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资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监管的问题是我国实现加入WTO承诺的重要问题。研究和把握《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通过吸收《协议》的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成分,是我国实施并完善资本监管的现实选择。应完善我国对商业银行包括准入的外资银行的监管,逐步从合规性监管向风险导向型监管过渡,并将操作风险纳入到资本管理中,用资本约束采抵御超作风险。  相似文献   

2.
外资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监管的问题是我国实现加入WTO承诺的重要问题。研究和把握《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通过吸收《协议》的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成分,是我国实施并完善资本监管的现实选择。应完善我国对商业银行包括准入的外资银行的监管,逐步从合规性监管向风险导向型监管过渡,并将操作风险纳入到资本管理中,用资本约束来抵御超作风险。  相似文献   

3.
加强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使国际金融的风险加大,任何一国已不可能在封闭的状态中独善其身。如何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成为摆在东道国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从剖析我国对外资金融机构监管的不足入手,提出应在银行的资产质量和资产风险、外资银行的进入形式和审批条件、市场风险等方面加强法律监管,协调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引入先进的定性分析与定量考核的检查方法,加强国际合作,从而有效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前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总体水平不高,缺乏力度。加入WTO后我国对外资银行的限制将极大地放开,这将加大我国金融监管的难度。因此,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应把国内金融安全和控制资本流动确立为近期目标,并且监管重心必须从进入管制转移到经营管制,从经常项目管理转移到资本项目管理上来。  相似文献   

5.
资本充足率是银行风险监管的一个重要指标,且大型银行和中小型银行的监管要求有稍许不同。为研究资本充足率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是否会受到银行资产规模的影响,本文从非线性关系视角出发,采用面板门限模型来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基于2007-2014年38家商业银行的数据建立门限模型,以资产规模作为门限变量进行门限检验。实证发现,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其资本充足率对银行风险的影响不同。对于大型银行来说,资本充足率能够显著降低银行风险,但对于中小型商业银行来说,该作用不再显著。因此监管当局应针对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制定不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后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当前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总体水平不高,缺乏力度,加入WTO后我国对外资银行的限制将极大地放开,这将加大我国金融监管的难度,因此,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应把国内金融安全和控制资本流动确立为近期目标,并且监管重心必须从进入管制转移到经营管制,从经常项目管理转移到资本项目管理上来。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商业银行资本与风险行为的理论阐释,本文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实施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和风险行为的关系以及资本监管的政策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资本监管的强制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变动与风险变动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最低资本监管要求能够有效地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但对银行的资产风险变动没有显著的影响;银行规模有助银行提高资本和规避风险,但盈利水平对资本变动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随着巴塞尔协议Ⅲ和中国银监会印发的《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的出台,确立了我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政策框架。受此影响,当一部分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迭标时,可以约束盲目信贷扩张,抑制经济过热的手段之一,调控商业银行整体风险水平;当大部分银行都达到了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时,资本约束效应将明显弱化,其他政策工具将是调控信贷的主要手段;而大部分银行为了降低风险。会选择“分母”对策,调整其资产组合。监管部门应我国银行业现状出发,以平滑信贷供给的过度波动为目标,逆风向调整资本充足率,以满足监管要求。  相似文献   

9.
姜振东 《北方经贸》2014,(8):161-161
目前,商业银行一直关注资产和负债管理,而漠视银行资本与收益、风险之间的关系,银行对资本的要求和管理上也只是注重扩张资本金规模。首先,广义上的银行资本不只是包括资本金,还要保证对无法预计的损失风险有缓冲资本,这能够增强投资者和存款人的信心;其次,还要注意所储存的资本数量,保证资本配置效益最大化,既要满足监管的需要又可以防范和抵御风险,还可以实现银行资产扩张盈利增加,同时保护债权人、存款人的权益,又使股东获得最大价值利益。  相似文献   

10.
新巴塞尔协议下资本计量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瑾  易彦希  邵丽 《商业时代》2008,(11):70-71
针对信用风险的资本计量,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给出了两种方法: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内部评级法是对标准法的细化,它将资本要求与信用资产或资产组合的风险水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增加了资本需求的风险敏感性,更能反映金融机构真实的资本需要量。本文通过对信用风险两种计量方法的比较分析,进一步说明采用内部评级法更有利于商业银行正确评价所需的资本量,监管当局对风险监管会更具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开放体系下我国外资银行监管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汝冰 《北方经贸》2009,(10):93-95
本文从外资银行在我国的经营现状入手,分析现阶段我国银行监管机构在外资银行监管制度、监管力量和监管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外资银行充分开放情况下,着力培养一支适应新形势的金融监管队伍,对外资银行实施风险监管,加强银行监管的现代化、知识化建设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新资本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分子关于资本的层级更加细致、资本工具标准更加严格、资本扣除项目有所增加、资本扣除方法更加复杂。二是分母增加交易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并提供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方法的不同选择。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的改变,实际上是银行监管导向的转变。新资本管理办法强化了资本约束机制,要求银行向资本节约的内涵发展模式转变,对农信社实施精细化管理,建立全面审慎的资本监管和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3.
国际资产证券化风险监管最新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资产证券化监管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巴塞尔委员会对新资本协议进行了修订,涉及资本计提标准、监督检查和信息披露要求。美国最新发布的针对资产证券化的FAS166和167会计准则也突出了两大特点:一是使原来所有以资产负债表外的会计形式设立的证券化资产全部被重新囊括在主体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二是彻底取消了专门为销售证券化资产而成立的,以合格特殊目的实体形式出现的独立子公司。通过了解国际资产证券化风险监管最新进展的内容对于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加强风险监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新资本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分子关于资本的层级更加细致、资本工具标准更加严格、资本扣除项目有所增加、资本扣除方法更加复杂。二是分母增加交易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并提供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方法的不同选择。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的改变,实际上是银行监管导向的转变。新资本管理办法强化了资本约束机制,要求银行向资本节约的内涵发展模式转变,对农信社实施精细化管理,建立全面审慎的资本监管和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5.
银行监管的核心问题是资本监管问题。本文依据巴塞尔协议构建的全球银行监管框架,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日趋严格的现状和国外商业银行针对资本监管采用的经营管理策略。在深入剖析资本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应采取资本筹集、资产证券化和改变经营管理模式等3个策略来应对新的资本监管标准。  相似文献   

16.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全面兑现,中外资银行间的全面竞争已正式展开。在新的竞争态势和竞争格局下,外资银行的全面进入必将对中资银行产生深远影响。我国应充分了解外资银行进入的动因,准确把握自身优劣势,扬长避短。同时,从宏观上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外资银行业务经营、外资银行的风险等方面,全面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充分发挥外资银行的积极作用,有效消除外资银行进入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金融业的开放以及银行监管机制逐步国际化,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提高资本充足率主要包括增加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以提高资本总额和减小风险资产总量.本文从减小风险资产总量入手,提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控制策略,从而使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得以长期有效增长,并且有利于提高银行业绩效和行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负债经营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使用债务资本而产生的在未来收益不确定情况下由权益资本承担的风险。主要表现为:降低权益资本收益率风险;削弱企业再融资能力风险;致使企业无力偿付到期债务风险。负债经营风险的控制。首先,要根据借贷资本利率相对确定和企业总资本收益率不确定性特点以及财务杠杆的乘数效应,合理规划并适时调整企业资本结构,规避风险。其次,企业应在追求财务杠杆效应和保持未来融资能力之间寻求最佳结合,也即当前的融资决策应以不损害未来的企业融资能力为前提。最后,就是围绕到期债务资金的偿付强化现金流管理。一旦风险显现,企业只能举新债递延风险用时间来消弭风险,或变现资产直接化解风险,或引进新权益资本投资者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19.
财务监管是出资人对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相关利益主体相互制衡的一种制度安排。其目的是分散委托人的风险,维护委托人的监督权和管理者的控制权。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作为社有企业出资人,应按照国务院[1999]35号文件明确规定行使本级社有资产出资人代表职能,建立并完善出资人制度,真实体现所有者地位,享受监督权、管理权、决策权和受益权。对社有企业进行财务监管是供销合作社的重要职责,也是促进社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手段。因此,构建完善有效的社有企业财务监管体系,是加强社有资产监管,有效落实社有资本保值增值责任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许友传 《财贸经济》2012,(12):53-62
资本充足率所蕴含的合理风险信息内容包括:(1)在监管资本约束状态下,若商业银行采取了理性的行为反应,资本充足率将与违约概率负相关或至少不相关;(2)在信贷资产快速投放并消耗大量资本基础的情形下,唯有当监管资本的增补速度大于风险加权资产的增速时,资本充足率与违约概率才有其理论上的正相关可能;(3)资本充足率应与银行违约风险负相关。基于此判定标准与推理逻辑,我们以银监会推行巴塞尔II中国化的2004年为起点,以此后上市的主要商业银行为对象,从多维度研究了其资本充足率的风险信息内容及其信息质量的演变规律。研究表明:(1)主要商业银行在2008年之前的资本充足水平与其违约风险指标倾向于负相关,而在2008年之后更倾向于正相关,这隐含说明资本充足率的风险信息质量降低了;(2)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风险信息质量似乎弱于主要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