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着眼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战略性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海西要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坚持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刘芳 《港口经济》2006,(2):50-51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今后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同时,国家也提出了建设好天津滨海新区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3.
鲍归 《港口经济》2007,(10):17-18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重要内容,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节能降耗,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以及建设创新型、节约型、生态型工业园区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废油再生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十一五”规划也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列为基本方略。全国上下形成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热潮。  相似文献   

5.
蒋莉 《发展》2006,(2):61-61
2005年3月12日举行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第一次提出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0月11日,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明确地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着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把环境保护摆上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位置.这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是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孙维跃 《辽宁经济》2007,(7):101-101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已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这给新时期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清洁生产是一种以"源头削减和污染预防"为主要特征的环境战略,是环境保护由被动反应变为主动控制的一种根本转变。推行清洁生产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明娟 《开放潮》2005,(11):63-6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作为国民经济的核算基础,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主要目标,强化会计核算,加强会计监督,降低各种消耗,降低成本,提高产出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加快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
2006年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规划为依据,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保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和市委"六大联动"战略,突出解决"出行难、住房难"矛盾,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全市建设系统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切实增强解决"出行难、住房难"矛盾的紧迫感,增强统筹城乡联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使命成.增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塘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塘沽区作为滨海新区的核心区,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逐步升级,经济增长进一步提速,结构调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塘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落实党中央重大战略决策,加快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传统的经济模式是“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其表现为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越大,最终丧失发展的基础和后劲。循环经济的模式是“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这种模式力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承载企业,如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必须思考研究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4.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要求,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叶显邦 《宁波通讯》2005,(12):40-4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我同“十一五”期间的重大任务之一,把“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作为一项突出的重点。宁波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对来说防治面源污染更为紧迫。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大力推进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积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有机统一。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相似文献   

16.
齐永刚 《发展》2006,(3):6-7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按照积极促进社会和谐要求做出的一项战略决策,为加快甘肃省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17.
《广西经济》2007,(9):8-11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当中,都指出切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两型”社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山南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是国家发展战略从非均衡发展战略向均衡发展的根本转变.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区党委六届七次全委会议精神,进一步了解西藏山南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我们组织进行了这次调研.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可以用20个字来描述,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短短的20个字,内涵深刻、外延宽广,包含了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新农村的"新"就体现在这里.  相似文献   

20.
“两型城市”建设与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这一任务的提出既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更需要全国上下方方面面的通力合作。南京作为东部地区的重要城市,理应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建设中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具有南京特色的发展道路。为表述简便我们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为"两型社会",相应地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简称为"两型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