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雀东南飞》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两部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然而却表现了相同的主题——爱情与死亡。焦仲卿与刘兰芝的悲剧主要是由社会造成的,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则是一出命运的悲剧。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悲剧风格,二者有着有着相似的地方,也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端木蕻良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颇具特色的作家,他的小说文本中蕴含着浓厚的悲剧意味。与中国古典戏剧相比,他笔下的人物具有较强的反抗意识。与古希腊悲剧相比,他塑造的形象更贴近现实人的本质。探索端木蕻良的悲剧意识与二者的异同,揭示作家的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对于“公地悲剧”的三种解决途径:界定产权、政府强制和协议谈判。在国家内部界定产权和政府强制得到实施的原因在于它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当面临国际问题时,协议谈判成为具有更低交易成本的解决“公地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确定的环境下,哪种方法能够得到实施,关键在于它是否具有更低的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4.
侯琳琳 《商》2013,(9Z):299-299
王小波的《歌仙》用完全不同与原传说的方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别样的刘三姐满是悲剧的生活,让我们从这里感受到了悲剧故事对读者内心的强大震撼,看到了悲剧在故事中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刘家花 《消费导刊》2009,(20):225-225
在其自传体戏剧《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尤金·奥尼尔讲述了蒂龙一家人的家庭悲剧。而此剧更是詹姆斯·蒂龙,那位充满了人性的弱点,在重重的张力压迫下几近崩溃的人物的人生悲剧的再现。本文试图用自然主义的方法,来解析这个悲剧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6.
冯春 《消费导刊》2009,(16):246-246
悲剧的审美形态多种多样,并且在不断变化之中。从命运悲剧到性格悲剧、社会悲剧,以及从英雄悲剧到普通人悲剧、否定性人物悲剧,悲剧审美形态的演化过程反映了社会形态的改变,人类对于自然和社会认识的加深,以及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与成熟。本文试图通过考察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在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中的成长,来解释其中的联系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段静红 《品牌》2014,(12):109-109
茶花女是小仲马笔下的一个悲剧人物,她悲剧的人生经历,深刻的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矛盾重重的社会问题。本文简析了茶花女悲剧的时代和个性成因,重温了这一经典著作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政府管制造成的反公地悲剧比公地悲剧更为复杂:一是反公地悲剧可能看不见从而难以发现;二是腐败的存在将使反公地悲剧更难以克服和解决;三是政府管制既可能造成资源利用不足的反公地悲剧,也可能造成资源利用过度的悲剧,此时调整交易成本可能比整合产权更为重要。因此,政府在实施管制时要尽量避免制造出反公地悲剧。  相似文献   

9.
《林中之死》是个悲剧,它是个性格悲剧但更是个社会悲剧。然而在安德森的作品中,这悲哀的死掩饰不住美的本质,引人深思。这篇小说中的悲剧是哀伤的但也是美丽的,神秘的。  相似文献   

10.
袁凤 《商》2014,(46):94-94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威塞克斯小说”系列之一.女主人公苔丝天生丽质,自然淳朴,真挚可爱,可谓是美的象征和爱的化身,然而,命运却是短促而不幸的.对于这种不幸,本文拟从社会时代的悲剧、性格的悲剧、爱情的悲剧等多方面溯源.  相似文献   

11.
编读     
《浙商》2012,(10):20-21
民企需要更规范的融资体系 《浙商》4月下刊登的特别策划“神倒了”,让我们细致了解到了温州泰顺立人案的始末.立人案发,对董顺生个人以及数千名的债权人而言都是悲剧,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在妥善处理该案件的同时,也能为民企建立更科学、更规范的融资体系、作为民营企业,我们也要充分吸取教训,避免悲剧重演。  相似文献   

12.
闻倩 《商》2014,(30):116-116
在阎连科的笔下,悲剧被施展的淋漓尽致,凄惨的人们在经受了种种苦难,却仍旧进行着不屈地惨烈地抗争之后毁灭的悲剧人生。但他们却在悲剧中实现了人生存的意义和人存在的价值。本文就将从被阎连科渲染的悲剧小说中阐释悲剧精神之命运悲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苏轼的悲剧意识以“人生如梦”的虚幻观为核心,它源于苏轼与生俱来的“死亡意识”。而社会实践使他的这种意识得到了更进一步强化。这种怀疑和否定的思维方式使苏轼逐渐确立和发展了“高风绝尘”的审美人格,最终实现了对悲剧性人生的超越。  相似文献   

14.
韩慈航  汪毅 《商》2014,(4):261-261
谈及安全工作,几乎每次安全会议上领导都会讲到安全工作必须“常抓不懈”,然而实际工作中“常抓不懈”却变成了“常抓不屑”,往往直接导致悲剧的发生。悲剧的发生非吾所想,也非吾所愿,但是怎样才能使悲剧减少或不再上演,这将是我们所关心和解决的。从工作和生活中,我浅谈下安全事故一再上演的几点思考(纯属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15.
爱情是世界文化的永恒主题之一。古今中外以爱情为主题的文章俯拾即是,但他们大多从文化的差异及其喜剧色彩等方面来研究,而从爱情悲剧的角度来整理这些题材的研究却做的不多。本文将通过由中国民间传说改编成的爱情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和英国经典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对比研究,结合中西戏曲理论知识和中西方的文化,来探讨中西方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上有一名的“公地悲剧”理论,公地是谁都可以使用的,而“公地悲剧”就在于使用它的人众多,而保护它的人稀少,到最后这块原本挺肥沃的公地定然寸革不生。“公地悲剧”产生的根源在于产权不清晰,因此,要走出“公地悲剧”,提高效率,该理论认为最根本的在于合理的界定私有产权。  相似文献   

17.
王慧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5):211-212
通过对美狄亚刚烈的个性及杀子心理的剖析,解读她的弃妇之恨、慈母之爱以及杀子的无奈与痛楚。美狄亚的悲剧是家庭悲剧,也是社会悲剧。  相似文献   

18.
研发遗梦     
文张 《商界》2006,(2):146-148
“铁齿铜牙”的郎咸平不遗余力推崇三星依靠自主研发取得成功。但三星的成功和李文芳的窘迫,恰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剧?但,我们不希望这样的悲剧一再重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姚幸福 《消费导刊》2009,(4):219-219
路遥是中国当代伟大作家,描写城乡交叉地带男女青年的爱情生活和理想追求是路遥小说的一个重要内容。路遥通过对青年爱情的描写,深刻反映了社会变革时期丰富复杂的现实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独特感受和思考。路遥作品中主人公的爱情总是逃脱不了悲剧的宿命。本文对路遥小说中的爱情悲剧进行分析梳理,并多角度归纳出造成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公地悲剧"作为一种客观的现象和人类对未来预期的逻辑认识在现实世界中已被看作"共同知识"。然而,"公地悲剧"的均衡状态——不动点在时间和空间序列上所表现的不一致性又常常被现实的制度、经济和人们的价值取向所打破,人们面对"公地悲剧"而陷入困境。用历史的逻辑理性来审视"公地悲剧",也许能洞察其背后更为一般的定义,为走出困境寻求一个可行的均衡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