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关于总统大酒店出售的事情终于尘埃落定,有关媒体2005年曾经探讨过总统大酒店的生死问题,从目前的结果看来,它最终选择了后者.  相似文献   

2.
尹锋 《中国市场》2007,(12):30-31
关于总统大酒店出售的事情终于尘埃落定,有关媒体2005年曾经探讨过总统大酒店的生死问题,从目前的结果看来,它最终选择了后者.……  相似文献   

3.
尹锋 《中国市场》2007,(11):29-29
以IT卖场集中的岗顶地区来看,这里集中了太平洋电脑城.南方电脑城.天河电脑城,颐高数码等大的卖场.另外百脑汇已携巨资杀入岗顶.而太平洋似乎有意进行三期的建设.而颐高二期也已经快要竣工.加上太古汇卖场旁边主打香港特色的昊源电脑城的建立,再加上散落在石牌一带的广州电脑城等老卖场.岗顶地区的卖场密集度之高令人咋舌。  相似文献   

4.
<正>一、引言中国的IT卖场发源于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成熟于二十一世纪。从信息产品研发、制造、流通、消费与使用的产业链条来看,IT卖场是连接品牌厂家、经销商及最终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它以服务为特征,目的在于实现IT产业上下游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近年来,各个IT连锁卖场集团利用自身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积极发展连锁网络平台,中国IT卖场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起来。  相似文献   

5.
试析IT卖场行业的定位与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产品销售主渠道的IT卖场也在蓬勃发展,它同时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那么,如何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实现健康和谐有序的发展就成为摆在IT卖场管理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零售连锁市场正烽火四起,卖场扩张引人注目。国美、苏宁、大中高举3C大旗,疯狂圈地;IT连锁卖场宏图三胞蓄力已久,要将WDM模式烧遍大江南北;就连依托于电脑城的IT传统连锁店也要将店面做大,比如恒昌。更有甚者,国外bestbuy、PCworld等国外IT连锁卖场巨头已经一只脚踏上了中国市场。而支撑零售卖场背后的IT系统建设同样也是紧锣密鼓。  相似文献   

7.
周南 《中国市场》2009,(30):26-27
<正>中关村向来不乏新闻,"电子卖场也要统一收银?"海龙电子卖场此次将目光聚焦在了零售卖场最为核心的售中环节,认真学习居然之家、百思买等其他行业卖场的模式,这是2009年中关村IT卖场运营模式的又一新尝试。  相似文献   

8.
春节又快到了.熬过了两个淡季.终于又要迎来一年中最令人兴奋的赚钱黄金时间.所有的供应商都在倒计时翘首以待。供应商不可能主导卖场的春节工作计划.但可以在大卖场的计划中抓住对自己有利的时机和商机.为自己的生意博取最佳的机会点。供应商要怎么做,怎么了解并配合卖场的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9.
楚桥 《广告导报》2007,(9):62-63
我自己还是一个在电脑上不会打字的人,所以对互联网接触不长,但是分众为什么和互联网越来越紧密地连接.我谈一下传统广告人对未来媒体业发展。2003年的时候。分众做楼字电视发展到一定程度,那时我们开始思考5年、10年之后,楼宇电视干完了,分众该干什么?之后有卖场电视。当楼宇电视和卖场电视结合,一个覆盖的雏形就出现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这几年整个市场变化特别大,过去我们说有一个大众市场,就是大家都很一致的,那么有大众媒体做这个广告,也很有效果,但现在发现,大众媒体的效果不是那么有效,关键是这个市场变了,变得很细分,是一块一块的.这个时候.媒体要改变,从过去大规模的那种覆盖、投放,变成针对一个一个的族群,或者是群体做广告.这个时候就有分众的概念出现。所以从这一点上.我认为分众传媒符合了市场发展的一个趋势.就是市场细分。分众是有多种多样的.手机是一种分众市场.有线的数字电视是一种分众市场.楼宇电视也是一种分众市场.是根据消费者不同的行为特性去制定你的媒体。还有卖场,医院,候车厅.就是根据消费者不同的生活习惯、行为形成的一个圈.这些圈就是媒体的一个投放的机会,分众传媒也好.分众媒体也好.它的立足点是和消费者的变化相吻合.它就能捕捉这个市场机会。分众传媒现在的理念是要建立一个生活圈的媒体群,即是将广告植入到消费者的自己生活轨迹之中。  相似文献   

11.
黄静  戴韵 《中国广告》2006,(3):118-119
产品进了卖场是供应商压力的真正开始,如何取得好的销售成为随时困扰他们的问题。从销售额的构成来讲,正常的自然销售会占到70%,促销会占到30%,但如果改变促销的频率和节奏.特别是节、假日促销,结构则会发生大变动。从销售角度说.对促销权的争夺就是对销售机会的争斗,对利润的争夺。但是.从对促销操作的掌控度讲.卖场比供应商占据更大的主动权.因为.一家卖场有很多家供应商.它可以很容易地选择自己需要的资源。而许多的供应商只能共同拼抢一家卖场的促销机会。从人、地、时、事、物等几个方面来归纳.有以下几种方法有助于供应商取得促销机会并花少钱做好促销。  相似文献   

12.
广州IT地图     
《中国市场》2007,(11):31-31
广州电脑卖场从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商业地产的发展起步.经过多年的发展,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发展格局。按照地理位置划分.广州主要的电脑城主要散布在天河岗顶、广州中山六路、天河科贸园、大沙头、人民北路和东风路交界处.以及海印广场附近。  相似文献   

13.
面对压力,厂商施行“拉郎配” 进入2005年,中国IT界呈现出许多与往年大为不同的新趋势、新 特点。纵观整个产业,在与通信、传媒、旅游、娱乐、商品交易等不 同产业的融合后,渗透力日趋深入、产业细分,价值链延长,蕴藏了 更多新的发展机遇。而作为与广大买家接触最近的就是实际产品了, 而产品的整个流通环节(从产品生产到进入卖场再到最后进入销售者 手中的一整套流程)就是大家常说的渠道。而一个产品的渠道如何也 许大家不甚了解,但是当你在卖场中买到了一件产品的时候,它基本 走完了“渠道”的大部分环节。而在今年,中关村IT产品的的渠道到 底如何呢?  相似文献   

14.
对于通道费的争议,在国外由来已久。我国连锁业的发展也有十几年的历史.外资连锁超市、卖场进入国内也为国内连锁超市带来了通道费,同时也带来了关于通道费的争论。特别是最近供应商与一些连锁超市,卖场就通道费问题的争论,以及沃尔玛在中国扩张的过程中不收取通道费的经营方式,使这方面的讨论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试从通道费的法律性质着手.论述通道费的合法性、通道费收取的范围,被异化的通道费的违法性以及对如何用法律规制通道费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翁南道  何晓春 《浙商》2006,(8):130-130
颐高集团首先是一个经营数码连锁卖场的公司,强有力的商业运营能力成为我们从事商业地产的核心竞争力。颐高8年专注于IT数码连锁卖场的经营,目前已经在全国范围开设了26家大型IT连锁数码卖场,并跻身中国数码连锁全国三强;去年连锁卖场的成交额达到220亿元。2007年中心城市的大卖场,将达到40家。县级中型卖场将达到50家,成为国内数码连锁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16.
总裁篮球队     
屈晓燕 《商界名家》2005,(6):110-110
2005年4月23日晚.北京,暖风吹着瓣瓣桃花在空中飞舞.空气里弥漫着喜的气息。联想集T恤,潇洒地出现在一场IT精英的私人聚会上。与一帮熟人打过招呼.聊过天后,聚会还远来结束,但刘军和几个朋友已经悄然退席.我知道他们又要击打篮球了.他们有自己的“组织”——猛牛篮球队。  相似文献   

17.
今年,顶星渠道工作的重心是规划建设核心零售店,主要是希望通过核心零售店的建设,最终达到提升顶星品牌形象、巩固渠道的目的。核心零售店是顶星从现有的核心渠道中挑选出来的,有一定的卖场形象、极高的顶星品牌认同率、稳定销量且零售量占绝大部分比例的商家,通过相应的卖场形象的建设、日常销售管理、终端销售奖励等各种形式资源的倾注,发展成为当地DIY零售的核心力量。通过核心零售店的建设,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顶星的核心渠道,即在现有一级代理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二级渠道中的优质商家。同时加强全国代理商  相似文献   

18.
一年一度的中关村电脑节到如今已经是第8届了,站在中关村西区的马路上环顾四周,这里象是在开建筑博览会,各式各样的大厦赛着高似的伫立着。很难想象8年前这片土地上还遍布着平房小院和简易房屋,大大小小的电脑公司就散布其间。经过8年的成长,从中海电子市场的开业,到海龙、鼎好、科贸等数码卖场的崛起和变迁,在岁月的冲刷下,当年一些风云市场的公司已经不见踪影,而大浪淘沙也总会有金子会发光。仅在西区的理想国际大厦里,就驻扎了几家实力相当雄厚的本土IT企业,有上市的新浪、百度,也有蓬勃发展中的民营企业华旗资讯。透过市场表象,以中关村为象征的中国IT产业也在这8年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简单的倒卖配件到品牌的创立,从DIY到品牌机再到数码满天下,没有哪个行业更比IT更富有活力了。  相似文献   

19.
《成功营销》2014,(8):I0005-I0005
根据“GROUPON 2014母亲节购物”调查.台湾有92%的人会为妈妈准备母亲节礼物.平均花费新台币3.305元.甚至有21%的台湾妈妈会趁着母亲节犒赏自己.送自己礼物。由此可以看出,母亲节不但是百货卖场一年最重要的档期之一.也是许多品牌搭上节庆话题、让消费者愿意从口袋掏钱出来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20.
与深圳赛格、华强等包含了原料以批发为主的卖场不同,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几乎已经成为了国内个人电子市场的风向标,而在2003年中,“中关村现象”却使得商家与消费者对“IT卖场”有了新的认识。市场总有饱和的时候,但是对于IT卖场的投资与经营者来说,似乎市场的容量是“无穷大”,一时间,“阿波罗”、“赛博”、“旺市百利”、“鼎好”、“科贸”……,被冠以“电子市场”、“数码大厦”等名目的建筑忽然间就多了起来,但市场是否真的是一片如此“繁荣”的景象呢? “阿波罗”开业没有多长的时间似乎就到了“关门”的地步,“硅谷”这一老牌IT卖场也开始被经销商“抛弃”,“太平洋”为了更好的经营而改名,这一切似乎都说明了一个问题——IT卖场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地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