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政府主导下,我国实施的是重化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直接降低了吸纳就业的能力,同时,由于相对忽视了积累人力资本,导致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没有构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长效机制,一遇外部冲击,便通过倒逼机制使重化工业战略得到强化,造成新的就业问题。所以应当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以之改造传统产业,将传统部门劳动力转化为现代产业部门劳动力,实现产业结构变迁与就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沿海地区大批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为中西部地区提升产业层次、促进劳动力就业、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注入新的血液。然而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成为制约承接产业转移的瓶颈。江西建立现代服务业基地有其有利条件,但也有明显的发展障碍。对此进行进一步思索和探讨,对促进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江苏劳动力市场为买方市场,劳动力仍供大于求,而且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促进社会实现充分就业,能够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稳定生活并逐步改善其生活质量,能够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能够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健康发展.根据凯恩斯的充分就业理论,结合江苏的实际,提出以下促进充分就业的实现路径:建立政策扶持长期有效的就业机制;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稳固第二产业就业;把促进服务业吸纳就业作为新的就业增长点;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质量;加快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完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服务业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扩大就业、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认清服务业对宁波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宁波经济中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度量服务业对宁波经济的拉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河南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低,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偏大,服务业就业劳动力占全部就业劳动力的比重过低,服务业的技术含量不高。因此,应从优化结构提升服务业总体水平,扩大利用外资领域,促进旅游、文化等优势产业发展,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服务业健康发展和实施服务业品牌战略等方面加快河南省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海南省现代服务业较快发展,初步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但是海南省发展现代服务业尚存在产业基础薄弱、投资环境有待优化等不足,从改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体制机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支持等方面入手,将会大大促进海南现代服务业发展.也将促进海南省经济“扩内需、促增长、调结构”。  相似文献   

7.
文章依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与就业的相关资料,较为系统的分析了第三产业发展与扩大就业的现状及特点。分析认为,我国第三产业整体保持了较强的吸纳劳动力能力,并具备继续扩大就业的潜力。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就业增长弹性分化明显,高弹性组表现为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的特点。尽管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轨特征,通过国际比较,第三产业传统服务业就业比重过低、新兴服务业就业比重不突出的特征明显。最后,文章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第三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服务业的发展对拉动青岛市劳动力就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面板数据具体分析了青岛市服务业发展与就业的内在机制,剖析了其具体的影响因素,以期能提出进一步提升青岛市服务业就业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现代服务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和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从传统服务业改造和衍生而来的服务业形态.在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是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结合的产物,具有就业增长弹性大、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并存的特征,在吸纳劳动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与之相比,我国现代服务业还很落后,在解决就业、拉动内需方面明显缺乏后劲.因此,在未来我国须加大对于现代服务业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0.
一、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重点,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1.继续引导农民工外出务工就业 加大农民工外出务工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合理引导农民工到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务工就业。在产业升级过程中,通过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条和积极发展服务业,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外出务工就业。  相似文献   

11.
韩江卫 《特区经济》2006,(4):157-159
近年来,城市化的加快并未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这是由于城市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化模式扭曲了市场在城市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片面追求以工业化为中心,提高了城市化的成本;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抑制了城市就业增长;服务业发展滞后等原因,造成严重的就业问题。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降低城市化的成本,大力发展服务业,实现城市化进程与就业增长的同步协调进行。  相似文献   

12.
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如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然而受到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更加困难。目前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文章深入分析农业产业集群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作用机理,从农业产业集群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杨丽艳 《特区经济》2011,(9):204-206
本文从宁夏产业结构的演变入手,通过考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第二产业内部结构"重型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是造成宁夏就业规模难以伴随经济高增长而不断扩大的症结所在,并据此提出了一条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相协调的产业结构调整路径。  相似文献   

14.
Agricultural and food commodity price declines associated wi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efficiency gains can have important welfare effects for a country. While food price reductions benefit low-income consumers in particular, they may also cause declines in agricultural employment, leading to some resistance to technological change as a policy goal. The simulations reported here use a South African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with highly disaggregated food and agricultural sectors to illustrate the various effects of such agricultural efficiency gain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echnological advances in agriculture should not be resisted because of their negative impact on agricultural employment; the welfare gains from declining prices are too important, while employment gains in other (growing) sectors are likely to outweigh the loss of agricultural employment. In the face of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 efficiency South African agriculture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respond by also increasing its efficiency, despite the negative consequences for employment in the industry, as a failure to do so may be even more detrimental to the poor in terms of overall employment.  相似文献   

15.
河南就业结构的现状、问题与演进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向东 《特区经济》2006,(9):208-210
河南就业结构的现状与问题是:从产业就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就业的劳动力占大多数,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不足,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滞后;从城乡就业结构看,城乡就业比例失衡;从所有制就业结构看,国有单位就业比重过大,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非公经济吸纳就业的能力迅速增长;从技术就业结构看,专业上表现为结构性失业问题严重,层次上表现为技术结构水平低。总体上看,就业结构正朝着合理化与优化的方向发展。政府应按照市场规律促进就业结构优化,实行既有利于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政策。  相似文献   

16.
达捷 《特区经济》2011,(9):171-173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实体不断壮大,特别是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城乡结合部地区一些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自发地、无序地流转形成了一定的隐形市场。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对发展区域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导致了土地利用混乱、土地产权关系不明晰、建设用地供应总量难以控制、土地市场秩序遭到破坏等不少问题。本文以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研究背景和范例,浅析了农村集体土地用地流转的制度设计、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从总体趋势看,长三角地区就业吸纳能力不断增强;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看,长三角地区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但偏离度在逐渐缩小;从就业效应看,长三角地区第二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最强,第三产业相比第二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8.
熊健益 《改革与战略》2009,25(9):159-161
文章从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就业的弹性、单位增加值带动的就业人数、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离度等三个方面比较了四川省三次产业对就业增长影响的差异,发现将有更多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退出,而第二产业也拒绝接受更多的从业人员,只有第三产业还可以容纳较多的劳动力就业。因此,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助于改善四川省的就业状况。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与中国就业结构: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首先比较分析了三次产业划分法和波拉特四次产业划分法下的中国就业结构状况,之后运用投入产出法对信息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信息化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信息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相对其他产业正由弱变强。并据此提出了一些通过信息化改善中国就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蒋丽 《特区经济》2012,(4):32-35
自20世纪20年代起CBD就一直是国外学者们的关注重点,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业次中心也成了西欧和北美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本文试图使用2004年和2008年广州市两次经济普查的分街道就业人员数据,以及就业人员密度方法来定义CBD和就业次中心,并运用空间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图形分析法研究广州市就业次中心和CBD动态发展。研究结果显示,从2004~2008年广州市就业次中心和CBD的数量没有发生变化,但各个街道的就业人员密度有所增加,就业次中心和CBD的服务功能也得到增强;就业次中心的动力机制由以第二产业为主转向以第三产业产业为主,双核CBD逐渐连接成单核CBD,并呈现向各个方向扩散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