商标标识之间的比对。我国商标法第51条规定:“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商标法第52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中华商标》2002,(8):47-47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下列商品商标/服务商标(统称“商标”)已经在相关类别上获准注册,商标所有人是TMT贸易有限公司。TMT贸易有限公司享有对下列商标的专用权,并已将下列商标使用在被核准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上;任何自然人、法人和其它组织未经该公司的书面授权和许可,在与下列商标核准注册的商品/服务相同或者类似的商品/服务上使用下列注册商标,TMT贸易有限公司必将采取法律行动予以追究。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近年来奶茶行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奶茶品牌进入大众视野并受到追捧。由于奶茶等饮品的制作方法较为直观,各品牌间相互模仿产品也更为容易,使得商标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一方面,由于部分企业早期不了解奶茶饮品店应该注册商品商标还是服务商标,有的仅在餐饮服务类别,即第43类进行注册,未在第29类(如奶茶、奶饮料等)、第30类(如咖啡、茶饮料等)、第32类(如柠檬水等)商品类别上进行注册;有的仅在商品类别上进行注册,未在服务类别上注册,导致后续侵权者恶意抢注引发纠纷。另一方面,侵权者为了侵占市场,刻意摹仿注册近似商标,故意造成消费者混淆,扰乱市场秩序。在此类商标侵权纠纷案中,往往存在举证困难、商品商标与服务商标区分争议较大等情况。  相似文献   

13.
朱芸 《中华商标》2015,(3):20-22
何为"类似商品""类似商品"是指功能、用途、所用原料、销售渠道、消费对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如果使用相同、近似的商标,易使相关公众认为其存在特定联系、使消费者误认为是同一企业生产的商品。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制定的《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作为我国商标审查人员、商标代理人和商标注册申请人判断类似商品或服务的参考,也可作为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审理商标案件时判断类似商品或者服务的参考。原《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款(现《商标  相似文献   

14.
<正>本案聚焦主题:争议商标与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教育院校机构名称、标志相同或者近似,未经该机构许可,容易导致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来源产生误认,构成2013年《商标法》第十条第(七)项规定之情形。基本案情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现行商标审查标准,立体商标是指定使用商品的通用形状或者常用形状,但若仅由包装物构成,则会被判定为缺乏显著性。(请参照附件的商标审查标准的相关条文)在实际审查中,使用商品本身的形状、包装容器等的形状、零件部分的形状时,  相似文献   

16.
<正>要旨:商标专用权的有效维持,应当以于指定期间在核定使用的相同商品或服务上进行有效使用为前提,才能确保其商标专用权不被依法撤销。在对诉争商标是否能够维持在其核定使用商品或服务上的专用权进行认定时,应当结合其实际使用行为所具体指向的商品或服务与诉争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是否相同,进而作出判断,同时兼顾《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下称“区分表”)的变化对商标专用权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的冲突及其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商标是区分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标志。这里讲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主要是指商品的生产者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因此,商标的区分作用或者识别作用,实际是指对商品的生产者或者服务的提供者的区分或者识别。企业名称是一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标志,由商号(字号)、行业或者经营特点、组织形式几部分的内容组成。企业名称的核心部分就是其中的商号。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包装工业》2008,(11):13-13
根据中国现行商标审查标准,立体商标是指定使用商品的通用形状或者常用形状,但若仅由包装物构成,则会被判定为缺乏显著性。(请参照附件的商标审查标准的相关条文)在实际审查中,使用商品本身的形状、包装容器等的形状、零件部分的形状时,  相似文献   

19.
商标的近似问题是一个与侵权密切相关的问题,综合《商标法》第五十二条及相关法条的规定,可知,在注册商标本身合法有效的前提下,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包括服务,以下同)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商标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在商标侵权的判断问题上,可以简单地根据被控侵权的商标与注册商标的“近似”去判断侵权的成立。  相似文献   

20.
报刊、书籍等印刷品的商标注册审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巍 《中华商标》2008,(8):23-28
根据《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中文第九版)的分类原则及类似商品的判定标准,“报纸”、“期刊”、“杂志(期刊)”、“新闻刊物”、“书籍”、“印刷品”、“印刷出版物”等属于第十六类商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社会商标意识不断增强,在以上商品上申请注册的商标越来越多,但由于这些商品的保护范畴横跨商标、专利、著作权等几个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并且考虑到该类商品的特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