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不久,威海市结束了对5270人开展的以转变就业观念和政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再就业培训。为提高培训效果,严肃考核纪律,威海市对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规定,凡不认真组织再就业培训的,劳动部门不予审批基本生活保障基金。下岗职工参加学习时,迟到、早退2次或请假2课时,扣发部分生活费;迟到、早退3次或请假3次,取消当月生活费;旷课2次,视为自动放弃基本生活保障待遇。通过培训,一方面有效地转变了下岗职工的就业观念,另一方面使部分下岗职工隐性就业显性化。培训结束后,有2700多名下岗职工直接转岗再就业。为帮助失业、下岗职工提高再就业能力,威海市劳动就业办以抓好下岗职工的转业转岗培训为着眼点,调动和发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市技工学校、劳动培训中心以及行业、企业和社会办学力量的积极性,采取得力措施有计划开展再就业培训。他们通过对全市5530名下岗职  相似文献   

2.
下岗职工自谋职业或到乡镇、村办和个体私营企业就业的,人事档案、劳动保险、户粮关系、组织关系无处挂靠怎么办?莱州市推出再就业"劳动代理"服务,为下岗职工解除了这一后顾之忧。目前,该市已有1300多名下岗职工办理了再就业"劳动代理"手续,安安心心地走上了自谋职业的道路。近年来,莱州市在大力推进再就业工程、多渠道安置下岗职工的同时,注重加强对下岗职工的就业观念和择业意识教育,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下岗职工不等不靠,依靠自已的力量实现再就业。在政府的引导和鼓励下,越来越多的下岗职工走上了自谋职业或到市属以下经济组织就业的道路。然而,自谋职业虽然解决了"饭碗"问题,但由于人事档案、劳动保险以及户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特别是个体、私营、外资经济的发展,劳新者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愈来愈多,劳动关系亟待规范,本文拟对当前劳动关系中较突出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一、"隐性就业"导致了劳动关系管理混乱隐性就业,是指企业职工在没有与原工作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情况下而在社会上已找到一份工作,从事有收入的劳动。其主要表现形式:(1)已在其他单位工作,但没有与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2)已领取个体工商户或企业法人执照,从事经营活动;(3)从事不固定的工作,经常变换工作单位、岗位或职业,或没有领取营业执照,从事临时性的经营活动。产生隐性就业的原因很多:一是社会保险覆盖面比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章丘市先后在32家企业破产,4273名职工失业;在优化组合、竞争上岗中先后有4000多名职工下岗。能否解决好失业人员再就业和下岗职工的分流安置工作,是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保持经济快速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章丘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本着"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不断加大再就业工作的力度,采取综合措施,使3066名失业职工得到安置,3200多名下岗职工重新上岗,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到76%。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登记失业人员与企业下岗职工中,存在着这样一个群体,他(她)们名为失业人员或下岗职工,实际上正在从事各种正规或非正规的有收入的劳动。这部分人实质上实现了再就业,但在统计和法律关系上只反映为“下岗待工”。劳动、就业部门把这种情况称之为隐性就业现象。  相似文献   

6.
潮阳市劳动部门根据上级的部署,结合潮阳实际,深入调研,采取措施,积极稳妥开展理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1993年以来,先后有酒厂、凉果厂、布一厂、锻压厂、通用厂等5家企业进行了体制改革,通过资产兼并、减员增效、部分产权转让等形式,有1472名下岗职工与所在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按规定一次性发给经济补偿金1617万元,使企业减轻包袱,轻装上阵,让下岗职工走上社会,自找门路,重新就业。  相似文献   

7.
当前,下岗职工与企业能否有效地解除合同,终止劳动关系,顺利"出中心",进市场,是制约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劳动关系对职工来说,是他们与企业之间的全部利益所在。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关系,意味着他们从企业获得的全部利益的终止。这就自然加大了下岗职工终止劳动关系的难度。因此,我们要确保国企改革目标的实现,不仅要积极主动地处理好下岗职工的劳动关系;同时又必须讲究策略,合情合理,确保社会稳定。一、下岗职工的现状及其心态下岗职工现象是伴随着国企改革逐步深入而突显出来的。以枣庄市为例,到1997年底全市共结存下岗职工1.6万人,他们的生活遇到了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枣庄市于1998年建立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企业普遍建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下岗职工在中心的时间最长为三年。应该说,这是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市场就业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过渡性措施,对于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有效地缓解了企业改革过程中的冗员压力。但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负面效应,使得下岗职工劳动关  相似文献   

8.
为减轻政府的就业压力和财政与社会负担,昌乐县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促使下岗职工的隐性就业显性化。他们的做法是:一是规范程序,严把进中心关。凡企业安排职工下岗进中心享受基本生活保障,下岗职工必须提交个人申请,并经本企业职代会讨论、职工民主评议、再就业服务机构审核后方可进中心,然后参加由再就业服务机构组织的再就业培训,最后将按上述程序确定的人员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在取得公众的认可后,方可领取基本生活保障金,从一定程度上把严了下岗职工进中心的关口。到目前为止,全县累计出现的4417名下岗职工中,有2385人因从事某种经济活动有固定收入而未进中心享受基本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9.
自1998年7月份开始,山东国有和县以上集体企业下岗职工进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至今已近三年。下岗职工在中心三年期满,由中心保障基本生活向失业保险并轨,如何妥善处理好下岗职工与企业的劳动关系是劳动保障部门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最近,笔者对经济欠发达的菏泽市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经研究分析认为,在经济欠发达、就业岗位少、企业普遍困难、下岗职工就业观念陈旧的地区,在推动下岗与失业并轨工作中,应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大前提,劳动关系的处理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依法有情,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做到不搞一刀切,不出问题,不留隐患,积极稳妥地实现平稳过渡。一、基本情况菏泽全市有国有和县以上集体职工23万人。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从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紧紧抓住“关系怎么断”这一关键问题,采取相对应措施,加大理顺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力度,取得明显成效。2000年全省进中心100704名下岗职工,已出中心79927人,其中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有70269人,占出中心人数的88%,使“保生活、促就业和建机制”三项工作相互促进,加快了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1998]10号)有关精神,积极主动地开展就业服务,完成中央提出的再就业工作目标,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围绕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明确工作目标。各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把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指导所属就业服务机构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有效的服务。对进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在今年年底前,要至少进行一次职业指导,提供三次就业信息或职业介绍。要对每个参加技能培训的下岗职工提供一次免费(或  相似文献   

12.
日照开发区多渠道多方式创造就业岗位,拓展就业空间,使绝大多数下岗职工随下岗随就业,或未下岗先转岗,切实把再就业工作做在下岗前。到2000年10月底,该区已有930名下岗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占全区下岗职工总数的90%,同时还吸引安置了区外10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前几年,该区先后创办了20多家区属企业,但随着改革的深化,有1/3的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企业职工也随之下岗,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面对这种情况,该区以韩国工业园和外来人才创业园开发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新项目引进和建设,扩大就业载  相似文献   

13.
1997年3月,一纸任命书将申秀珍这位43岁的女干部从烟台市委组织部调任烟台市劳动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她便把自己满腔的热情倾注给了全市下岗职工。不能愧对工人老大哥上任伊始,摆在申秀珍面前的一组数字使她夜不能寐:全市6万多名困难企业职工需要解困和保障基本生活,有5万多名下岗职工需要分流安置,还有9000多名失业职工需要重新就业。她第一次感到了巨大的工作压力。申秀珍当过工人,当过企业干部,深知工人没活干、没收入的痛楚。尽管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是为了企业和职  相似文献   

14.
目前,劳动保障制度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和发展的紧迫性、复杂性是前所未有的,从事劳动保障工作的同志应抓住机遇,做好劳动保障工作。一、劳动保障工作在探索中前进。近几年来,济南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在大力推动再就业、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领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改革。1998年以来,劳动保障部门将"两个确保"作为第一位的工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确保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确保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基本解决了市属"三三制"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分流安置的问题。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果。1995年以来,每年  相似文献   

15.
1998年,威海市的再就业服务中心多达400多个,"中心"内的下岗职工有17300多人。通过该市各级劳动保障、工商、税务等部门的齐抓共管与不懈努力,该市下岗职工人员过多的问题迅速得以解决,到目前,威海市所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内的下岗职工仅有550人,是高峰期间的3%,占在职职工的0.2%。去年初,威海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下岗职工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过渡,到今年8月完成并轨工作。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主要得益于失业保险支撑能力的不断增强和失业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6.
为做好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各级劳动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有关企业(下岗职工30人以上或达职工总数10%)均建立了再就业服务机构,对下岗职工进行托管,为其办理《待岗证》,开展转业转岗培训,发放基本生活费,推荐就业,组织劳务输出,交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等。按规定下岗职工必须先签订托管协议才能享受各种照顾。许多下岗职工认为能领到生活保障金是好事,但在签订托管协议时却等待观望,影响了工作的进展。通过调查,笔者了解到下岗职工怕签订协议托管期满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对此存在三方面顾虑:一是怕签订托管协议后托管期满仍然没有实现再就业,怕单位福利性补贴被剥夺。如住房被收回,就医、孩子就学等也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龙湖区切实做好理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工作。截止3月底,全区已有19家国有企业79名职工解除了劳动关系。龙湖区区直企业原有68家,在编职工6407人。至目前已改制企业8家,在编职工793人;实际未改制企业60家,在编职工5614人,其中现有非在岗职工3171人。理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劳动关系任务十分艰巨。为做好理顺工作。龙  相似文献   

18.
截至今年6月10日,长清县780名进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长清县劳动保障部门急企业所难,想职工所盼,加强"中心"规范化建设。首先帮助71个有下岗职工的国有、集体企业和14个企业主管部门在1998年9月底全部建立了"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中心"成立伊始企业和下岗职工对上级文件不甚理解,认为进"中心"企业能减负,下岗职工生活有保障,一时有3000余名下岗职工纷纷写申请要求进"中心"。为此他们举办了三期学习班,使下岗职工明确了进"中心"的政策和条件,大多数有职业、有经济收  相似文献   

19.
章丘市采取多种措施解决城镇就业问题,到1998年全市城镇就业人员已近6万人,与改革开放前的2.21万人相比,增长170%。特别是近五年来,在就业岗位没有大的增加,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采取强化职业介绍、发展劳服企业、鼓励自谋职业等措施,先后安置12300名城镇劳动力就业,城镇失业率始终控制在国家规定的3.5%以内。下岗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再就业率达到70.1%,超过了全国50%、全省60%的目标,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同时筹集资金3750万元,保障了近5800名失业人员、3500多名下岗职工、12000多名特困企业职工的基本生活,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牵扯每个下岗职工的切身利益,而且还关联着社会稳定的大局。目前,烟台市还有5800多名市县属下岗职工仍然滞留在再就业服务中心,这些职工相对集中在全市若干个行业和企业。要在如此多的行业企业中协凋运作,并要实现其出站上岗或是进入失业保障体系的并轨目标,工作有相当大的难度。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保障能力还不够强的情况下,这么多下岗职工出中心需要较多的资金做支撑。1998年7月以来,烟台市已经为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支出了1.2亿元。但是,难度再大,并轨工作也必须加速推进。而仅靠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甚至一个部门远远不够,必须合力攻坚。在合力推进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及并轨工作的"大合唱"上,烟台市已经建立起"五位一体"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