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人数持续攀升,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已成为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共识。与就业难同时显现的是大学毕业生群体中日益凸显的“慢就业”现象。文章聚焦分析大学生“慢就业”群体的心理因素,立足高校就业工作群体,探索在精准帮扶思路下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就业成效的举措。  相似文献   

2.
<正>继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后,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1 1 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趋复杂,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日益突出。公共就业机构迫切需要继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内容,不断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在政府促进就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慢就业”现象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寻求突破点,探索破题之举。  相似文献   

3.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因社会、家庭、个人等多重因素影响,当前“慢就业”现象日趋凸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工作有诸多契合点,应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从育人氛围、育人方式、育人内容等多个方面着手,帮助大学生端正就业观念,提升职业素养,从而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4.
<正>不凡之年,信心之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今年全国两会的高频词,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更被置于首位。而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如何落实“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成为各级就业部门面对的新“考题”。  相似文献   

5.
论文对“95后”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源进行分析,并设计个人就业信息化模型,尝试通过此模型让其在“慢就业”过程中趋利避害,尽快进入就业状态。  相似文献   

6.
刘淼 《中国就业》2017,(3):20-20
为做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城乡就业管理局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活动,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实现“三个落实”,开创就业服务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透视大学生“回炉”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中国就业》2006,(5):30-30
近年来,在数以百万计的高校毕业生同时奔波于各类招聘会,面对沉重的就业压力时,部分本、专科应届毕业生则选择了上技校“回炉”,接受职业技能的二次培训。时至今日,“刚出象牙塔又进技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已由个案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就业”群体。  相似文献   

8.
杜磊 《人力资源》2023,(8):136-138
<正>“订单式”育人指企业与高校签订一定期限的合作协议,根据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所达成的共识,实现在人才培养与输送方面的校企双赢。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订单式”人才培养成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成为促进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但“订单式”人才培养涉及高校、企业、学生等多主体,各方由于诉求不同,在合作中会产生诸多问题,如政府、行业协会、高校和企业对“订单式”人才培养缺乏合理的定位,企业与高校之间签订的协议科学性不足,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等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复杂,大力拓展就业新空间,引导大学生赴基层就业,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本文在研究目前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困境的基础上,围绕“3个平台、4支团队、5项计划、6种模式”,搭建以基层就业为中心、高质量就业为关键的“3456”基层就业全程引导工作体系,以天津科技大学“就业筑梦工作室”为例,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毕业生基层就业全程引导长效机制,对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提出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的解决对策,为缓解就业压力、解决结构性就业困难提供有效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0.
<正>疫情防控不松懈,就业招聘不打烊。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和重庆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克服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影响,切实做好稳就业保就业,重庆市人社局与市教委共同开展的高校毕业生“码上求职云端就业”专项行动。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菏泽市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决策部署,通过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不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保持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多“点”发力不断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优化就业手续。从公共就业服务“关键点”出发,打通服务堵点,提高服务质量。山东省内院校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或者落实工作单位后,实行“网上签约”、推行“秒办服务”,  相似文献   

12.
杨奇 《中国就业》2022,(7):42-43
<正>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 076万人,增幅和规模均创历史新高。面对汹涌的毕业生就业潮,企业却依然面临“招工难”问题,在“两难”困境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凸显,企业用工缺口增大,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本文运用经济学供需理论去解析“两难”问题,将毕业生放在供给端,将以企业为主体的招聘单位放在需求端,认为两者在就业市场中存在交换行为和交换关系,并提出缓和供需矛盾,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入手,促进供需匹配与融合。  相似文献   

13.
在不断增长的就业压力面前,帮助会计本科毕业生实现其素质和能力与企业用人需求的有效对接是缓解其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本文运用python网络爬虫技术对“前程无忧”网站的招聘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出会计本科生应对就业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并从明确就业目标、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两方面提出适应就业的策略,以期提高会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为解决目前本科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进入2006年以来,我们不断看到“就业形势及其严峻”、“大学生预期薪酬降至1000”等相关新闻见诸报端。中科院专家此前表示,2006年中国就业压力达到峰值,据人事部《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况调查分析》显示,2006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乐观。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15,2003年第一批扩招本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毕业生成倍增长,愈212万;2005年和2006年的高校毕业生各增长到330万和413万,分别是2001年的近3倍、近4倍,2006比较之2005年又增加了22%。  相似文献   

15.
徐志文 《中国就业》2022,(11):42-43
<正>高校毕业生选择"慢就业"的原因分析每年毕业生群体中都有一部分人因为职业生涯目标不明确、就业积极性不高、求职能力储备不足,加上当前生活水平提高,受互联网“躺平”“佛系青年”文化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懒就业”与“慢就业”等现象。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2022年高校毕业生选择“慢就业”的比例相比2021年提高了3%。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在疫情多点频发,经济下行的双重影响下,就业出现新的生态、新的矛盾、新的挑战,就业结构性矛盾愈发突出,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缓就业”“懒就业”“不就业”现象愈发凸显。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如何能落实党中央“稳就业”“保就业”的就业政策,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聚焦学生求职中的所思所忧所盼,健全就业促进机制,突出精准化就业帮扶,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这就需要构建精准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周发云 《中国就业》2022,(12):28-29
<正>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了20条政策措施;6月,湖北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深入实施“才聚荆楚”工程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制定了17条贯彻举措。按照国务院和湖北省部署要求,武汉市将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作为政府职责所系、城市发展所依、工作重心所在,坚持做到“五个更好”结合,全力推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取得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18.
济南市积极探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之路。推出了“0531”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行动计划。其基本内容是:“0”即力争特困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动态消零”:“5”即实施“岗位拓展计划、创业引领计划、就业服务计划、就业见习计划、就业培训计划”等五个计划:“3”即积极实施“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招募300名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基层从事支农、支教、  相似文献   

19.
<正>高校毕业生是重点就业群体,是重要的人力资源,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党中央、国务院先后作出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决策部署,各省、市纷纷出台就业新政。但从就业工作实际来看,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仍然存在,“慢就业”现象也随之出现,且在近年就业情况中越来越普遍。  相似文献   

20.
[新闻背景]据新华社消息,由于高校扩招,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一直在大幅度增长:2001年至2005年的大学毕业生,分别为115万人、145万人、212万人、280万人,338万人;而在2006年,预计超过413万人。其中,教育部2005年公布的民办普通高校有226所,独立学院有292所,总计在校学生达150万人。面对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和扩招带来毕业生人数大增的双重挑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前所未有。而在这场“就业挑战”中,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因为社会歧视,因为其文凭的“含金量”遭受质疑,其就业难度首当其冲。2006年1月27日,一位从武汉某著名大学设在武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