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第一个关系就是城与乡的关系。提乡村振兴战略并不是否定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的发展仍然是我们处理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推进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抓手。乡村振兴的发展离不开城镇化的继续推进,城镇化的发展也必须以乡村的振兴为基础,二者应该是并行不悖的。  相似文献   

2.
赵芳 《山西农经》2023,(1):65-67+73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及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特色小镇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探索新发展模式和塑造新发展业态的重要实践,正逐步成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当前,唐山市发展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发展好特色小镇,实现产业集聚、创新、升级,对加速唐山市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是新时代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关键举措。在此背景下,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剖析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战略耦合机理,梳理江苏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推动江苏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路径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成了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与载体。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二者之间之间存在着科学的融合机理。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境遇出现改变,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应以加快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发展的高质量融合,释放出新时代乡村旅游发展的无限潜力。  相似文献   

5.
广西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协调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厘清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对于加快城乡融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文章以广西为研究案例,通过构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误差修正模型、VAR模型等分析方法,量化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关系、均衡变动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动态发展关系。研究发现: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但耦合阶段依旧处于低水平的磨合期;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显著正相关,两大战略经过多年磨合形成了长期均衡变动关系;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新型城镇化是乡村振兴Granger的因;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显著,而乡村振兴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效果不理想。鉴于此,协调城乡发展关系,必须遵循制度作用规律,加快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构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6.
河南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近年来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耦合发展关系,将为今后新型城镇化与乡村统筹发展相关政策的提出提供理论参考,将有利于不断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方法]通过构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基于熵值法对2007—2016年河南省17个地级市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格局演变分析,并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1)2007—2016年河南省17个地级市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评价分值均呈递增趋势,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总体快于乡村振兴,且区域差异较为显著。其中2016年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分值为0.862,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南阳市和商丘市的评价分值较低,分别为0.230和0.223。鹤壁市和郑州市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评价分值高于其他地区,分别为0.566和0.517。平顶山市的评价分值最低,仅为0.346。(2)2007—2016年各市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明显的递增趋势,其中郑州市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耦合协调阶段,其他各市不断向更高水平耦合协调阶段过渡。[结论]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总体上落后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今后应针对地区优势,不断优化乡村建设规划,加快乡村振兴发展进程,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向更高水平耦合协调阶段过渡。  相似文献   

7.
任玉霜  刘宁 《山西农经》2020,(6):19-20,23
在我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将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这就要求我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阐述了城乡融合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从1990—2017年世界各地区农村人口的递减趋势中得出传统乡村必定消亡的结论。20世纪30年代到十九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新农村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要更加明确地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实际、构建治理体系、坚持绿色发展及传承优秀文化五大方面进行探讨,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为城镇化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为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乡村振兴,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思路,也是进一步盘活农村发展活力、推进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同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深入阶段,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乡村振兴,既能充分发挥资源要素集聚的作用,又能在政策扶贫的基础上,提升农村地区自我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文章结合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政策与意见,系统地探索与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特色小镇是为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推进城镇化建设和解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提出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式之一。分析了广西创建文旅类特色小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广西应依据自身定位,科学规划、探索适合文旅类特色小镇的创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战略之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是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二者相互促进,其协调发展的结果是城乡融合。分析了阻碍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因素,提出了促进二者协同发展的路径,以提高协同发展水平,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定量评估西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的时空特征及影响机制,对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文章采用熵权与变异系数综合赋权法、耦合协调度、相对发展度、ESDA分析2009—2019年西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在此基础上借助地理探测器进一步分析导致空间异质性的驱动因子。[结果]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指数增速明显,协调水平不断优化,从2009年拮抗、磨合发展阶段,到2019年多数地区达到初步协调发展阶段;西部内部协调度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和“两极化”特征,具有“俱乐部趋同”现象;相对于单因子驱动,双因子的交互作用解释能力更强。[结论]西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变化明显;内部地区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在基础设施“硬件”上多下功夫的同时,构建“多组合”发展策略有助于西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是城镇化进程的第三阶段,并且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本文重点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中特色小镇发展战略以及基于新人口结构的产业机遇,提出特色小镇发展有4个阶段,特色小镇发展关键在于"色"而不在于"特";二是提出了1.5城镇化与1.5居民的人口结构背景下,发掘商机、设计产业和产品项目,创办企业和定制产品使乡村振兴产业有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城乡融合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要想对山西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行研究,就要明确乡村振兴战略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以及提出的新要求,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新发展阶段,逐步推进我国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同步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目前,郑州市城乡融合发展已取得较好的成效,但仍然面临着城镇化速度快但整体质量不高、城乡二元结构刚性仍然较高、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不顺畅、城乡居民享有公共服务差距大、城乡基础设施均衡配置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困境.为促进郑州市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城乡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既满足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又平衡了城乡协调一体发展的目标,基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结合中国的现实和历史进程阶段,提出了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融合发展的路径建议。本文从理论和现实层面解释了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逻辑联系,并且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制度等五个层面,提出相应的现实路径,促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CNKI收录的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信息,依托CiteSpace软件对其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结果表明,两者互相依托、相互统一。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注重协同性、相关性和全面性,使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协作,形成拉动效应。通过对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把握研究现状,分析发展趋势,为政府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定量评估陕西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期为该省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文章选择2012—2021年陕西省的相关指标数据,采用熵权法、综合指数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相关性模型进行分析,并结合ArcGIS软件和GeoDa软件对两者空间差异和耦合发展时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1)2012—2021年陕西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均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逐步缩小,趋向均衡发展,新型城镇化空间差异变化不大;(2)各区域内两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城乡发展不均衡性得到改善,在空间上表现为北高南低的分布态势;(3)随着各地区水平提升的不同,耦合协调水平的区域差距加大,个别城市存在明显的单系统发展滞后问题,陕南地区受区域高水平城市带动效应不强。结论 陕西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正处于高质量融合发展的重要阶段,两者发展趋势呈正相关,未来需加强区域间合作,突破区位限制,推动陕西省向多元化驱动的城乡协调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有效结合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韩柯子 《农村经济》2022,(8):108-116
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是我国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战略任务,而金融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支撑。系统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需要审视政府服务、金融机构和乡村需求作为乡村振兴三方行为主体存在的现实困境,本文分析了“政策驱动-金融供给-需求响应”框架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进而从政策端、供给端和需求端提出高质量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苏日贺  卜荣 《山西农经》2022,(20):53-55+121
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但是根据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当前乡村和城镇发展不平衡,亟须创新发展策略,促进二者融合,缓解社会矛盾。因此,文章探究了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相互融合发展的具体策略,旨在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效融合发展,加快实现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已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科学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改革举措,扎实、有力、高效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至关重要。本文结合近年来中央重要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尤其是有关乡村振兴发展与改革的文件精神与笔者的研究探索,从乡村振兴的发展引领、实践运行和改革深化三个层面,梳理和提炼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把握的十大重点,即坚定乡村振兴“三步方略”;坚持“两山”理念“三大思维”;确保农业农村“三个优先”;建立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推进“三种类型”规模经营;建构“三层协调”服务体系;建立“三治合一”治理体系;深化供给侧“三个激活”改革;深化“三权分置”产权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