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产业国际化转移的规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了产业国际化转移的进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组合带来了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在不同行业和不同区域的转移,并不断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工业发展竞争地位的变化,而跨国公司成为产业转移的载体和知识、技术转移的媒介。  相似文献   

2.
"长珠闽"对江西产业转移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作为“长珠闽”共同的腹地和后花园,近年来,“长珠闽”对江西的产业转移不断加快,已成为江西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先阐述产业转移的内涵,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和分析,得出产业结构调整、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市场扩张是“长珠闽”对江西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宁德市电机电器产业是闽东的第一大产业,其中中小型电机产量及出口居国内第一位,与晋江鞋业、石狮服装、德化陶瓷并称为福建区域经济4张“烫金名片”。产业分布以福安为重点,幅射带动周宁、寿宁、福鼎等周边县市的铸造、漆包线、模具等电机上游配套工业发展,并向宁德市所在地等交通便捷的区域延伸发展。目前,宁德电机电器产业被列入福建省30个百亿元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为宁德电机电器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产业梯度产业双向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在当前世界经济融合加深、国际产业转移加快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加快实施“产业双向转移”,在积极、合理承接国外相对先进的产业转移的同时,主动加快向国外的产业转移,从“引进来”与“走出去”两方面提高我国制造业结构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一、跨国公司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 1.全球产业调整升级步伐加快,国际产业转移层次不断提高。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重点发展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创新性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如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以金融、保险、专业服务等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6.
目前,台商投资大陆进入第二轮高峰期,而且,投资的重点区域已从珠江三角洲,闽南地区转移到长江三角洲。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工,如何在台湾地区新一轮产业转移中抓住机遇,承接辐射,从而不断壮大长三角地区IT产业优势,加快建设国际新兴的IT制造业基地?这是事关长三角地区及至我国IT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对长三角地区承接台湾IT产业转移进行初步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日本与广东的经济关系将越来越紧密,经济合作的步伐正在加快,日本产业将加快向广东转移,部份将技术、资金、管理和研发也一起转移进来;转移的制造业以高附加值的装备制造业为主;制造业转移的战略目标是进入中国市场,本期刊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谢鹏飞同志特稿《新时期日本与广东经济关系展望》,该文通过分析新时期广东经济的特点和机遇,以及日本经济形势对广东的影响,论述了加强日本与广东经济合作,承接日本产业转移对发展广东经济的重要意义,指出未来日本和广东经济合作的三大前景,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8.
吴天松 《新经济》2013,(26):107-108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强区域合作,对于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促进莆田产业转移与区域合作,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立莆田特色产业;加大科技投入,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实施品牌战略,带动产业转移与集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促进产业转移;发展重工业应该做为下阶段莆田市产业转移型的重头戏;加快区域合作,促进莆田经济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走“两头在外”、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道路,加速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了经济的跨跃式发展。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资本和产业向环渤海转移加速,发展开放型经济是今后较长时期天津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论经济全球化与加快产业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伟志 《生产力研究》2003,(4):209-210,216
产业转移是衰退产业退出的最优选择。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世界产业转移出现了新的特点。加快我国产业转移 ,应选择有效的产业转移模式 ,并营造产业转移的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东莞市作为珠三角的经济先发地区,外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强大。随着广东省产业转移战略的铺开,东莞产业发展的资源瓶颈效应和落后产业转移需求也很大,实施产业转移战略迫在眉睫。但是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东莞经济系统及产业转移战略造成了一定的外部冲击。在这种经济环境和固有的制度背景下,产业转移战略在经济先发地区应该如何推进?本文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的东莞市为例,分析经济先发地区推动产业转移的成效与不足,从而为产业转移这种产业政策的学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素材。  相似文献   

12.
(一)国际贸易发展速度加快。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世界经济增长势头良好,乌拉圭回合谈判确立的WTO为标志的全球贸易自由化新格局,国际贸易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当今电子科技和信息迅速发展,使相关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出现了产业空间大转移,即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返销产品的现象,从而大大加剧了国际贸易的流量。世界银行在1996年5月7日发表的《全球经济前景和发展中国家》报告中指出,全球经济未来十年平均增长3.1%,国际贸易可望以每年6%的速度增长。(二)国际贸易结构发生变化。在国际贸易结…  相似文献   

13.
以全球化的思维调整我国产业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分析经济全球化与产业全球化关系、各国产业结构的互动性和产业结构变动与国际分工发展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全球化的思维调整我国产业结构的基本思路。即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及各类高科技产业,以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结构调整;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产业转移带动国内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4.
加快承接区域外部产业的转移以及推动区域内部产业的再转移的步伐不仅是促进福建区域经济继续发展,而且是促进福建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手段.笔者就这一问题,首先分析了福建承接外部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并且提出了产业转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特点及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国际产业转移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关注的问题.发达国家可以通过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目标,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二战以来,全球发生了几次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每次产业转移都极大地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蓬勃兴起,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引发了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  相似文献   

16.
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与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际产业转移是各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开放经济的结果,发达国家可以通过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目标,发展中国家则可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逐渐融入到国际产业转移的序列中,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进一步加深,因此,掌握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和趋势,主动地有选择地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1.国际产业转移结构高度化,服务业投资成为新热点知识经济的发展,不…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背景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培养离不开产业转移,所以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本文通过对邢台市产业结构现状的研究,结合现阶段承接产业转移现状,系统分析承接产业转移对邢台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最后提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聚和农村就业是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的双载体,是加快工业化、城乡一体化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在产业集聚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集聚企业会有大量用工需求,这不仅给城镇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加快了城镇化的步伐,同时也吸纳了大量农村人口,促进了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通过实际调研,在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分析伊宁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并对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研究,使其能为其他县域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发达地区产业加快向内陆地区转移,县城城镇化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新契机。基于对广东省云浮市的县域经济调查,在县域地方政府行为视角下,分析产业转移对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分析表明,在财税最大化和县域主体功能区实践下,县级政府倾向于发展大型资本密集型工业、建筑房地产业,在空间上则表现出向县城和少数重点镇集中的趋势。产业转移为县域城镇化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动力,以县城为主导,以重点镇为支撑的县域城镇化格局开始形成,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外出回流劳动力加快向非农产业转移,但资本密集型产业限制了对人口的吸纳,不利于人口的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文章立足皖江城市带的基本状况,阐述了“马芜铜”东向发展的战略优势,“皖江发展战略”及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皖江城市带与产业集群建设,对于推动安徽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率先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