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民间信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信用也称民间金融,是一种古老的信用形式.西方国家指国家信用之外的一切信用形式,包括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在我国,泛指非金融机构的自然人、企业及其他经济主体之间以货币资金为标的的价值让渡及本息还付.它是适应民间各经济主体之间为解决生产、经营、投资、生活等各方面的资金需求而应运而生的一种信用形式,相对于国家信用、银行信用,民间信用是一个非常广阔的无形市场,遍布广大的城市和农村,它以融资方式的灵活性、融资范围的广泛性、融资渠道的多样性,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银行信用在社会资金配置上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2.
当前银行信用弱化的成因及对策杨志强以银行信用为主,商业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民间信用并存的社会主义信用制度,促进了我国经济、金融业的发展。但由于宏观调控机制不完善,手段单一,这种多种信用并存的局面,引起了社会信用失控,特别是银行信用的主体被弱化,...  相似文献   

3.
适应我国现阶种段城乡存,多经济成分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需要,我国农村还存在着国家信用、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和私人信用等多种信用形式.但总的来说,农村借贷市场还没有真正地开放.究竟对农村借贷市场是否应该实行全面开放的政策,通过多渠道把农村资金融通、搞活,从而把整个流通搞活,促进生产发展,我个人认为应该是肯定的.一、农村私人信用的现状及其存在和发展的客观经济根据农村私人信用的现状是,普遍存在,活跃发展,面广量大,自由灵活,形式多样,范围扩大,其规模大有超过银行信用之势,在融通农村资金,调节商品流通,促进商品生产发展,稳定货币方面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我们考察了田阳县60个全国农村社员家庭经济抽样调查户,1982.83两年,发生私人信用关系的户数为百分之百,仅现金借贷往来发生了29752元(包括借出借入和收回归还,下同),而与银行信用社发生借贷往来只有32户,为户数53.3%.金额26947元为私人信用发生额90.6%.其中,1983年私人信用(包括实物折款和现金)发生额比82年增加59.6%银行信用(含信用社)发生的户数增加7户,金额增加了45.3%.这不能不充分说明,农村私人信用在融通农村资金,调节商品供需,扩大商品销售方面起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而且它的发  相似文献   

4.
所谓多层次、开放型的农村信用体系,是对少层次、封闭式的农村信用体系区别而言.它是与目前农村经济处在“两个转变”过程中,商品生产向大规模发展,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的流通体制的出现,商品货币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引起了信用关系发生变化,根据这些深刻变化而相应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农村信用体系.目前的农村信用体系,是以银行信用为主导,合作信用为助手,民间信用还处于没有正式的合法地位,整个农村信用呈现出结构单一,融通有限,控制较严的封闭状态,它在很大程度上不能适应业已发生深刻变革的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现行农村信用体系,基本上是两个层次:即银行信用和合作信用.农业银行和信用社虽然机构普遍,网点延伸,但是由于它们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经营运筹和管理办法还有很大的局限性,计划控制较严,市场调节不足,这与农村建立各种生产责任制以后,农户已由过去单一消费单位变为生产、消费的两重性的经济实体,农村市场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化的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很不适应,因而无法促进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开放资金市场是充分运用社会资金的一种灵活方式,是扩大民间信用的一种形式,是对银行信用的一种补充,是解决建设四化资金的一项重要措施.银行作为管理货币信用机关,应该发挥货币信用主渠道的作用.①从金融政策上进行引导和监督.银行应以事前干预和事后监督的办法去管理好资金市  相似文献   

6.
在农村,民间借贷是一种直接的、灵活的融资形式。与银行信用相比,这些民间借贷不规范,但作为银行信用的补充,它为农村经济发展也作出了不小的贡献,有必要用发展的眼光重新认识当前农村地区的民间借贷。  相似文献   

7.
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信用的一种形式,是职能资本家以商品(包括服务)形式互相给予的信用,也就是职能资本家彼此间出卖商品或提供服务时,通过延期或提前支付商品价款或服务费用的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是整个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基础,资本主义的银行制度和银行信用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在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8.
研究农村民间借贷利率,除植根于这种信用形式的性质外,还要立足于当前民间借贷的实际情况.着眼于其利息来源和它所体现的经济关系.民间借贷与社会集资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农村民间借贷是农民之间以货币或实物授受信用的行为.它从属于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一种经济关系.农村民间借贷与农村社会集资不同,有必要加以区分.前者是农民个人之间互相借贷的一种信用形式,后者是农民在资金上实行联合办企业的一种信用形式,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有的同志根  相似文献   

9.
信用是二元主体或多元主体之间,以某种经济生活需要为目的,建立在诚实守信基础上的心理承诺与约期实践相结合的意志和能力。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信用诸要素有不同的结合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信用制度。与高度发展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是以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为基本形式的发达的信用制度。目前,我国通常所称的“社会信用差”以及政府提出要“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中的“社会信用”主要是指  相似文献   

10.
试谈农村私人钱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以来,随着民间信用的活跃,各地农村相继出现农民开办的私人钱庄。就温州市来说,就有苍南县的钱库、金乡、舥(舟喿)和乐清县的城关等多处。农村私人钱庄的出现,会不会导致农村信用混乱,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作用如何? 属于什么性质? 应当采取什么对策? 现对此谈谈我们的看法。农村私人钱庄出现的由来信用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商品经济越发达,信用也越活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放宽政策,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加速了“两个”转化,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商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对资金的需要急剧增加,在银行信用和合作信用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势必要求多种信用与之相  相似文献   

11.
论信用缺失的危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经济领域中普遍存在着信用缺失现象,阻碍了我国银行信用,商业信用规模的扩大和发展,阻碍了资金的流动,造成整个社会交易成本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社会信用发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的调整、完善则是通过各种制度和法律来完成的,近年来,对社会信用制度的认识正在逐步清晰.原因在于对生产关系的不断认识和提高。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实行高度统一的计划分配和调拨制度.企业的经济活动以国家指令性计划为准.银行信用隶属干国家财政。整个社会信用制度是建立在单一的公有制基础之上:因此,  相似文献   

13.
农村民间借贷是农村个人与个人之间为了调剂资金余缺自发进行的双边借贷。近年来,随着农村资金供求矛盾加剧,农村民间借贷日趋活跃,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已充分显示出它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认识农村民间借贷,本文就此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我国农村民间借贷现状目前,农村民间借贷发展十分迅速,但因各地经济、金融及群众生活发展水平不同,不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深入,民间信用已经不能简单地被看成是银行信用的补充。在整个经济生活中,它起到了现有的银行利率体制下官方信用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1.民间信用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满足了各种不同的资金需求。它的形式有:互助会、标会(分为标内会和标外会)和直接的民间借贷。①互助会是指在一定的名数和确定的周期下.以每期利息固定为特征的一种信用形式。这种积零成整的方式具有明显的互助性质,安全性也强,利率虽然固定,但比银行利率高,比较接近于市场利率。它是城镇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主要筹资方式。②标会的利率则完全取决于参加标会的会员对资金的需求状况,属于狭隘的市场利率。其中,参加标内会的会员在急需资金而中标后的各期内交纳的金额为固定数。虽然这种形式的利率随着资金需求的松紧程度而浮动,但开标的利息毕竟有上限,所以,标内会具有互助和盈利双重性质。它虽然有一定的风险性,但比互助会灵活,且在一般情况下比互助会收  相似文献   

15.
一、民间信用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一)民间信用存在的根源。民间信用主要是指适应个人之间为解决生活或生产的临时需要而产生的融资行为。其实这种形式在我国一直存在,尽管我国以前的银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个人不得经营金融业务。从源头上分析,任何一种信用形式存在都是离不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民间信用也不例外。第一,资金供求失衡的调节。经济的发展,个体经济人之间的收支差异客观存在,一方面收入多者除日常开支外会有节余或积累,另一方面,资金不足者因生活或生产的需要不得不借贷,这是民间借贷存在的基础和条件。第二,利益的驱动促成了借贷行为的产生。第三,在我国,民间信用有其存在的社会传统根源。我国是家族乡土意识浓重的国家,这一点成为民间信用能够突破法律的屏障而滋生漫延的深刻社会原因。(二)民间信用迅速发展的原因。当然民间信用曾被限制时期似乎被占绝对优势的银行信用冲淡了,以至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死气沉沉,理性地分析这种状况,并非法律压制的结果,而是经济发展的状态起决定作用。因为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人们的生活水平低,无闲置资金,也无能力借贷,最终导致民间信用的萎缩。现阶段民间信用快速发展的原因:1.经济的飞速发展。1979年的改...  相似文献   

16.
资金市场问题,金融学术界议论很多,但多限于以大城市为中心的资金市场,对农村资金市场议论不多,本文重点对农村资金市场的形成和我国农村资金市场的特点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看法。农村资金市场的形成资金市场的形成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逐步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资金市场也形成并活跃起来了,它冲破农业银行、信用社独占农村信用领域的局面,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民间乐于接受的信用形式,尽管它还没有具备西方金融市场那些新型的信用工具,但是它堪称带有东方色彩或中国传统的农业资金市场。其基本点是:(1)建立在农村商品经济基础上;(2)随农村商品市场的形成而自发形成。  相似文献   

17.
建立客户信用制度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有效的客户信用制度是企业防范和降低经营风险,加速资金回笼的一个重要手段。很多企业偿债能力弱,往往不是资金实力不足,而是缺少有效的客户信用管理制度,导致应收账款上升。目前很多企业对建立客户信用制度有许多认识上的不足,具体表现在:1.有的企业凭经验和感觉进行交易,根本没有客户信用的概念。一般都认为朋友、亲戚不存在信用问题,但发生信用问题的往往是所谓的熟悉人员。2.有的企业有客户信用的意识,但太注重信用成本,舍不得投资,在交易前不进行客户信用调查,有的甚至连客户最基本的营业执照复印件都没有看,出了问题后才知道是三…  相似文献   

18.
尤行超 《金融论坛》2002,7(5):17-21
信用是市场经济之基、银行经营之本,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当前,我国信用制度、信用环境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信用恶化已严重阻滞了经济金融的良性循环,直接造成银行业务经营的萎缩、高险与低效.本文从社会信用的主导与核心--银行信用为研究切入点,系统剖析了社会信用恶化的始发动因及其深层根源,并以信用意识和信用能力为核心,综合构建出信用生效的宏微观要素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培植微观信用主体、提高银行授信能力、建立个人信用及社会担保制度、依法依政依德治信等多元手段,建立以银行信用为轴心的社会信用循环体系,以引导经济金融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9.
信用是经济金融运行的平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现代社会资源分配的基础制度,信用缺损将严重制约我国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特别是投融资体制建设.从涉及的信用主体不同, 社会信用体系通常可划分为:政府信用、银行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其中银行信用是支柱和主体信用,是连接政府信用和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的桥梁,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中,具有先导和推动的作用.本文将从分析信用缺损的现状入手,对如何建立银行信用体系提出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前对民间借贷性质问题的认识上,存有较大分歧。只有弄清楚民间借贷的性质,掌握民间借贷的特殊矛盾,我们才能对民间借贷作出客观评价,区别不同的情况因势利导,把它引到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轨道上来。民间借贷经济性质的确定民间借贷是一种信用关系还是一种信用体系,即多种信用关系的组合,我个人意见认为它是多种信用关系的组合。目前的民间借贷存在着三种截然不同的信用活动:(1)农村居民之间或集体单位之间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无息或低息借贷活动。(2)农村居民或集体单位之间的相互贷款,不仅以偿还为条件,还以获取利息为目的。这种借贷活动,其资金投向农村商品生产或商品流通领域,利息受该行业资金利润率的限制与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