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舒予 《中国企业家》2010,(10):19-19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指引,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指引是什么呢?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大潮下,这个时代的精神指引即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这一慨念由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在1800年首次提出:企业家使经济资源的效率由低转高;“企业家精神”则是企业家特殊技能一精神和技巧的集合。在西方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2.
赚大钱的是“大”企业家,捐大钱的是“伟大”企业家。做大官的“称作”大人物.做大事的才是“真正”的大人物。  相似文献   

3.
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民族工业的振兴,离不开一支有刚毅“魂魄”的企业家队伍。而这个“魂魄”就是代表中华民族时代文化主流的企业家精神。从几个世纪之前,中华民族就面临着一个企业家锻造工程,一个社会精神转型的工程。今天,这个工程还不能说业已成就。而面对着企业家数量短缺、企业家精神缺位的现实,造就这样的队伍,更是一个浩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这个无形工程的意义,一点也不亚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探月工程”之类的有型工程。  相似文献   

4.
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是包含了众多特殊性质的,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内涵广泛及意义丰富的文化有机系统。文章在简要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概念,突出两者在当代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并扼要提出培养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企业家"这一概念由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在1800年首次提出,即:企业家使经济资源的效率由低转高;"企业家精神"则是企业家特殊技能(包括精神和技巧)的集合。西方发展到19世纪,人们将企业家具有的某些特征归纳为企业家精神,在英文术语使用上,企业家(Entrepreneur)和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常常互换。长期以  相似文献   

6.
除了必备的文化、专业知识以及生理条件以外,企业家取得成功,需要长期的企业创业实践和经营管理实践,在实践中自觉地加强锻炼和修养,不断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气质、风格、美德,提高驾驭企业和市场的能力。企业家及企业的实践,是具体而鲜活的,是在一定社会一定发展阶段进行的一种社会实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具体到二十一世纪头20年,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企业家形象塑造和企业家素质培养,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中完成。“三个代表”重要…  相似文献   

7.
马琼 《企业家信息》2012,(9):117-119
有人说企业家不是“教”出来的,企业家精神也不是考试考出来的。世界上著名的企业家很多都没学过管理,最终也成了功成名就的企业家。当代的企业家有各种类型,有先天的企业家,也有后天的企业家,前者可以叫“天才企业家”,后者可以叫“英才企业家”。  相似文献   

8.
中国非常需要“白手创业”这样一些人。他们身上蕴藏着“企业家精神”的根与源,真正的企业家应该在这群人中出现。  相似文献   

9.
企业家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 ,是率领企业在市场经济浪潮中乘风破浪的风云人物。笔者在对企业家进行学习和研究当中发现 ,有关学者和政治家经常提到“农民企业家”、“军人企业家”、“某部级企业家”、“厅级企业家”等一些概念和说法。表面上是对企业家类型的一种划分 ,在这个层面上有其合理性 ,但是在另外一个层面上却容易给人一种误导———企业家也具有身份。作者认为企业家有其深刻的内涵 ,如果有所歪曲 ,就不利于我国企业家的健康成长 ,不利于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完善。“身份企业家”出现的原因一、对企业家的内涵不清企业家的概念在理论…  相似文献   

10.
丁栋虹  赵荔 《上海管理科学》2009,31(3):93-96,F0003
企业家精神包括三大要素:创新、机会识别和冒险。利用美国《商业周刊》公布的“30位史上最伟大企业家”数据,通过对入选企业家的入选理由分析,证实了研究的观点。另外,在分析中发现了另外两个企业家精神元素:远见卓识和慈善。此研究为企业家精神研究者把握一般企业家与优秀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差异提供了参考,也廓清了现实中对企业家精神的误解。  相似文献   

11.
“公司经营模拟”课程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企业经营专业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具备企业家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日后的就业创业中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在“公司经营模拟”教学中融入企业家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国际视野等方面的能力与素养。将企业家精神和课程教学有效结合,相辅相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企业管理思维,激发学生职业热情,从而达到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12.
“企业家”这一概念由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在1800年首次提出,即:企业家使经济资源的效率由低转高;“企业家精神”则是企业家特殊技能(包括精神和技巧)的集合,是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才能的表述方式,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13.
《东方企业家》2006,(6):80-83
负面新闻困扰,三星仍在前进。挥之不去的阴影更多来自人们的担忧。李健熙曾宣布要在65岁退位,而丑闻意味着王储登基开局不利。伟大企业家的精神、能力可以遗传吗?谁也没有答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企业家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推动者,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特殊的位置和贡献。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日趋深入,全社会都越来越重视企业家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关注企业家的作为和形象,使得企业家们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新的“公众人物”群体。  相似文献   

15.
客家研究正向纵深方向发展——从客家研究到客商研究,再到客商企业文化研究,进而研究客商企业家精神。客商典型代表张振勋具有创新与开拓精神、敬业精神和合作精神等企业家精神的共性,其特色是强烈的社会责任和爱国爱乡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贾铭 《中国就业》2006,(3):60-60
做一位成功的“老板”、“企业家”.是当今最富挑战性、最具刺激性、最显竞争性的职业之一。但是想当大老板,未见得人人皆可为之.因为大老板具有一般人缺乏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7.
贾铭 《民营科技》2005,(5):32-34
做一位成功的“老板”、“企业家”,是当今最富挑战性、最具刺激性、最显竞争性的职业之一,但是想当大老板.未见得人人皆可为之,因为大老板具有一般人缺乏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8.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引起企业家群体热切关注和讨论。这是中央首次以专门文件肯定企业家的地位和企业家精神的价值,给企业家吃了“定心丸”。柳传志听到消息连称“喜出望外”,王健林说“一个是高兴,一个是安心”。可谓道出了企业家群体的心声。  相似文献   

19.
在许多人眼中,企业家无疑是成功的代名词,它代表着财富和成就。但是往往容易被人忽略的是,企业家对生命价值也有更高的追求。这种追求更多体现在精神层面,一种“道”的思维。这种“道”被运用于自身修为和企业管理之中,更成为一种高智慧型的管理哲学。  相似文献   

20.
在汶川地震中,所有参与救援的人都成为了“英雄”,唯独受到谴责的,是企业家。地震之后的中国企业家阶层,也亟待一次形象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