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前,金融科技正在加速改变银行的金融生态和应用模式,拓宽了其提供金融服务的渠道和方式。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聚焦金融科技的研究与落地,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契机,通过对新金融理念和模式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以金融科技为媒,强化新技术应用,不断推进金融科技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本文主要介绍了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在服务科创企业、提高普惠金融可得性、服务实体经济及探索百姓安居之道方面的创新举措,展现了其以金融科技手段创新产品、服务民生所需,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速方面的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2.
自2019年末北京市开启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以来,共计二十余市加入试点队伍。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新晋湾区,湾区内广州和深圳两市的试点情况备受瞩目。然而,相较于域内外常态化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无论在机制设计抑或运行上,广深两市在试点中均面临现实困境。借鉴域内外经验,并结合湾区的特殊性,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监管工作可以从创新理念、确立原则等方面划定柔性监管边界,从建立规则、出台配套协调机制等方面厘清刚性监管底线、建立创新监管保障,纾解目前试点困境。  相似文献   

3.
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水平都处于全国前列,是我国经济增长活力较强的地区之一。文章采用2011—2020年的数据,以熵值法分别确定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金融与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得分,并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科技金融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增长质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科技金融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正向作用,文章提出政府应全面促进科技金融供给能力的发展、企业应加大创新投入力度、金融机构应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黄影秋 《河北金融》2021,(5):9-14,36
金融与技术作为湾区建设与发展的核心资源,对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结构的优化与技术创新有着重要的引导及促进作用.基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创新体系的作用机理,以湾区空间范围内的广州、深圳等9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空间计量模型,以验证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创新的空间效应及其所带来的积极作用;经验证,直接融资模式下的金融市场集聚程度...  相似文献   

5.
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这为天津金融改革创新带来了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该文介绍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天津金融业带来的难得的发展机遇,滨海新区金融创新的目标、原则及重点内容,以及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在这一过程中应发挥的金融服务、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6.
创新科技金融模式,对嘉兴建设创新型城市和G60科创走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拟分析嘉兴现有科技金融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借鉴国内外相近城市发展科技金融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嘉兴科技金融模式创新方向、路径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科技创新需要金融支持,也会促进金融的发展,将科技创新与金融投资相结合,可以使科学技术与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进而促进各自发展,这对我国经济实力及综合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构建科技创新与金融投资合作共赢的机制,需要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风险担保体系,全面发展科技型企业的股权和债权融资市场。  相似文献   

8.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2003—2018年相关数据,在采用引力模型测算得到各城市金融合作度指数的基础上,运用多种空间计量模型检验金融合作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和区域创新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金融合作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水平的提高,存在较强的空间效应.空间杜宾模型(SDM)显示本地金融合作每提升1个百分点能够显著提升本地创新产出0.716个百分点,但是本地金融合作水平提升对外地创新的作用效果却不显著.进一步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合作主要通过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对区域创新水平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新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科技创新主要通过三种路径与金融实现结合,即市场路径、银行路径和社会关系路径。这三种模式与科技创新企业实现金融结合时,应以某一渠道为主导,其他模式协同发展。我国在社会转型阶段,应根据国内和国际的现实情况,发展我国的科技金融模式:如发挥政府在经济中的指导和规划作用,弥补市场的缺陷;积极发展我国资本市场,鼓励有竞争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通过特殊的融资主体为科技企业提供阶段性融资服务;向所有者或经理们的社会关系网寻找资金等等,以此来构建我国科技型创新企业解决资金和路径的动态开放系统。  相似文献   

10.
2001年,人民银行的科技工作在党委和行领导的直接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人民银行金融服务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中央银行工作效率和现代化水平"的精神。经广大科技人员和业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在支付清算系统、银行卡联网通用、会议电视系统、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内联网建设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数字化发展浪潮下,大数据被视为我国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性因素。“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将大数据视作战略资源,吹响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的号角。习近平同志也指出,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助力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由此可见,国家大数据战略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金融科研能力和水平 (一)全面认识危机后的全球经济金融发展新格局及趋势 近年来,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世界经济金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实力相对下降.使得二者之间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生就是全球宏观经济失衡的表现。目前.在世界各国共同努力下.  相似文献   

13.
<正> 200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交通银行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迈出重要步伐的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根据总行年初工作会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2003年交通银行南昌分行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各项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总行关于2003年工作  相似文献   

14.
流年似水.岁月如歌。挥别2019年,迎来充满希望的2020年。站在新一年的起点,我们谨代表交通银行高管层、《新金融》编委会,向长期关心支持交行改革发展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向恪尽职守的交行广大干部员工.向《新金融》期刊的作者.读者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新年问候!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相似文献   

15.
<正> 党的十六大,举国关注、举世瞩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是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以下简称我行)各级党组织的一件头等大事。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脚点就是要我们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贯彻到工作的各个方面,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总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树立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和稳定意识,真抓实干,推进我行发展、改革、管理各个方面,都迈上新的台阶,实现我行与总行母体一起三年整体上市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6.
古语有云:郡县治,天下安。在我国,县域经济是最具中国特色、历史最悠久的区域经济,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组成成份,更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我国90%的国土面积、70%的人口都属县域的管辖范畴;县域GDP占全国GDP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17.
2000年是我行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全行自觉服从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顺应国际国内的有利形势,坚持以发展为主题,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加快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业务创新的步伐,各项业务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8.
张坤 《银行家》2015,(2):57-60
2014年,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进入迅速调整期。2015年伊始,中国经济走向何方?未来,中国经济要找到持续增长的原始动力,关键在创新,而创新路又在哪里?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与改革开放密切相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一直走在经济发展和创新改革的前沿。当前,中国经济面临新形势、新问题,探讨深圳经济发展和创新问题意义重大,同时,深圳毗邻拥有先进制度的香港,研讨深港两地经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一年多来,在完成行业自律性管理和积极作好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清理整顿工作的同时,以创新为动力,坚持四个围绕,抓住四个创新,努力开创陕西省注册会计师行业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下,资源要素的跨国界、跨区域流动和重新配置,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产业升级与开放经济的共同结果。据农业银行部分股权董事带队的课题组于2010年底在江苏省淮安、泰州、盐城地区的调研,农行苏北地区分支行以满足转移企业金融需求为突破口,在抓住产业转移机遇、全力服务产业转移项目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