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如何突破“新生劣势”的困境,实现高效优质成长,是新创企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作为一项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知识资本是新创企业提升竞争优势、增加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本文基于知识基础理论、演化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构建“知识资本—成长过程—成长结果”理论框架,分析知识资本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依据不同成长阶段下企业知识资本的存量及结构特征,阐释新创企业成长路径的演化过程,进而揭示新创企业成长的“过程黑箱”,为新创企业成长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与理论依据,为创业者如何结合知识资本结构选择成长路径提供模型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2002年成长速度1947%的蒙牛,创2003年1519%的小肥羊,再到2004年1442%的新疆天地,被称为“大陆成长企业发展态势晴雨表”和“大陆最有深刻社会影响力的投资合作机构排行榜”的“成长百强”排行榜已经产生过三个中国成长速度最快的企业。经年之后,这些“成长百强”冠军还在一路狂奔,风驰电掣吗?这些速度和高度有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成熟、专业的成长随“听课”的增加而递进,名师的成长随“课相”的丰富而促成。  相似文献   

4.
产权制度变迁与民营企业的成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据统计,中国企业平均寿命只有7—8岁,民营企业仅2.9岁。而跨国公司的平均寿命11—12岁,世界500强的平均寿命40—42岁。世界1000强的平均寿命30岁。全国真正具有高成长性和渐进成长能力的企业仅占3.32%。接连发生的“太阳神”“飞龙问题”、“巨人倒台”、“三株现象”、“南德事件”、“爱多风波”等,给快速成长的民营企业蒙上了阴影。成长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目标,成长性是企业最重要的行为特征。探讨民营企业成长的制度因素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一、企业成长中的制度变迁的路径分析1、企业成长的…  相似文献   

5.
翻开海亮成长词典,“海亮现象”、“海亮时速”、“海亮奇迹”、“中国大型工业企业500强”、“全国民营企业100强”、“中国成长企业100强”、“2003年度中国企业文化优秀奖”等赫然在目.  相似文献   

6.
《现代审计》2009,(3):11-11
近年来,达州市审计局着力加强审计人才培养,健全机关用人机制,打破了审计人才出口“瓶颈”,畅通了成长“渠道”,构建了一条良好的审计人才成长“链条”。其特点:  相似文献   

7.
快速成长是许多企业梦寐以求的目标。“跨越式发展”、“扩张”、“规模”、“多元化”成为一些企业家的口头禅。目前,企业界存在6种影响比较广泛的快速成长理念,而一味地追捧这些理念可能会带来一定  相似文献   

8.
徐芳 《数据》2013,(12):56-56
“少年宫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成长环境关系未成年人能否健康顺利成长,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对其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影响,海淀区统计局专项调查科社情民意调查中心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CATI)方式,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海淀区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调查”,调查有效样本共870个。  相似文献   

9.
记得在上一届中国成长企业百强揭晓盛典暨成长中国高峰年会上,在对《2008成长百强十大特征》进行分析之后,我们曾经作出过如下的结语:“2008,已注定成为多事之秋;2008,必将为中国企业的成长历史留下诸多的注释;2008,促使我们对成长速度、成长模式和持续成长,进行更深入的反思;中国成长企业在‘躯体’快速长大的同时,思想也应该开始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0.
管洲 《企业研究》2006,(5):69-71
“成长”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状态。企业成长不仅表现为企业规模和数量的增长和扩张,更表现在企业结构和质量的改善和更新。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张只是成长的结果,企业结构的创新以及质量的提升才是成长的核心内容。“成长并不等同于追求大的规模或是更大的市场份额,成长不是短期收入的增长,而是企业附加价值的长期增长,而这来源于创新以及持续竞争优势的发展。”企业成长的重要性对企业恰当地选择特定的方式、路径(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认为:企业成长不存在固定的模式,是企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1.
经过近30年的市场化改革,当“企业价值”、“长期投资”、“分享中国经济成长”这样一些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的时候,我们怎样通过中国企业的成长历史看未来,是投资者需要认真反思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中小企业》2014,(4):29-31
坚持把走“专精特新”之路作为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扶持发展一批具有“专精特新”特征的中小企业,努力形成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竞相发展的新格局是《“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提出的任务和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中国成长企业100强”前十强三年平均销售额增长率为443.01%。人们惊诧其发展速度之快时,更希望探究促其快速成长的因素。当我们回溯十强企业成长经历时,每一个企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所谓“高手无招”,企业成长还需因其自身特点,确定最适合的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14.
针对工信部颁布的《“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近日,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就成长规划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5.
黄鸣 《企业文化》2008,(3):43-44
我借用人们曾说过的“成长与长成”来延伸我对“企业成人礼”的观点,成长是在创业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特征是快速。长成是可持续的成长,就是成熟。无论是成长还是长成,突破性创新是唯一不变的基因。成长的起点是从一无所有开始,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突破一个个市场,最后突破出来一个发展型企业。但是到了一定程度企业再一门心思突破,最后发觉力不从心、体力不支慢慢衰老,很多的企业就是这么消亡的。所以,我们特别要关注中间成长、成熟的过程,为使这个过程持续得好,我总结了五点为其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林海  邓丽明 《物流科技》2006,29(11):18-20
第三方物流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降低物流成本的一种物流运作方式引入我国后,受到了政府和企业前所未有的关注,但仍处在初级阶段,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运用系统基模分析方法针对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中的问题建立了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的“成长上限”、第三方物流管理水平“成长上限”、第三方物流信息化、网络化“成长与投资不足”、第三方物流政策法规体系“成长与投资不足”四个系统基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运用系统思考的理论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企业非“赚钱”不可,赚钱非“成长”不可,成长非“创新”不可,创新非要“人才”不可,人才非要“品德”不可——守住这五个“非不可”,企业就会健康成长,也会受到尊敬。[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发展“科技北京”这一城市品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城市品牌成长机理和培育路径两个方面分析了“科技北京”品牌建设.在城市品牌成长机理方面,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在“科技北京”品牌建设中均具有独特的作用,是“科技北京”品牌成长的关键因素.“科技北京”品牌建设应基于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三个培育路径,同时强调指出“科技北京”品牌建设应综合运用这三个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9.
10月12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分析了未来五年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并提出了“十二五”时期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深刻分析“80后”成长的社会历史背景,详细阐述了“80后”特点,以此为基点来探讨如何对“80后”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充分挖掘“80后”的潜力,如何使“80后”更快速成长,更好的为企业组织服务,最终实现组织战略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