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卡工程》2004,8(7):70-70
生物识别技术和生物识别系统 生物识别技术(Biometric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是利用人体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生物特征是惟一的(与他人不同),可以测量或可自动识别和验证的生理特性或行为方式,分为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2.
刘希清 《金卡工程》2005,9(12):67-70
一、国内外生物特征识别技市的发展概况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早年运用于法庭科学的司法鉴定,多是对静态图像(指纹图像、脸形图像)的事后采集和识别;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和本世纪初,特别是9·11恐怖事件之后,由于国际反恐斗争的需要,对静态、动态图像的事前事后采集和实时鉴别,已成为防范安全风险的主要技术手段。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发展概况 美国是代表国际上生物特征识别先进技术的主要国家。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的标准化工作已开始启动,当时  相似文献   

3.
1.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分类 所谓生物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脸像、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  相似文献   

4.
《金卡工程》2004,8(7):71-71
"尽管我国生物特征认证领域的指纹、虹膜、脸像识别技术己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但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中国生物特征认证技术在发展中却存在着产业规模小、产业趋同化等六个弱点."这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生物特征认证与测评中心主任谭铁牛在一个关于中国生物特征认证技术发展战略方面的论坛上指出的.  相似文献   

5.
生物特征可以看成是每个人随身携带的、与众不同的钥匙。它将人体固有的生理特征,比如指纹、声纹、指静脉、虹膜等,利用多种手段进行数字化,作为身份识别的重要凭证。伴随着互联技术的高速发展与硬件成本降低,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和覆盖面逐步扩大。在金融业,支付方式日趋多样化、便利化,便捷的客户体验已经成为核心竞争力,"人人不同、随身携带、相对稳定、迅速识别"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相似文献   

6.
1.引言 利用生物特征的主要手段就是生物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来进行身份鉴定的过程。由于生物特征本身与传统的密码等身份鉴别相比,具有很大的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应用。目前较常用来进行身份鉴别的生物特征有:面像、指纹、虹膜、声纹、步态、签名等。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生物识别技术 什么是生物识别技术?所谓生物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声、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脸像、红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 传统的身份鉴定方法包括身份标识物品(如钥匙、证件、ATM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识别技术在支付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突破,互联网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纷纷将生物识别技术嵌入业务链,融入业务场景。鉴于人体生物特征的稳定性、唯一性和不易复制性,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为金融支付提供了更安全、快捷的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分析了生物识别技术在支付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及优势,对以生物识别技术为核心载体的智慧支付体系的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为推动生物识别技术在支付领域应用、建设智慧型支付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行业     
《金卡工程》2007,11(7):5-8
首届国际生物识别技术高峰论坛八月举行首届国际生物识别技术高峰论坛将于8月22日举行,由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主办,邀请国内外专家、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技术服务商及用户代表针对性地系统讨论生物特征识别相关技术和行业发展趋势,为业界人士创造一次高层交流与合作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金卡工程》2004,8(7):70-70
生物识别技术(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是利用人体生物待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生物待征是唯一的(与他人不同),可以测量或可自动识别和验证的生理特性或行为方式,分为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一、指纹识别技术的发展现状 每个人都有指纹,指纹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生理特征,不同的人,指纹是不一样的.人的指纹具有终生不变的生物特征,因此,指纹常常被用来作为身份识别的一种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尽管我国生物特征认证领域的指纹、虹膜、脸像识别技术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但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中国生物特征认证技术在发展中却存在着产业规模小、产业趋同化等六个弱点。”这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生物特征认证与测评中心主任谭铁牛在一个关于中国生物特征认证技术发展战略方面的论坛上指出的。  相似文献   

13.
《金融电子化》2016,(4):58+6
基于生物识别技术所具有的唯一性、稳定性、防伪性、不可抵赖性,相对于传统身份鉴定方法更具安全、保密和方便性,目前在金融行业的应用逐步深入。据悉,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的答记者会上,有关负责人提出:"银行利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能否有效核验存款人身份信息、确保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于开立银  相似文献   

14.
《金卡工程》2004,8(7):71-71
“尽管我国生物特征认证领域的指纹、虹膜、脸像识别技术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但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中国生物特征认证技术在发展中却存在着产业规模小、产业趋同化等六个弱点。”这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生物特征认证与测评中心主任谭铁牛在一个关于中国生物特征认证技术发展战略方面的论坛上指出的。  相似文献   

15.
电子金融创新对金融机构的组织、人力资源、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电子金融创新的过程就是金融现代化的过程。生物特征识别中虹膜、指纹等识别技术在金融业不断得到应用,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生物识别对于电子金融创新起着推动作用。在目前我国金融业不断改革的形势下,生物识别不但有着技术变革意义,而且有着制度变革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发展,"互联网生态"使人们的生活行为产生巨大变化,为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可靠性、友好性提供各种可能。文章通过分析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结合商业银行的探索和实践,为未来商业银行通过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提升客户体验和服务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智能识别     
生物特征识别市场前景看好 相关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因密码或证件遗失而造成的损失巨大。在美国,随着密码被破解的概率越来越高,仅与自动取款机业务相关的诈骗案每年损失就不下3亿美元。有关专家预言,生物识别技术将成为未来几年IT业的重要革新。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面临着巨大的发展障碍,包括指纹识别在内的生物特征识别在中国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从应用角度看,指纹识别是一种取决于人口规模的技术。最令业内人士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是,由政府计划和主导的几个采纳指纹识别技术的大型项目已经启动或进入试点,包括暂住证、社会保险卡和二代身份证系统。相信随着这些系统的实施和应用,以指纹识别为代表的生物特征识别将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好的普及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白慧冬 《金卡工程》2007,11(6):37-42
随着现代识别技术的发展,识别技术中的一些具体的分枝技术逐渐成熟起来.有不少已经达到了可以投入应用的程度,当然这种应用目前大多数仍然是出于限定环境条件下的应用。本文介绍识别专业方向的一个子分枝——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及其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并加以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9.
自动识别     
《金卡工程》2004,8(8):21-22
我国“身份认证”权威机构揭牌 随着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身份认证产品与技术测评中心近日揭牌,我国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领域有了具有国家行政权威的测评机构。这一中心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生物特征认证中心相结合,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监管、评价体系。 据悉,在公安部、国务院信息办、中科院等部门的支持下,身份认证中心将在生物特征认证、IC卡认证、数字签名、数字印章、数字水印、视频视觉监控等认证技术领域开展测评工作,从而推动我国身份认证技术和产业进一步走上规范、快速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20.
《华南金融电脑》2008,16(7):I0001
日前从国家有关部门获悉,经过层层审批,浙江维尔科技有限公司改制为浙江维尔生物识别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生物识别领域第一家股份制公司,走出上市计划重要的一步!这也成为中国生物识别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所谓生物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手形、指纹、脸形、虹膜、视网膜、脉搏、耳廓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