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工商行政管理》2009,(15):57-57
近日,浙江省工商局召开网络经济健康发展服务暨网站信用联盟成立新闻发布会,由工商部门牵线搭桥,阿里巴巴、淘宝网等31家全省著名互联网企业成立全国首个网站信用联盟。工商部门也将从即日起开展为期2个月的“网络经济健康发展服务月”活动;启动“136助网工程”,培养10万名网商,以30多家带动一批重点网站提升信用水平,帮助60多万企业上网用网。工商机关还将依托“一网三平台”,全面依法监管网络经营行为。通过数措并举,优化浙江网络环境,做强浙江网络经济。  相似文献   

2.
《工商行政管理》2010,(16):55-57
为深入贯彻浙江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浙江省工商局《关于大力推进网上市场快速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我省工商系统全面开展网络经济健康发展服务活动。全省各级工商部门把“136助网工程”和“双服务”(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活动与助动网络经济发展等主题工作有机结合,精心部署,  相似文献   

3.
2月25日,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主持召开局务会,听取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平台建设工作汇报。他强调,要把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平台作为“数字工商”建设的又一个亮点,进一步完善平台建设,把平台打造成完整的现代化网络监管服务体系,用高科技的手段实现高效能的监管,达到高质量的服务。总局领导刘玉亭、付双建、甘霖、王东峰、何昕、滕佳材出席。  相似文献   

4.
工商系统首次网络市场监管工作经验交流会11月27—28日在杭州召开。网络经济发展的迅猛之势,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增长、转型的“新兴”力量,另一方面也给我们工商的监管工作带来了挑战。传统的监管思路和模式明显已不能适应网络经济新业态,只有打开思路、积极探索才能找到监管难题的突破口,完成工商网络监管的光荣使命。尽管前无经验可循,但工商在网络监管上已经做了很多有益探索,很多地方工商甚至走在了网络监管的最前沿。本刊特组织专题,除对现场会做解读,还整理了浙江、北京、广东、福建、杭州等地的做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工商行政管理》2010,(16):57-59
作为国内大型电子商务平台聚集地,我们杭州市高新区内“淘宝网”的网络商品零售交易行为与民众消费关系最密切,模式也最有代表性,交易量最为巨大,目前已经成长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网络零售平台。我们高新区分局以淘宝网为重点和试点网站,对网络经济的服务监管立足“行政监管、企业自律、群众参与、舆论监督”十六字方针,  相似文献   

6.
《工商行政管理》2010,(14):24-25
全国工商系统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监管工作会议日前在京召开。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刘凡在会上强调,各地工商机关要牢牢把握“两促进”、“两维护”的原则,认真学习研究《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积极部署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监管工作,创新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监管机制,为促进互联网发展、促进网络商品交易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7.
《工商行政管理》2013,(14):44-46
浙江是网络经济大省,拥有全球最大的B2B、B2C、C2C和第三方支付网站,以及一大批全国领先的电子商务行业网站和网络交易平台。我局依托浙江网络经济的先发优势,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按照“以网管网、依法管网”的基本理念,构建“网络监管体系”、“网络信用体系”和“网络服务体系”三大体系,探索出一条符合浙江网络经济发展的监管之路。  相似文献   

8.
《工商行政管理》2009,(13):36-38
经过近10年的建设,江苏工商信息化平台已建成了省、市、县、所四级网络。通过涵盖内外网的经济户口平台、12315行政执法平台、政务管理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以及辅助决策平台等五大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实现了信息化对工商工作的全覆盖。近年来,我们江苏省工商系统强化信息化与工商业务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提升监管水平、提高监管效率、推动监管创新方面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努力开创科学监管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网购纠纷出现后,传统维权模式无法开展高效调处,随之带来调处流程复杂、费用高、效率低、成功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基于“信用自律一诉前监管一诉后维权”的思路,构建整合了“网购纠纷综合调解”和“网络经济综合监管”两大块内容的网络消费维权体系是适应网络经济发展趋势的,其体现的是“以网管网”的大方向。通过构建网络消费维权体系,可以对网络经济流通的各个环节进行把控,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再次腾飞。  相似文献   

10.
《工商行政管理》2010,(16):61-62
近年来,我们嘉兴市工商部门根据部署积极推进“136助网工程”,突出“扶持网上创业、助动网络经济”的主旋律,大力探索网络经济服务举措,促进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成都市工商局在推进职能转变中,坚决贯彻落实总局张茅局长在全国工商高层研讨会的讲话,坚持“宽进严管”的改革原则,认真履职到位:一是实施宽进。优化服务与国际化接轨,建设“宜业工商”,营造了具有“改革·活力”的投资环境;二是实施严管。创新“网渔式”监管工作法,强化市场监管,建设“宜人成都”,营造了公平竞争、消费安全、安居乐业的市场环境,努力实现成都工商“全国领先、西部一流、四川标杆”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2.
《工商行政管理》2009,(10):47-48
近年来,我们新疆区局党组学习借鉴内地先进省区好的经验和做法,根据新疆的实际和工商事业的发展,从传统的市场巡查到实现分层分类和网络化监管,从书式索证索票到食品安全电子监管,努力搭建电子化监管平台,全面推广和应用网络化条件下的监管方式,尤其在全国率先实施的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系统被评为2008年自治区“十大法治事件”。  相似文献   

13.
《工商行政管理》2013,(4):30-30
一、推行“三全”服务模式,提升维权效能 一是全方位受理。近年来,我们相继开通了12315电话受理、网络、短信、视频指挥平台,实现12315来人、来函、电话、短信、网络等全方位受理,做到“一个形象对外、一条热线维权、一个体系服务、一套机制运行”。2012年1月16日,开通湖南工商12315短信平台。2012年5月2日,开通湖南省网络商品交易监管服务网,正式受理消费者网上申诉举报。  相似文献   

14.
去年5月,我局被省纪委确定为省级电子监察平台建设试点单位,截至今年1月底,历时8个月,完成了自主性本地化需求研发,行政监察信息系统在全省工商系统上线应用,实现了全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信息化,电子政务、电子监察、风险防控“三位一体”的工商服务监管网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成为工商机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5.
《工商行政管理》2012,(24):35-36
人员培训是提高网络商品交易监管水平的基础环节,福建省工商系统始终坚持打造专业型监管队伍,推进“以网管网”的监管方式,举办了各种计算机网络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网络组建与维护知识、如何通过网络发现违法事实、如何对电子证据进行固定和保存等课题。  相似文献   

16.
《工商行政管理》2013,(9):14-16
一、网监平台建设是监管创新的新要求在总局党组的关心和直接领导下,在办公厅等部门大力支持下,市场司与信息中心成立了网络商品交易监管信息化平台项目建设工作小组,以贯彻落实总局党组确定的"以网管网"工作方法为出发点,以建立以总局网监平台为中心、以各省级局网监平台为支撑的"全国一体、统分结合、功能齐全、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工商机关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河北省工商局紧紧围绕工商职能,以实现现代化办公为目标,以推进工商职能到位为重点,着力构建“信用工商、信息工商、法治工商”,促进全省工商工作不断提速、提质,不断跨上新台阶。经过几年的努力,全系统建成了“三网三中心四级十系统”模式,实现了“33410”工作目标,即形成了以内部网、外部网、政府协作网相联系的三大网络。建成了全省的数据中心、控制中心、管理中心三大中心。实现了省、市、县、所四级之间的专线联网。建成了以涵盖工商各业务信息系统,集工商系统工作平台、电子政务平台、社会信息服务平台为一体的综合业务管理系…  相似文献   

18.
对网络监管探索较早的浙江省是互联网大省,全国网购市场份额,浙江占一半以上。中国行业网站百强中,四成左右的网站注册地在浙江。近年来,浙江工商系统立足职能,不断创新,在推进"以网管网"方面做出诸多行之有效的探索。为进一步推进网络商品与服务的监管工作,今年以来,浙江省工商系统  相似文献   

19.
青岛市工商局崂山分局以科学监管、和谐发展为主题,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为主线,关注民生,把工商的优质服务延伸到辖区的各个角落,春风化雨,筑起一道亮丽的彩虹。"绿"色通道优化投资环境崂山分局加强"绿"色通道建设,从"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AB角制"到"窗口式"、"一站式"、"一网式"、"电子签名"、"四诊"式服务……等服务举措,简政放权,提  相似文献   

20.
《工商行政管理》2013,(14):80-80
《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施行以来,各级工商机关紧密结合实际,制订出台一批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查处了大量网络商品交易违法案件,创造性地开展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为进一步凝聚全系统智慧,汇集各地工作思路方法,总局市场规范管理司与中国工商出版社联合开展网络商品交易监管“金点子”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