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炜 《山西农经》2023,(23):37-39
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也是我国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从乡村振兴视角出发,剖析乡村文化振兴价值意蕴,发现存在经济水平限制、乡村人员流失严重、文化中心城镇迁移、文化供给内容错位等现实问题,提出乡村文化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激发经济活力、加强党组织引领、提升公共服务效能的实践路径,以激发乡村文化发展活力,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从业人员开始思考如何让乡村旅游更好地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同时,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是农村当前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路径。文章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发展蓬勃,逐渐从单一的参观模式向与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等多元业态的方向发展。然而,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凸显,本文着眼于旅游资源丰富但发展尚不充分的西南地区,借助不同发展阶段的政策信息和统计年鉴数据予以探索分析,回溯其乡村旅游发展历程。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深刻内涵,联动生态、经济和文化视域,指出当前我国西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着三大问题:生态文明改善不足、经济带动作用不充分以及缺乏文化影响力与吸引力。因此,要重点依托供给侧视角阐释相应对策,探寻我国西南地区乡村旅游振兴的未来发展方向,实现生态、经济、文化效益“三位一体”的系统性合力循环,以期最终达成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4.
王震 《山西农经》2023,(21):123-125
新时代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有重大意义,有利于改善乡村贫困落后状态,提高乡村人民综合素质,加快乡村全面振兴进程。在党的号召下,全国各地展开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Q县G村紧跟时代的脚步,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发展主体老龄化、发展形式单一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吸引青年人成为文化发展主体、发展多样化文化,采取多种措施解决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各种难题,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5.
乡村是中华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实现乡村振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方式,乡村旅游由于其强大市场优势、巨大的造血功能应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出更突出的作用。河南省修武县作为拥有3000年历史的中华古县,近年来以美学路径发展乡村,形成以云台山为主打的乡村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居特色的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新路径,具有示范性和可推广性,总结修武县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创新思路等意见及建议,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乡村文化与旅游经济是驱动乡村振兴的"双重动力"。通过发展基于乡村文化的旅游经济,能有效破解乡村振兴面临的现实困境。因此,在乡村文化复兴背景下,通过挖掘乡村文化、生态等资源优势,构建"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推进乡村文化与旅游、农业等产业全面融合,从而拓宽乡村经济的发展空间,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坚定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社会发展所提出的重大时代课题。如何坚定乡村文化自信、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是实现乡村振兴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因此,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探索坚定文化自信对基层治理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从乡村振兴的提出及乡村文化的内涵、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自信所面临的困境、坚定乡村文化自信的相关思考这3个方面进行论述,以问题为导向,破解乡村文化自信难题。  相似文献   

8.
繁荣乡村文化产业是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的重要环节。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理论关注案主的优势与潜能,在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中发挥以下作用:一是以专业理念增强村民发展文化产业的主体性,通过赋权和增能使其意识到自己在文化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提升村民文化自信心;二是以专业方法挖掘和培育乡村优势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发展为依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并创新乡村治理。  相似文献   

9.
白晓玉 《山西农经》2022,(22):135-138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文章在分析乡村人才与农业产业耦合关系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广西乡村人才振兴面临的人才结构困境、人才流动困境和人才引进困境现实问题。为促进广西乡村人才与产业的互动发展,基于人才与产业耦合机制,从引进乡村人才、培养乡村人才和留住乡村人才3个方面提出广西乡村人才振兴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秦璐 《农业经济》2022,(3):97-98
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作为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乡村振兴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应从把握内涵、策划规划、合作发展、农民增收四个关键环节着手,依托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休闲农业内涵,打造独具特色的六大乡村休闲旅游区域发展模式,为促进辽宁省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我国乡村的发展是最为不充分不平衡的,尤其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乡村。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的发展问题,实现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已经迫在眉睫,而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首先需要实现产业振兴。以凉山彝区乡村为研究对象,对其农业产业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振兴农业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内容较为复杂,涉及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其中文化自信作为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伴随现代社会的转型发展,传统的乡村文化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很难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反而传统的乡村文化越来越成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桎梏。文化自信作为当前乡村振兴的关键部分存在,凭借自身的优势提供了一定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这一大背景下,通过系统分析当前乡村文化自信缺失的成因,提出重构乡村文化自信的路径来促进乡村整体价值观念的转变,以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在推动我国广大乡村地区经济振兴的同时,也对中国乡村地区的社会和文化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冲击,特别是导致中国许多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正在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和破坏。保护乡村文化在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不仅具有极大的学术研究价值,而且对于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张秋娟 《山西农经》2023,(8):108-11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农村社会的主要矛盾、实现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举措。宁晋县为全力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包括特色小镇促产业兴旺、集体经济富民增收、农业园区强基固本、基层治理惠民安民、精神文明建设引领文明新风等。在当前发展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破解困境,需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产业融合、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振兴乡村文化,从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5.
林莹  刘丽娟 《山西农经》2024,(6):133-135+142
乡村振兴的真正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尽管产业发展和物质支持等要素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持久的动力,但最终要回归到人这一本源和主体。当前,乡村人才振兴成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一环。然而,乡村人才大量流失、素质偏低、存在思维定式等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通过分析乡村人才振兴的困境及其原因,提出了促进城乡均等化、构建培养模式、提高薪酬待遇、发掘人才情怀等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乡村文化空间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文化振兴的应有之义和有力保障,是传承农村优秀文化、满足乡村多元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要准确把握乡村文化空间建设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乡村文化空间建设,提高重视程度,找准实现路径,加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打造乡村文化空间品牌。  相似文献   

17.
吕后珍 《山西农经》2022,(13):36-38
农村地区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应对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现状开展综合性分析,以实际情况为基础,明确乡村产业链的基本特征,完善当前的产业发展机制,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条件。文章从乡村振兴战略入手,深入分析乡村经济发展现状,明确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提出以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化自信与提升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与乡村经济之间的差异逐渐扩大,乡村资源大量进入城市,导致出现空心村和留守儿童等问题。近些年,政府逐渐重视乡村经济的发展,开展扶贫工作,帮助贫困户脱贫,减少空心村和留守儿童问题。扶贫先扶志,加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让乡村居民发挥人生价值,是当前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探讨了文化自信对乡村振兴的意义,为实现乡村文化自信提供相应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罗亦凡  毕东 《山西农经》2022,(7):1-5+10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发展需要,也是反映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综合性荣誉。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中国文化发展的需要,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将更加倾向于以乡村文化发展哺育精神文明发展,以乡村文化振兴助推文明城市建设成为具有现实意义与操作价值的议题。在研究乡村文化振兴对于乡村文化主体、乡村文化本体与乡村文化载体的发展作用后,得出了乡村文化振兴能够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产生助益这一结果,对于研究乡村文化振兴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力量作为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主体,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政府对乡村治理的有效补充。社会力量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生态效益、促进文化传承与融合、加快乡村治理现代化和丰富农民增收途径等作用于乡村产业、乡村生态、乡村文化、乡村治理和乡村人才等多个方面,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对社会力量助推乡村振兴进行了实践探索,并且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的深入发展。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政策法规迟滞、主体意识不强、乡村融入困难、监督激励缺位等突出问题,需要在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强化主体意识、探索融合路径和建立健全监督激励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创新举措,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