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观2014年中国外交,“合作共赢”是核心。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先后出访17次,足迹遍及五大洲50多国,会见外国元首和政府前脑近500人次,在世界上刮起强劲的“中国风”。盘点2014重庆对外交往,既有效配合中央总体外交,又服务全市开放发展。 相似文献
3.
4.
从"1小时到成都"到"朝发重庆夕至北京"再到"12天到欧洲"。重庆的"大通道"建设,改变的不仅仅是运程时间,更是重庆人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1小时到成都,2小时到贵阳,3小时到昆明……朝发重庆,夕至首都;午发重庆,晚至香港;重庆到欧洲,比上海还快20多天……重庆,正进入到"速度经济"时代,"大通道"的建设让昔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闭塞窘境全面改观,重庆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而这也在改变着重庆人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12月11日向2021年大湾区科学论坛致贺信中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要围绕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定位,努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建设科技创新高地,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是两项相辅相成的目标.实现这两项目标,要用大系统的思维去规划和实施,在大湾区构建和形成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产业...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正>近几年来,我想得较多的是开放问题,是怎样提高对外开放度的问题,怎样让中国经济进入世界大家庭的问题。象中国这样的大国,80年代以来已经出现了持续的经济高增长格局,又拥有一个广大的国内市场,至少要有两个大城市成为国际经济中心,把触角直接伸进国际市场。这就是上海和1997的香港。因此,我常常想到以香港为经济中心,构建一个包括港、澳、深、珠的“大香港”开放经济圈问题;也想到以上海为经济中心,构建一个包括长江三角洲13个开放城市的“大上海”开放经济圈问题。 据我看来,既然“上海确定了走向新世纪的战略目标,准备用20年左右的时间,把上海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就不宜选择单向开放的外向型开放战略。而且从90年代起,迎接亚太世纪的新时代,开创中国21世纪开放新格局的使命,已经历史地落在上海的肩上,上海更应抛弃单向开放的外向型开放战略,选择双向开放的开放型开放战略,实行以大开放带动大发展,以“大上海”开放经济圈取代上海都市圈的开放战略思路。 上海实行内外双向开放的战略,发挥“两张扇面”的双向辐射功能,要扩展双向辐射的半径: 一张扇面向外辐射,辐射东南亚、日、美、欧乃至全世界,同时接受世界的经济辐射,上海将成为国际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11.
12.
改革开放30年,就是一部跌宕起伏的思想解放史歌,如今重庆奏响了新的乐章。睁大眼睛看中国、看世界,触动着年轻直辖市的神经,迸发出强烈的发展热情,潜在生产力正以鼓舞人心的态势转化为现实。 相似文献
13.
14.
15.
新时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重庆外事侨务港澳工作更好地落实十八大精神,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决策部署。做好重庆市委市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提供了核心引领,已成为重庆外事侨务港澳工作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和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6.
17.
上海人相当聪明、能干,做事总是雄心勃勃。现在,上海人一心想赶上香港,希望也能变成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在这里,我想忠告上海人,千万不要心急,步子不能迈得太快,尤其不要急于把人民币拿到国际上去自由兑换,不是不可以,而是要到自己已有十足把握的时候才考虑。金融是经济的核心,是命脉。当今世界,枪来炮去的战争已经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月2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重庆外事暨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对加强和改进外事、外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战略思维、全局观念和世界眼光,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做好外事和对外开放工作,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