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洱茶是目前的畅销茶,也是热门的收藏品,本期为您介绍一些有关普洱茶的知识。  相似文献   

2.
《中国总会计师》2013,(2):144-144
普洱茶最疯狂的时候要数2007年.2003年1000元一片的普洱老茶,到了2007年甚至卖到了两万元以上。从2006年底到2007年5月,不到一年时间普洱茶价格就翻了20倍.当时出现了经销商排队拿货的现象。但是从2007年底开始.普洱茶市场泡沫破灭.“疯狂”的普洱茶一头跌入低谷.从此沉寂了长达5年时间。如今.高端普洱茶涨价之风再度袭来,让普洱茶市场迷雾重重。  相似文献   

3.
云南是我国的产茶大省,产量居全国第三。尤以滇红茶久负盛名。但是在绿茶当道的时代,云南茶产业谈不上耀眼夺目。直到进入21世纪,沉睡了几百车的普洱茶异军突起,云南条叶市场也挟普洱茶之威,开始急剧升温。追随这一现象,一些文化学者走进云南,去普洱茶的故乡寻根。  相似文献   

4.
时间的陈香     
普洱茶总是以陈旧的面目出现,但普洱茶花式饮用法,却可以让你感受它的历久弥新、历久弥香。  相似文献   

5.
名扬中外的普洱茶,其产品的传统工艺和制作方法包含了云南历史文化的再现,具有产品的特征和特殊性。思茅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源,普洱茶主要生产加工集散地。2003年6月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正式命名思茅为“中国茶城”。为让更多的人了解普洱茶文化精髓、普洱茶的饮用知识和冲泡方法,喝上真色、真香、真味的普洱茶,思茅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积极打造普洱茶品牌产业,  相似文献   

6.
黄秋丽 《中国企业家》2009,337(8):124-126
“前几年,我们这个小县城连悍马都有十几辆,奔驰和宝马就更不用说了。”云南边陲的勐海县城司机小吴感叹普洱茶牛市时的好时光。随着普洱茶泡沫的破裂,这个盛产普洱茶的小县城从喧嚣又归于宁静。2007年勐海有200多家普洱茶厂,到了2008年只剩下40多家,今年开工的不到10家。就像当初牛市时蜂拥而人一样,大量资本在普洱茶泡沫破裂时又一哄而散。  相似文献   

7.
普洱茶鉴赏     
《企业与市场》2005,(1):70-71
“茶比金贵,出自普洱”。普洱茶的功能因子至今还是一个谜.炒作普洱茶的不是原产地茶人,而是台湾、香港人。2004年11月25日,来自日本、马来西亚、港澳台地区及省内外的300多位专家、商人在昆明召开首届普洱茶国际研讨会.云南省副省长孔垂柱表示要倾力打造。云茶”品牌。有迹象表明.“普洱茶热”开始降温,收藏需慎行。  相似文献   

8.
正宗高山普洱,又是陈年茶,此茶何处有?芳村裕华市场便有一家。  相似文献   

9.
普洱茶故乡--云南省西双版纳名扬四海,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闻名遐迩,名重于天下.在2005年6月17日,广州茶博会从参赛的56个普洱茶品种中,评出四大茶王,并现场拍卖.其中,50克普洱茶王拍出13万元,250克陈年青饼茶王拍出18万元高价.普洱茶之名贵,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0.
普洱茶为云南地理标志产品,生产工艺及产品特征具有特殊性。GB/T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于2008年12月1日实施,它对普洱茶产品的生产、监督检测进一步作出了规范。  相似文献   

11.
潘光仕  郭梅 《企业导报》2013,(1):133-134
新世纪以来,我国普洱茶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但当前普洱茶消费市场中存在的问题诸多,如虚假宣传、品牌混乱、市场疲软等,加之消费者对普洱茶认识不足、识别能力不强,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普洱茶产业的发展。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规范引导消费者、加强市场监管、增强产品研发能力等相关建议,旨在推动普洱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悠悠茶香     
在深圳第三届文博会茶道论坛上,普洱茶成了绝对的主角,一坨1958年云南大理下关出产的普洱茶,250克标价8万元,每克320元几乎是黄金价的两倍。勐库有机茶饼,要价350元,去年同期不过180元左右:勐库宫廷普洱熟饼,要价127元,一年前不过60多元,如此迅猛乃至疯狂的涨价,使得普洱茶变成一种新兴的投资对象。  相似文献   

13.
从普洱茶生产企业的角度,对立体工艺普洱茶的加工和制造进行了探讨,为企业拓展普洱的生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普洱茶最疯狂的时候要数2007年,2003年1000元一片的普洱老茶,到了2007年甚至卖到了两万元以上。从2006年底到2007年5月,不到一年时间普洱茶价格就翻了20倍,当时出现了经销商排队拿货的现象。但是从2007年底开始,普洱茶市场泡沫破灭,"疯狂"的普洱茶一头跌入低谷,从此沉寂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云南普洱茶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的考察,采用SWOT分析法对云南普洱茶的竞争优势及存在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云南普洱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大家都熟知普洱茶三个字,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普洱茶,但是曾经沉寂的贡茶忽然火了之后旋即又归于平静,为何起伏得如此厉害,其兴衰缘何交替如此迅速,为何一个有历史的名茶不能笼络人心却要被顾客冷落下来,为了促进普洱茶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将结合普洱茶近年来的发展历史简要分析其忽热忽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普洱茶的冲泡与鉴赏普洱茶冲泡操作茶中极品,其次为玛瑙红、琥珀红,茶汤简单易行,一般包括选茶、备具、择水、泛青、泛黄为陈期不足,汤色褐黑、浑浊投茶与冲泡五个环节。不清则是变质的表现。赏色之后,将茶汤购来即饮的普洱茶应选熟茶,选择熟斟入小巧玲珑的品茗杯中再闻香气和尝滋茶时首先应干看外形,好的普洱茶外形色味,茶汤甘甜、滑润、厚重和陈香是好的泽褐红(俗称猪肝色),条索肥嫩、紧普洱茶应具有的品质特征。甘甜就是茶汤结,闻干香有特殊陈香。选择普洱散茶应入口要有明显的回甜味,刺激舌面、两看嫩度,主要看四点:一看芽头多少,芽颊、舌底不断地生津;滑润的感觉是指茶头多、毫显的嫩度高;二看条索紧结、厚味刺激性不强,纯正平和;厚重是指茶汤实程度;三看色泽光润程度,色泽光滑润浓稠而不淡薄,入口味觉香浓而不寡淡。泽的嫩度高;四看净度,匀净、梗少无杂好的普洱茶香淡淡的荷香中透出独特的陈质者为好。普洱熟茶的紧压茶则应选外形香,不同嫩度晒青毛茶加工出来的普洱茶条索松紧适度,色泽青褐、棕褐、褐红色经过陈化后香气有所差异,有兰香、荷的为佳。香、青香之别,其中以兰香最为难得,古备具冲泡普洱茶一般选用景德镇、人曾有诗形容普洱茶宜人的香气为“香于澧陵等地...  相似文献   

18.
从普洱茶生产企业的角度,对立体工艺普洱荼的加工和制造进行了探讨,为企业拓展普洱的生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3月下旬,武汉市汉口茶市发出“食品安全通报”:对无保质期普洱茶说“不”。汉口茶市自2000年开办以来,一直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为确保市民喝上放心茶,针对普洱茶无保质期的现象,以及“越  相似文献   

20.
郑炳基 《潮商》2011,(3):34-35
云南省普洱县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的"当家人"是潮汕人。普洱山下、龙潭池畔,潮商郑炳基的云南普洱茶企业便坐落在这山清水秀之地。从事贸易、酒楼和建筑开发等行业数十年,郑炳基累积了丰厚的身家,本可以安享清福,但,萦绕在他心头的那份茶叶情缘,使他再次开启了事业辉煌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