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巍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2008,(7):40-41
组织的利润、长期生存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满意的顾客持续购买和其他种种忠诚行为,而顾客满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为顾客提供服务的员工。对我国企业来说,探讨如何通过内部营销提高员工素质及忠诚感,进而提高企业效率以至竞争力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本文在对比分析市场营销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质相似性的基础上,介绍内部营销理论的内涵,并探讨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内部营销的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营销的关注点,往往在于通过促销手段达成与外部顾客的交易,而现代营销的管理视角更为注重内外顾客的结合,即要想让外部顾客满意,必须让企业的第一顾客——内部员工满意。对内部营销的关注始于上世纪80年代,克里斯蒂安·格朗路斯在1981年的著作中,称内部营销是“把公司推销给作为‘内部消费者’的员工”。[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4.
5.
知识经济时代,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是以劳动契约和心理契约为纽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组织与员工这种双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要求组织基于营销的视角来开发组织中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6.
7.
8.
随着企业管理实践操作的不断完善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信息化日趋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现实趋势,本文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并阐述和探求了此形势下的中小企业发展困境以及中小企业发展的进路选择。 相似文献
9.
基于内部营销思维的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一、内部营销的重点从服务利润链的角度不难看出,企业内部员工对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财务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企业需要关注内部员工的满意度,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对待内部员工。这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就是“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这里的顾客不仅指购买企业产品、服务的外部顾客,也包括企业内部员工,要求企业与员工之间用营销的方式实现沟通。外部顾客是上帝,也要以同样的理念对待内部员工, 尽最大的努力满足员工的需求,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内部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思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的第一竞争要素.企业中人心的向背和员工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兴衰成败.如何保持本企业员工的工作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减少人才流失,已成为困扰企业主管和人力资源经理的一个日益尖锐的问题.企业管理者必须用新的视角来审视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的作用,围绕企业核心目标重新设计人力资源体系,为包括本企业、投资者(股东)、客户、战略伙伴等在内的众多利益相关者服务,实现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进步,促进了社会环境革新性的变化,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的速度和效率,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从而推动着整个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目前信息技术已逐步遍布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先进的信息技术广泛运用,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信息的认识和思考的方法,加速了信息的交流频率,信息传递效率的提高,推动着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使 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同时出带动了工作环境、流程和制度的相应变革,原有的高耸式的层级分明的组织开始遇到了挑战,组织的沟通方式和运作程序也开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企业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文章考证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必要性。考察了目前中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企业进行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在技术上以及其他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e-HRM)在实践中发展迅速和应用广泛,现有关于e-HRM提升组织绩效路径的研究视角较为单一,多关注于e-HRM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价值增值,而忽略了员工在以上提升路径中的重要角色。本文以深圳S局为案例,以赋能为主线,遵循\"条件-行动-结果\"研究逻辑,构建了\"e-HRM赋能-员工竞争力提升-组织绩效\"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e-HRM通过可视化人力资源规划、数字化绩效考核、网络化招聘与配置等实践的实施,一方面通过领导赋能、结构赋能和心理赋能等三条主路径,着重于员工AMO(工作能力、工作动机、工作机会)等工作表现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文化赋能的辅助路径,致力于长期的情境激励。两种路径相辅相成,实现个体提升与情境激励的交互共进,最终实现对组织绩效的提升。本研究从崭新的视角-员工赋能视角,揭示了e-HRM对组织绩效的提升路径,对该理论的后续实证研究的开展和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实践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内容:人力资源营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力资源营销可分为企业内部人力资源营销和企业外部人力资源营销,企业内部人力资源营销主要是指HR部门通过分析企业内部CEO,直线经理,普通员工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HR管理产品而服务,企业外部人力资源营销主要是指部门利用外部的人力资源,如消费者,关联企业等来促使企业营销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张松顷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8)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造成了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巨大变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已成为大势所趋.但是,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各所高校应当结合实际加以规划与调整.本文分析了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点,论述了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剖析了当前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对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规划,并提出了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18.
当前大数据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日益增加,然而大多数文章中所谓的大数据人力资源管理仍是对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的修补,少有研究界定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和大数据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和演进关系.本文基于资源基础观,从有形、无形和人力等资源的动态演进出发,对腾讯人力资源数据管理演进过程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研究发现:大数据人力资源管理在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上有了质的变化,大数据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为组织带来竞争优势.研究进一步归纳出大数据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的逻辑模型.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也得到了相应的完善,事业单位的工作种类繁多,任务量较大,所以事业单位要加强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不断地推动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可以使得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得以提升,因此该项管理工作引起了事业单位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此,本篇文章就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途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高校后勤系统职工人数多、来源渠道广、多种编制并存、人员流动性强,传统的人事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后勤事业发展需求。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将成为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载体,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推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需要协调各部门共同合作、构建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专业的项目团队、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等前提条件.通过建立人力资源工作平台、协同自助平台、数据分析平台等,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工作流程,为高校后勤事业发展提供战略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