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互联网的功能特殊,使有效地保护作权人的利益问题十分突出。连接服务商可能有意无意地在传输服务中对作权人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改编权等构成侵权;内容服务商也可能在提供服务中对复制权、专有发行权、改编权、传播权以及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改编权等作权构成侵权。连接服务商和内容服务商所适用的归责原则应有所不同,但均应对侵权行为负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2.
确立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地位,是对人的精神价值存在于环境侵权领域的尊重,符合完全赔偿原则的应然要求,对侵权责任体系的理性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侵权责任立法和司法解释上的局限性规定,致使受害人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因而拯需从立法上加以完善,从而有效实现侵权责任体系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
精神损害赔偿作为一项民事侵权赔偿制度,在我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立法扩大其适用范围,充分体现了我国民事法律制度上的人文关怀。但是,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对法人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目前仍不适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权保护的重视及世界各国立法的交流,维护民事主体的人身利益的需求将越来越强烈,精神损害赔偿在立法上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4.
在实践中,由于医患双方对医疗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和赔偿范围等问题认识不清,导致医患双方之问的纠纷激增,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本文分析了举证责任倒置的特殊立法成因,指出了立法在加重了医方举证责任的同时,并没有完全免除患方的举证责任。文章最后剖析了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的范围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网络隐私权的概念,并对诸种侵权表现展开分析,介绍国际上对于网络隐私权保护的三种模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对于我国立法保护网络隐私权的原则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侵权债权人保护的实践和法律困难,并对如何更好地保护侵权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作了探讨,认为设立“行业互保协会基金”、建立企业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修改相关立法、设立“优先担保权”制度是当前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纯粹经济损失是侵权法里所讨论的经济利益损失,与不同法律制度里侵权责任的利益和利益保护体系密切相关。在我国民事立法进程中,通过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来推动中国侵权行为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律师信箱     
《大众商务》2006,(6):68-68
银行能否要回多付的钱;余款是否超过诉讼时效;财产管理权和出租权能否抵押;没有签字或盖章的合同也可成立;  相似文献   

9.
链接极大地促进了信息传播,但同时也面临着侵犯著作权的法律风险。归责原则是认定侵权的基础因素。当前对链接侵权归责有不同的理论纷争,但利益平衡和立法实践是其选择的基础。根据侵权的不同类型,分别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和过错推定责任原则为其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作品虚构角色商品化权方面的纠纷越来越多,但我国立法上并未对此进行规定。本文试图阐明作品虚构角色商品化权概念,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现行法律保护作品虚构角色商品化权进行法律分析,进而对我国作品虚构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