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广东省劳动力人口空间分布及变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四普”和“五普”数据为依据 ,利用人口密度、人口再分布指数、区位商、Lorenz曲线、人口集中指数等指标和方法分析了广东省劳动力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动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 ,十年来 ,广东省劳动力人口的空间变动呈现三个基本特点 :市际差距进一步扩大 ;空间分布不稳定 ,变化幅度大 ;空间分布不均 ,集中化程度加剧。引起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外来人口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   

2.
以"四普"和"五普"数据为依据,利用人口密度、人口再分布指数、区位商、Lorenz曲线、人口集中指数等指标和方法分析了广东省劳动力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动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十年来,广东省劳动力人口的空间变动呈现三个基本特点:市际差距进一步扩大;空间分布不稳定,变化幅度大;空间分布不均,集中化程度加剧.引起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外来人口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认为人口“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①。人口发展就是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内容丰富的发展过程。随同工业化一起进行的人口转变,也是一个具有丰富的人口和经济社会内涵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把这种转变主要归纳为人口数量增长转变、人口年龄结构转变、人口空间分布转变、人口社会结构转变等“四项”转变。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转变。这四项转变和人口的三大变动(自然变动、机械变动、社会变动)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不可替代。每一项转变都是三大变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每一大变动,又都受四项转变的共同制约。人口的这四项…  相似文献   

4.
未来三十年我国及省际人口变动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人口的变动特点,并对未来三十年我国及省际人口的变动趋势作了预测,论述了我国未来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动特点。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我国人口的变动特点,并对未来三十年我国及省际人口的变动趋势作了预测,论述了我国未来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动特点.  相似文献   

6.
新疆喀什是我国维吾尔族人数最多,比例最高的民族聚居地区,维吾尔族占总人口90.6%.以喀什地区为例,全面分析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口发展新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建立模型对喀什地区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口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王庆 《市场论坛》2014,(5):29-30
文章利用近10年的人口数据,对重庆市人口空间变动情况分2003~2007年、2008~2012年两个时段进行了分析。表明,重庆市2003~2007年中心区人口增长速度大于近、远郊区,处于霍尔的城市演变模型第三个阶段,即相对集中阶段,2008~2012年中心区人口增长变慢,近郊区人口增长迅速,处于相对集中向相对分散的过渡阶段。进一步剖析了人口空间变动因素,并对重庆市人口空间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韩金蓉  郭艳青 《商》2014,(43):58-59
人口发展水平反映了人口总体的发展变化状况,其概念极其丰富,包括人口结构变动、数量变动、质量变动、以及人口未来发展趋势等等。人口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这里,文化教育水平反映的是人口素质情况,也是人口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人口的文化教育水平不仅仅影响着经济的发展,而且也能影响人口整体发展水平。通常情况下,一个地区的总体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与其文化教育水平呈正比关系,即文化教育水平越高,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  相似文献   

9.
人口分布具有强烈的地理性,但是相应的空间变动却常常被主流学派所忽视。将空间性思维加入到人口分布的研究当中,关注于不同群体人口分布的局部空间变动,并使用相应的空间性指标进行分析。对这些空间性指标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将其应用于上海市外来人口分布的实证研究中。上海市外来人口主要聚集在距离中心城区10-20公里范围内的近郊区,呈现出有规律性的环状分布。使用空间性的分析指标能够探测出城市社会空间分布的结构,并分析其动力演化机制,为构建和谐的城市社会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人口变动对教育发展影响的论文80余篇,内容涉及人口数量变动及其对教育的作用、人口迁移变动和分布对教育的作用、人口结构及其变动对教育的作用、人口预测与教育规划等.相关研究不乏确有见地之作,但也存在"成果数量不多,人口学界投入的研究精力十分有限;现象描述多,理论深化不够;单方面问题研究较多,综合性研究较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人口变动对教育发展影响的论文80余篇,内容涉及人口数量变动及其对教育的作用、人口迁移变动和分布对教育的作用、人口结构及其变动对教育的作用、人口预测与教育规划等.相关研究不乏确有见地之作,但也存在"成果数量不多,人口学界投入的研究精力十分有限;现象描述多,理论深化不够;单方面问题研究较多,综合性研究较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口分布具有强烈的地理性,但是相应的空间变动却常常被主流学派所忽视.将空间性思维加入到人口分布的研究当中,关注于不同群体人口分布的局部空间变动,并使用相应的空间性指标进行分析.对这些空间性指标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将其应用于上海市外来人口分布的实证研究中.上海市外来人口主要聚集在距离中心城区10-20公里范围内的近郊区,呈现出有规律性的环状分布.使用空间性的分析指标能够探测出城市社会空间分布的结构,并分析其动力演化机制,为构建和谐的城市社会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3.
提出城市适度人口规模不是一个静态的数值 ,而是动态的过程。不是一个先验的数值 ,而是系统决定的综合结果。建立了一个适度人口规模的概念性框架 ,即EFL模型 ,就是说合理和适度的人口规模是与之相联系的资源环境因素、功能和经济方式、空间区位状态共同决定的结果。生态系统的变动 ,综合决定了一定时期、一定标准下的城市人口适度规模 ,并决定了这一适度规模的变化趋势。基于这一思路 ,讨论了影响上海人口规模变动的积极因素和阻碍因素 ,从资源环境变化、城市功能变化和城市空间变化三个方面对上海适度人口规模的变动趋势作了基本判断 ,提出上海人口规模将出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根据动态适度人口规模的观点 ,对城市人口综合调控和城市管理的有关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巫锡炜  毕忠鹏 《人口与发展》2022,28(1):127-139,15
依托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结合以往历次人口普查数据,从人口规模增长变动、增速变化、地区分布等方面考察和分析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研究发现: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规模和占比持续增长,但增长趋势地区差异明显;少数民族人口增速减缓,各地区增速分化差异大;少数民族人口离散趋势不断增强,"大杂居"基本格局未变,西东中的梯度分布格局进一步强化;城镇化和人口流动是引起少数民族人口地区增长变动和分布格局变化的重要力量,城镇化水平和流动人口能见度更高的东部地区成为少数民族人口快速增长的重地。东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的动态变化过程,既是少数民族人口参与城市发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有力体现,也是各地区民族人口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发展的重要表征。未来应深度开发普查数据,加强少数民族人口研究,持续关注少数民族人口高质量发展,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财经界(学术)》2004,(11):56-57
人口变动趋势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最近的统计数据揭示了中国人口变动的重要趋势,其中一些动摇了关于中国人口状况的传统观点。这些趋势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构成挑战。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 1953年以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地域的分布变动情况 ,指出了少数民族人口地域扩散的趋势、方向与特征  相似文献   

17.
提出城市适度人口规模不是一个静态的数值,而是动态的过程.不是一个先验的数值,而是系统决定的综合结果.建立了一个适度人口规模的概念性框架,即EFL模型,就是说合理和适度的人口规模是与之相联系的资源环境因素、功能和经济方式、空间区位状态共同决定的结果.生态系统的变动,综合决定了一定时期、一定标准下的城市人口适度规模,并决定了这一适度规模的变化趋势.基于这一思路,讨论了影响上海人口规模变动的积极因素和阻碍因素,从资源环境变化、城市功能变化和城市空间变化三个方面对上海适度人口规模的变动趋势作了基本判断,提出上海人口规模将出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根据动态适度人口规模的观点,对城市人口综合调控和城市管理的有关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学龄人口的变动将对教育产生直接、重大的影响。教育的规划应基于人口规模的扩张或缩减。本文根据北京市人口调查数据分析北京市小学学龄人口的变动情况,并结合当前北京城市的最新发展状况及最新政策对小学学龄人口进行了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现居或原居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达斡尔、鄂温克和鄂伦春3个较少民族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分别从祖辈、父辈、晚辈三代居住地变化、收入来源、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就业变化、受教育程度6个方面,对其人口分布变动、经济生活演变进行分析,结果发现,3个少数民族的户籍城镇化率低于人口城镇化率,人口城镇化率高于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率;异地城镇化趋势增强;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逐辈提高。  相似文献   

20.
孙春波  余劲 《商业时代》2013,(1):122-123
近30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和结构上均发生了急剧变化。以此为背景,本文对各学者的研究观点进行充分梳理,分别从人口自然和机械变动导致住宅市场如何变化、人口红利对住宅市场的影响及程度等方面进行探讨。结论如下:人口数量变动对住宅价格影响不显著;人口空间变动对区域住宅市场冲击巨大;人口红利、年龄结构、家庭结构通过各种方式影响住宅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