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社会责任缺失危机较为频繁发生,全社会的注意力都聚焦于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我国为了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证券市场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要求A股上市公司进行会计信息披露,同时建立健全合理合法的信息披露制度及要求。本文以研究A股上市公司为例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希望能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质量,以期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鹤 《西部金融》2013,(1):88-89,93
本文选择陕西省31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其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分别从信息披露内容、形式、详细程度等方面来考察陕西省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平  王丹 《大众商务》2010,(10):133-133
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社会责任准备金"账户,并提出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一些政策建议,从而为未来的社会责任会计研究和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社会责任准备金"账户,并提出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一些政策建议,从而为未来的社会责任会计研究和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排行榜中的前50家企业为样本,对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情况、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并与美日等国家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情况、报告内容属性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当前中国上市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情况的调查分析及比较研究,一方面从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角度研究了当前中国社会责任实施的现状,另一方面揭示了中国目前企业社会责任实施与国外的差异及原因,对于把握中国当前企业社会责任现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出发,以旅游上市公司为例,建构了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顾客、供应商、政府以及社会公众在内的7维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并算出社会责任指数P,建立回归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越高,旅游上市公司越愿意履行社会责任,国有股比例越高,旅游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越差,高管持股比例的增加,有助于旅游上市公司履行其社会责任。合理的股权结构是旅游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其有助于公司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和员工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20世纪90年代,传统企业严重缺乏环境与责任意识,一心追求利润最大化,到了21世纪,涌现了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热潮传遍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是企业应该遵守并积极推动的事项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发现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没有得到相应的支持,存在许多的问题,本文结合行业标杆企业的披露经验,提出统一标准、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内容以及增强对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审计与监督等解决社会责任报告披露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已成为一种趋势。但目前我国存在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比例较低、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和形式与国际标准有较大差异等问题。应通过转变上市公司观念、不断完善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内容、实现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要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提高社会责任报告审计以增强社会责任报告的可信度等措施来提高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承担社会责任的相关问题也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对于企业来说,其在自身进行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履行社会责任,只有如此才能够保证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对社会责任进行承担还能够对公众利益进行维护。如今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中必须要尽到的义务之一,其也是对企业财务信用进行加强的关键途径。如何能够让企业对社会责任进行积极、主动的承担,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这一问题具备进行细致研究、分析的必要。据此,本文研究了基于社会责任的上市公司财务信用风险评价问题,希望能够对现实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当今社会各类社会责任缺失、企业信任危机频繁发生,企业与社会各界逐渐重视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上市企业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追求更高的企业价值,响应国家号召,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披露信息存在缺失,披露质量不达标,经过调查并探讨了国内上市企业在社会责任披露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一些参考性的解决办法,希望可以帮助上市企业在这一方面有所改善和提高,尽可能提高披露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两个维度出发,结合特定制度及相关因素,厘清企业社会责任的演进机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在相应条件具备时,围绕情境化、概念化、规范化以及定型化四个阶段循环演进,从而形成企业社会责任的动态发展模式。明晰企业社会责任动态演进机制,把握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演生特质,为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路径参照。  相似文献   

12.
需从企业、政府和社会三个方面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机制,包括以政府和社会为主导的企业社会责任需求机制、监督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以及以企业为主导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公司因其自身强烈的利益驱动性,往往导致对社会责任的漠视。在研究公司缺失社会责任的表现及其成因的前提下,提出了通过完善社会责任立法、加强政府监管、公司自觉践行以及提高社会监督4个方面来完善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企业社会责任是均衡利益的要求,是权益保护原则和平等交易规则从微观向宏观扩展的结果.因此,必须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他律与自律.与此同时,由于企业社会责任与政府社会责任具有关联性,政府社会责任重于企业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5.
伴随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企业特征因素会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在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实证研究数目相对较少的背景下,本文首先基于文献研究基础上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维度进行了界定并设计相关问卷,收集整理相关数据,然后实证分析了企业规模、企业性质、企业所处地区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规模、企业性质两个因素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影响并不显著;企业所处地区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产生显著性影响,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股东责任实践与环境责任实践.最后,本文在实证研究结论基础上对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提出三方面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企业社会责任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与结构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有争议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梳理与厘清,并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应遵循的若干原则。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研究及相关理论设计发现,战略企业社会责任的共享价值创造的表现即为企业及利益相关者带来的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及环境绩效;共享价值创造的机理即通过利益相关者的认同和回应,提供给企业相应的资源性投入而由此带来内外部环境的改善,最终提升企业的经济和社会绩效;共享价值创造的路径即价值链创新及竞争环境优化,分别从企业内部和外部推动企业同社会价值的共同实现。  相似文献   

18.
公司社会责任的觉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公司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这意味着公司的社会责任在我国真正从道德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成为公司的法定义务和责任.公司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也就相应的转化成为了一个守法和执法的问题.然而,什么是公司的社会责任,如何承担,法律后果如何,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法律的价值和功能是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得到实现的,只有从法律层面上来构建公司的社会责任并使它在社会生活中被转化为现实,才能实现公司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认为,中国企业高度认同企业应有社会责任,并以多种形式承担社会责任,也开始注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但同时,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存在着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把承担社会责任看作是公关手段,甚至等同于慈善捐赠,社会责任实践的动力具有明显的政府驱动特征等问题。因此,文章提出了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加强企业商业道德建设,正确处理企业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的关系等改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企业社会责任构成了对传统公司法基本理念,即企业是为其股东利益而存在的营利性组织的挑战.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应该兼顾社会效益,承担社会责任是现代企业不可回避的义务.新<公司法>不仅将强化公司社会责任理念列入总则条款,而且在分则中设计了一套充分强化公司社会责任的具体制度.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活动可以有助于公司适当提升守法成本,减少不经济活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