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目标:从不同维度测度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效应。研究方法:在静态理论模型与动态面板数据相结合的分析框架下,探讨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就业影响的短期效应、中长期效应和结构性差异。研究发现:从短期来看,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就业数量和工资水平均存在负向冲击,工业机器人渗透度每增加1个单位,就业人员总量减少0.391%,劳动者工资降低0.163%;现阶段机器人应用对就业的影响更多表现为替代效应,且对其上下游产业存在负向的溢出效应。从中长期来看,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就业数量会产生正向影响,而对其平均工资水平仍然会造成负面冲击,长期的就业影响更多地表现为创造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越发达、机器人渗透度越高、技术水平越高的地区其就业替代效应越显著。研究创新:丰富了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经验研究。研究价值:科学评判“机器换人”,促进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北京市经济快速发展,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产业结构的变动是引起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八五”时期以来,北京市三次产业劳动就业的变化情况,产业结构变化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以及近年来第三产业的内部升级效益对就业的影响,拟为北京市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调整就业结构,维持就业稳定,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入境旅游乘数是运用经济学的乘数原理,研究非居民入境旅游产生的乘数效应(经济、社会效应)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是旅游收入乘数分析的具体化和深化.由于国民经济内部许多部门、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关系,因此与此相联系的许多经济量都能产生乘数效应,不同的只是乘数效应的大小.应考察或研究的目的不同可以选择其中一个经济变量作为考察对象.需要指出的是,一个经济变量变化所产生的乘数效应有总体和个别之分,总体乘数效应是指一个经济量变化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倍数促进作用.而个别乘数效应是指一个经济变量对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化产生的倍数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分析非居民入境旅游对一国国民收入(总量)、政府收入(个量)和就业(个量)的影响,提出了入境旅游乘数效应分析思路,构建了入境旅游国民收入乘数模型、入境旅游政府收入乘数模型和入境旅游就业乘数模型.借助该模型可以定量分析一国入境旅游乘数的大小,从而可以直观地考察入境旅游在该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如果比较国家之间该乘数的大小,也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一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地位.这对一国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和策略具有参考价值.本文将从贸易乘数人手推导出入境旅游国民收入乘数模型(入境旅游乘数基本模型)、入境旅游政府收入乘数模型和入境旅游就业乘数模型.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如何在更好地利用新兴科技的同时促进高质量就业,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表明,由于机器人与不同工作任务的替代弹性不同,机器人使用将导致非常规任务就业增长,常规任务就业减少,产生就业极化效应,且这种极化效应在机器人依赖程度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接着,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机器人进口匹配数据的经验证据证明了这一点,相比于常规任务劳动力,机器人显著促进了非常规任务劳动力就业;而且,机器人的就业极化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出口贸易企业、规模较大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的证据表明,机器人确实是通过常规任务岗位替代效应和非常规任务岗位创造效应导致了就业极化;相比于技能偏向,机器人更多体现的是工作任务偏向属性(RBTC)。本文深化了对机器人如何影响就业结构的理解,为制定数字经济条件下的高质量就业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就业效应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技术进步在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同时也引起就业总量与结构的变化.本文引入交互效应模型,在利用DEA方法估算我国整体以及二、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探讨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与我国就业增长之间的影响机制与关联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第二产业技术进步对我国整体就业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第三产业的技术进步制约了其对整体就业的贡献,产业结构变动过程所造成的结构性失业会对我国就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刘卫菊  李蕊 《企业导报》2010,(10):205-205
从河南就业总量、职工平均工资两个角度分析FDI对河南人力资本存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FDI对河南人力资本存量具有正的推动效应。  相似文献   

7.
就业是民生之本,欠发达地区如何利用工业发展解决就业问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文章聚焦西北地区的甘肃省,研究工业智能化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结论是:第一,工业智能化发展对甘肃省劳动力就业总量具有正向影响,根据机制分析可以知道,甘肃省工业智能化的就业创造效应比替代效应强;第二,工业智能化对甘肃省工业的劳动力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甘肃省工业的就业创造效应较强,最终导致了劳动力就业总量的增加;第三,工业智能化对农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就业影响不显著,可见工业智能化的应用范围还不够广泛,渗透性不强。根据结论提出建议:充分发挥甘肃省工业智能化的就业创造效应,增加总的就业水平,特别是对甘肃省发展较好的装备制造业进行智能化改造,促进劳动力就业;注重人力资本投资,加大对智能化人才的人力资本投资;增强工业智能化的渗透力,特别是向农业和服务业渗透,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增强与农业、服务业的关联度;政府给予资金支持进行工业智能化改造,提高智能化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8.
教育投资影响就业具有人力资本功能和信号筛选功能。教育投资的人力资本功能认为,在连续的劳动力市场上,教育投资在短期内产生就业替代效应,长期内产生就业扩张效应。教育投资的信号筛选功能认为,在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上,平稳的教育投资水平对就业量的影响不大,但在教育投资急剧增长情况下,对就业量的影响是复杂的,可能减少就业量,也可能增加就业量。本文运用我国经济转型期数据进行的协整分析表明,我国教育投资长期内对就业产生了扩张效应。然而,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与基础教育投资对就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基础教育投资表现出更多的人力资本功能,促进就业增长;高等教育投资表现出更多的信号筛选功能,减少就业,这可能与我国高校急剧扩张有关。  相似文献   

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6号,以下简称《规定》)将于2000年7月1日起施行。为做好《规定》的贯彻实施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推动《规定》的贯彻落实。贯彻实施《规定》对于落实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和就业质量,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各地要组织各类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职业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内部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北京市和深圳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经济普查和人口普查数据,对城市就业居住空间分布与特征以及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匹配)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就业与居住空间分离是基本态势,总量上的就业—居住匹配度在27%和53%,而划分第二和第三产业后的就业—居住匹配度下降到22%~36%之间。将就业和居住分别来看,两个城市在总体上均呈现出就业的空间集聚度高而居住的空间集聚度相对较低的特点。从不同产业空间的集聚程度分析,则呈现出第三产业集聚度高于第二产业的特点。这些共性规律对于认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一般规律具有重要的启示。而两个城市空间结构的差异则与城市性质、产业结构以及劳动力结构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1—2019年我国27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等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城市就业的影响及具体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了城市就业水平,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就业水平的作用机制在于加速了城市经济集聚、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并带动了城市创新创业。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就业的影响存在地理位置、城市级别、产业类型和就业类型的异质性特征,其中,数字经济发展对中西部城市、中心城市、第三产业与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的就业促进作用较大,对外围城市、第二产业的就业促进作用相对较小,其对东部地区城市、第一产业和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就业的影响并不明显。在研究结论基础上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稳定并扩大就业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竞争成功函数和共容利益假设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互动理论模型,从资本积累和就业极化两方面分析机器人应用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并使用中国2006—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机器人应用能够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主要作用机制包括资本积累效应和就业极化效应;进一步地,在积极应用机器人、就业政策完善的欠发达地区和创新基础薄弱的行业中,机器人应用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促进作用更大,且以不同规模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均受到机器人应用的促进。本文主要揭示了机器人应用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作用机制和异质性影响,可为优化产业创新发展环境提供经验支撑与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1978~2012年的相关数据对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相协调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化促进了就业增长,但较产业结构的变动而言,就业结构的交动存在滞后性。最后提出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等途径来促进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饭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员工培训作为一种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在饭店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来自于政府、行业协会等企业外部机构的行业性培训支持成为饭店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的重要方式之一,相对而言,围绕此类行业层面培训项目的培训需求和课程体系设计是一个较新的研究课题.本文以2016年实施的北京市社会旅馆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工程为例,详细阐述了该项目的主要思路、调研过程、主要结果等内容,并简要报告了培训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获得的评价及实施后取得的良好效果.本研究及其结论对基于行业层面的饭店从业人员培训需求与课程体系设计具有启发性和借鉴性作用,有助于从行业与社会培训有效性的角度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促进饭店行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近年来,美容、烹调和汽车修理等服务性行业发展较快,在吸纳劳动力和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受行业自身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其从业人员整体技能素质不高,职业培训机构办学不规范,职业技能鉴定管  相似文献   

16.
张红霞  曹惠 《价值工程》2010,29(32):77-79
由于技术进步导致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对劳动力需求减少以及人口"相对过剩"等的出现,从而对就业产生冲击效应;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使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以及产品价格的降低所引起的对产品消费需求的增加,都会导致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对就业产生补偿效应。实证分析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量的影响,表明技术进步和就业量之间存在长期关系,具体表现为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促进作用。为此,应继续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科技;合理利用技术进步,促进我国的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17.
一、目前城镇就业失业调查统计情况目前城镇就业失业的统计主要包括从业人员和失业人员两项内容。对城镇从业人员的统计主要是三个渠道:单位从业人员数由国家统计局根据基层统计报表层层汇总而得;个体私营从业人员数由工商局的行政记录汇总而来;从业人员总量由国家统计局通过抽样调查推算得出。失业人员则是劳动保障部门的登记失业人员数。从目前情况看,就业失业统计中突出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城镇从业人员漏统;二是失业登记制度不完善;三是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增加值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测算了中国1995~2009年22个行业的增加值出口及其就业效应,并利用结构分解法(SDA)分析了中国增加值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总体而言,2000~2009年增加值出口对各行业总就业的边际拉动量均趋于下降,但对大部分行业总就业的拉动量趋于增加。从分技能来看,增加值出口对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贡献最大,中等技能劳动力次之,高技能劳动力最小。尽管增加值出口对中国高技能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相对较弱,但其呈现强劲的上升态势。进一步考察增加值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的影响因素发现,最终品和中间品出口规模扩张是增加值出口的就业拉动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而劳动投入产出系数变动是抑制增加值出口的就业拉动量增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徐景超 《数据》2004,(12):25-25
2004年1-3季度,北京市经济保持了健康发展的势头,就业规模扩大,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近年来,美容、烹调和汽车修理等服务性行业发展较快,在吸纳劳动力和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受行业自身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其从业人员整体技能素质不高,职业培训机构办学不规范,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亟待加强。为进一步推进国家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