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石首河段近100a来河道观测的实测资料进行了河床演变分析,找出了该河段的近期变化特点及其与上下游河势的关系,对河道今后的发展变化进行了预估。对三峡建坝后的石首河道演变趋势亦作了预估。  相似文献   

2.
长江界牌河段近期河床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北平 《人民长江》2005,36(11):20-22
界牌河段位于长江中游,上起湖北省洪湖杨林山,下至赤壁市赤壁山,全长51.1 km.根据实测水文河道资料,分析了界牌河段的近期演变情况.结合界牌河段的边界条件及河型,来水来沙情况,通过对河段中南门洲和新洲分汉段的演变分析,得出结论:本河段岸线基本稳定,但洲滩上提下移变化明显,南门洲主、支汊交替易位频繁,近期河床以冲刷为主,但冲刷量不大.  相似文献   

3.
长江中游周天河段河床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姚仕明  黄莉  洪建 《人民长江》2006,37(7):37-38
周天河段为顺直微弯放宽型河段,洲滩变化十分复杂,历史上曾因严重碍航而被称为"瓶子口" 河段,是长江中游重点碍航浅滩河段之一,因其位于上下荆江的交接段,荆江大堤距其较近,防洪形势较为险要.根据历年的水文及地形资料分析表明,该河段多年来河道外形相对稳定,但深泓线及边滩变化复杂,深泓线年际间摆幅较大,过渡段随来水来沙与两岸边滩的消长经常发生上提与下移,直至20世纪90年代以后,本河段的深泓摆动及边滩消长幅度才相对较小,现有洲滩格局有利于荆江大堤的防洪安全与航道稳定.  相似文献   

4.
冷魁 《泥沙研究》1993,(3):109-116
长江中游城螺河段河道顺直分汊,其演变受江湖关系影响较大。河床演变分析表明:自五十年代以来,本河段河势稳定,河道横断面形态杨林山以上为左侧淤积、右侧无明显变化。多年来南阳洲未见有累积性的淤积或冲刷。仙峰洲则因河道左淤右冲而并于左岸成为边滩。江湖关系调整及来水来沙条件的改变使本河段枯水河槽出现了一定的淤积。受城陵矶、白螺矶 ̄道人矶、杨林山 ̄龙头山等节点的控制,南阳洲以上段深泓摆动很小,主流一直靠右岸沿  相似文献   

5.
米秀玲  杨彬 《人民长江》2014,45(11):29-32
为了准确把握长江鄂赣边界重点河段采砂活动对附近区域的影响,利用汉口站长系列的水文泥沙数据、武穴站的水位以及2006~2013年8个测次的实测地形,分析了该河段近年来的河势变化及采砂区范围内的河床冲淤变化。结果表明,该河段河势总体较为稳定,采砂区内河床呈现冲淤交替的变化特性,河床变化受深泓摆动影响明显。建议密切监测该河段尤其是采砂区附近河床的演变趋势,以保证河势稳定与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6.
根据1991~2005年长江界牌河段南门洲的实测资料和以往分析成果,概述了界牌河段南门洲汊道的基本情况和冲淤特性;针对长江中游界牌河段的河床演变特性,并结合界牌河段南门洲汊道的平面二维水沙数值和实测断面资料,计算了南门洲汊道及出口河槽断面的演变过程和泥沙淤积量,分析和总结了长江界牌河段实施整治工程以后,南门洲汊道及出口河段的河床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河床演变中最核心,最活跃的因素,即主流线的变化出发,对长江芜裕河段的河床演变进行较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又对未来的演变趋势作了分析与预测,目的为芜裕河段的河道整治工程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冯兵  郑亚慧 《人民长江》1995,26(1):31-36
根据调查资料及实测水文河道资料,分析了河道历史演变及近代演变,结合九江河段的边界条件及河型,通过对河床平面、深泓线、横断面、深槽及洲滩变化的分析,得出了结论:由于加强了人工护岸工程,几十年来河势变化不大,河道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对九江市的防洪、航运、港口、码头、工农业、民用取水都非常有利。并指出九江河段河床演变不仅受上游河势影响,还受鄱阳湖水沙影响。为确保永安大堤的安全,需加强堤防的抗洪能力。  相似文献   

9.
根据实测水文河道资料,分析了武汉河段的历史演变及近期演变,结合武汉河段的边界条件及河型,通过对隧址河段的演变分析以及隧址断面附近的一维数模计算,得出结论:20世纪50年代以来,武汉河段河势发生较大的变化,天兴洲南兴北衰,主支汊易位,但目前这种变化趋势已趋于缓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相似文献   

10.
依据长江扬中河段的水文泥沙及地形资料,分析了扬中河段天星洲水域的等高线、深弘线、断面地形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天星洲左汊1992~2009年基本呈冲刷态势,但2003~2009年变化较小,左汊自1992~2009年同时还伴有窄深化的趋势;右汊1992~2009年先后发生泥沙冲淤。河道两汊的平均水深1992~2009年呈现增大趋势,该结果可为河段的河道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统计分析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前后汉口和仙桃水文站近期水沙变化特性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长江中游武汉河段近期河道演变特性。研究成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汉口站多年平均流量和径流量略有降低,蓄水后汉口站输沙量出现大幅度减小。1968年丹江口水库蓄水运用后,仙桃站水位年最大变幅明显减小,下泄沙量明显减少,含沙量减小;三峡水库建成后,近几年汉口站含沙量减小明显,2011~2016年武汉河段河床冲刷明显。武汉河段内多年来除局部滩槽冲刷变幅较大外,滩槽平面位置和形态总体而言相对较为稳定,预计武汉河段整体河势不会发生重大变化。从工程安全和防洪方面考虑,建议对武汉河段特别是工程密集局部区域,进行水下地形监测和跟踪分析研究工作。该成果可为武汉河段未来治理方案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中游咸宁河段,上承荆江、洞庭湖水系及陆水河来水,下游受汉江洪水的顶托,其地理位置的重要及形势之险恶,不亚于著名的荆江。经河床演变分析,认为总体河势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局部地段将有所调整,近岸河床将发生冲刷、岸线崩退;未护岸地段可能发生崩岸;主流逼岩的已护岸工程地段可能发生吊坎、滑坡现象。建议应加紧进行险工段工程措施,妥善解决堤防的隐患。  相似文献   

13.
淮河超河段位于凤台县城东北约2km,凤台淮河公路大桥下游约1.7km,淮河主航道超河段全长2.42km,文章对多次实测资料和水文地质等资料作了初步分析,认为该段河道深泓水流动力轴线不稳定,深槽继续向上,下游延伸,向右岸发展等河床演变特点及深槽冲淤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4.
长江九江河段河床演变与崩岸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河岸由于水流的侵蚀可引起崩岸,而防止崩岸的主要方法是护坡。崩岸的治理应该首先明确侵蚀的部位和机制。本文从机理上对崩岸进行了分析,把崩岸分为四种形式;窝崩,溜崩,条崩和洗崩。对九江江新洲河段河床演变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认为江新洲洲头左缘等处受水流顶冲,岸线崩塌。建议尽快对河段冲刷较大的部位,岸线进行护岸加固。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下游铜官山河段沙洲、边滩虽多,但除了成德洲汊道外,其它对航道影响很小.河床演变分析表明:上段成德洲顺直分汊河道高水位时,主流位于左岸左汊,低水位时位于右岸右汊.分沙比左汊大于分流比,右汊分流比大于分沙比,左汊演变胜于右汊.中下段的汀家洲至太阳洲鹅头型分汊河道受上游成德洲影响,主流顶冲安定街形成崩坍,其程度自上而下递增,崩坍部位逐渐下移,太阳洲头日益弯曲.目前,刘家渡以上护岸段渐趋稳定,下游江岸则处于坐弯形势,主流紧靠左岸,整个大江向左移动.汀家洲尾至荻港镇段河道则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涪陵河段河床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综合了国内几家研究单位的模型试验研究成果,预报了在三峡蓄水运行后涪陵河段的泥沙淤积与河床演变情况,并对城区移民迁建防护大堤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按试验优化比选后所提出的布置方案修建防护工程后,对该河段行洪能力影响较小,可彻底改变涪陵城区长江沿岸的大量边滩淤积的状态,使整个长江防护堤沿岸的水陆域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游陆溪口-嘉鱼河段河床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明娜  金琨 《四川水力发电》2004,23(1):81-83,87
长江中游陆溪口-嘉鱼河段全长约53.5km。通过对这一河段的河床演变分析.认为其总体河势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局部地段将有所调整.近岸河床将发生冲刷、岸线崩退;未护岸地段可能发生崩岸;主泓逼岸的已护岸工程地段可能发生吊坎、滑坡等现象。建议加紧进行险工段工程加固措施.妥善解决重要堤防隐蔽工程的隐患。  相似文献   

18.
武桥水道位于武汉市主城区,汉阳边滩在枯季的碍航现象在武桥水道内频频发生,与汉阳边滩的演变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对实测数据的整合分析,结合来水来沙条件特征,初步预测了河床演变及航道条件趋势。结果表明,汉阳边滩遵循汛期淤积,中水冲刷下移,枯季冲淤变化不大的演变规律。在一定年份内,武桥水道内各州滩槽将维持其演变规律,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这使得武桥水道的碍航问题在一定时间内将一直存在。  相似文献   

19.
根据多年实测资料对戴家洲河段近期河床演变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洲头滩地形态不良、直水道分流比减小、直水道变直变宽等是本水道易于出浅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戴家洲河段为长江重点碍航浅滩河段,列入<长江干线航道发展规划>[1]重点治理对象和交通部<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计划>中.本文在研究该河段自然条件的基础上,主要分析研究该河段(巴河水道、戴家洲水道)演变特点、演变影响因素、演变趋势、碍航特性,为本河段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