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将以武汉城市圈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为研究对象,分析武汉城市圈社会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研究影响武汉城市圈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主要因素,寻求完善武汉城市圈大学生就业创业体系的新思路,提出武汉城市圈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武汉城市圈整体增长势头良好的同时,圈内城市差距日益扩大的现象不容忽视。武汉城市圈的包容性增长已成为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命题,其包容性增长需要尽可能消除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的缺陷。通过法律从纵横两个维度对政府行为和市场主体行为加以规制,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让圈内城市和人民都能平等共享城市圈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武汉城市圈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关系到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的大局,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以武汉城市圈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问题为研究对象,分析武汉城市圈大学创业环境及其影响大学生创业因素,评介武汉城市圈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发展模式,寻求建立武汉城市圈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机制的新思路,进而提出完善武汉城市圈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发展外部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黄冈在武汉城市圈中发展的机遇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城市圈包括武汉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中小城市。自从武汉城市圈启动后,各个城市都在想尽办法融入圈内,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黄冈也不例外。本文试图探索黄冈在武汉城市圈中发展的机遇及相应的对策,以助黄冈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岚 《企业家天地》2010,(10):16-17
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发展得到了进一步推动,本文对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基于现代物流视角所面临的一些障碍和问题,从架构基于现代物流的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体系方面进行了探索,为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体系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并进一步推进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发展。  相似文献   

6.
武汉城市圈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城市圈属于我国中部地区的城市圈之一,也是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随着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武汉城市圈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文章对武汉城市圈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SWOT)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经济城市圈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今年湖北已推出"8 1"工程以形成武汉经济城市圈,是以武汉为龙头、由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鄂州、黄石、黄冈、孝感、成宁、仙桃、天门和潜江市等8城市构成的华中城市圈,城市圈是通过协调分工、合理布局、相互协作、做强龙头、凸显优势,实现共同发展的目的.在武汉经济城市圈的发展完善过程中也会遭遇很多难题,本文将武汉经济城市圈与珠江三角洲的发展进行比较,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造可持续发展系数和可持续协调系数对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性属于中等协调,经济、社会、科教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良好,而经济、社会、科教与环境系统的协调性不理想。武汉城市圈应尽快转变发展模式,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9.
通过旅游流空间首位度和旅游经济首位度两项指标对比,分析了武汉城市圈旅游流的不均衡特征与首位优势,在Maxwell-Boltzma曲线基础上构建了武汉城市圈旅游流距离衰减曲线。以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和断裂点距离修正了Crampon旅游流引力模型。运用波斯顿矩阵将武汉城市圈旅游流市场定位为明星市场、瘦狗市场和金牛市场,针对旅游流市场特征,并在波斯顿矩阵分析基础上,合理规划武汉城市圈旅游流等级扩散结构。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的迅速崛起.本文从武汉城市圈的基本概况入手,从武汉城市圈所具备的资源禀赋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的角度,分析武汉城市圈产业升级的可行性,并据此提出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一体化是指多个行政区经济在体制上组合成为更大规模的经济共同体。城市圈基于各城市间较为紧密的地理与经济联系,更具有一体化的比较优势。武汉城市圈是长江中游最重要的城市群之一,是湖北经济和中部发展的最具潜力的核心区域。因此,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巨大的现实经济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结合城市圈的区位和资源优势,针对一体化面临的障碍,探索一体化的出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2000~2007年间的统计数据,采用SP指数并结合集中度指标,对武汉城市圈制造业行业专业化程度进行了详细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圈制造业整体上趋于集中,而从考察的19个行业看,趋于集中和分散的行业数大体相当;进一步分析行业类型发现,空间趋于分散的大多为资源性和低技术行业,而绝大多数中高技术行业集聚明显。同时,从2007年的横截面SP指数和集中度值都可以发现,中高技术行业在空间上更为集中,而资源性和低技术行业则相对分散;考察行业在各城市的分布可以发现,整体上武汉、黄石、黄冈和孝感4市行业集聚较为明显,并且从行业的技术含量分类看,城市圈形成了以武汉等4市为中心,另外5市为外围的制造业中心-外围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从武汉"1+8"城市圈农产品绿色物流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阻碍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深入探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并总结经验。根据武汉城市圈农产品绿色物流的现状,提出适合武汉城市圈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的思路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武汉城市圈的批准是湖北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而作为调节经济重要手段之一的税收,相对于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滨海新区的建设而言,在政策上、分配机制上、运行机制上、征管权限及范围划分上,均对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和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找出原因,提出相应的税收对策,以促进武汉城市圈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武汉"两型"试验区构建中,武汉郊区工业承接中心城区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外迁及城市圈其他城市劳动密集型企业过渡的重要任务,在武汉城市圈工业结构调整中占据重要位置,但武汉郊区的工业企业数据呈现出一个高投入低产出、高成本低效益的态势,且武汉郊区工业技术结构相对国内一流地区整体较低,向高端调整的幅度也不明显。武汉郊区工业应该在遵循城市圈合理分工的前提下,以"世界工厂"为契机,向高加工度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武汉城市圈的建立与发展,对湖北地区的发展乃至整个中部地区的振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武汉城市圈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归纳并阐述了制约武汉城市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圈建设不应放松对农业的关注。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与城市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休戚相关。文章以武汉城市圈为例,探寻中国城市圈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的可行之路,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武汉城市圈是以武汉市为中心,由武汉及周边1.0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等九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土地面积58万平方公里,2007年底常住人口298765万人。武汉城市圈区位和科教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综合经济实力较强。尤其是武汉市作为中部地区唯一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的特大中心城市,城市功能比较完备,对周边区域带动辐射作用日益增强。2007年武汉城市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57.24亿元,  相似文献   

19.
武汉通,作为武汉公交系统完善发展的枢纽,对武汉以及武汉城市圈的交通系统和居民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为了推进武汉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促进武汉及周围城市圈的快速发展,改革及完善武汉通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武汉通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并基于一定的数据调查,提出了武汉通向武汉以及武汉城市推广的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对城市圈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产业集群的生成有赖于区域内资源优势的发挥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源于圈内资源与科技优势的武汉城市圈现有产业集群的生成有其自身特点.为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的培育,应通过产业、企业、市场与政府等多层面的协调配合,促进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的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