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审计准则》)的修订、颁布与实施,是继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修订后我国审计法制建设的又一件大事,是完善我国审计法律制度的重大举措,对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作用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新《审计准则》对审计封存权及相关问题做了一条规定,  相似文献   

2.
《湖北审计》2011,(3):61-62
近日。秭归县审计局组织监察复核股和办公室对2010年实施的审计项目质量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采取五查五看的方式,对2010年审计项目质量.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贯彻落实审计法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准则》和相关审计准则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3.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为实现内审工作目标,规范审计行为,明确审计责任,确保内部审计质量符合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机构自行制定的规章及其相关法规的要求而建立和实施的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总称。  相似文献   

4.
礼泉县审计局法制股成立以来,以《审计法》和相关准则为依据.以监督实施规范的审计为主线,抓住审计方案、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和审计报告等重点复核内容,以实现审计程序合法,事实清楚,定性准确,适用法规得当为目的.使县审计监督和审计管理步入一个新层面。  相似文献   

5.
王戍 《审计文汇》2006,(7):42-43
审计抽样是通过抽取总体中的样本来推断总体特征的审计方法,审计抽样方法应用得好,就能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我国审计机关虽然颁布和施行了《审计机关审计抽样准则》,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审计抽样应用状况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是学术界对审计抽样技术的研究不够深入,表现在对审计抽样的相关问题没有搞清楚;二是审计抽样的实施条件需要进一步完善。本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剖析审计抽样的相关问题,提出完善实施条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审计证据的获取方法——新旧审计准则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新旧审计;准则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的分析有助于人们对审计程序的理解。本文所称新准则,是指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的审计准则,主要是指《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旧准则是指此前适用的审计准则,主要指财政部发布并于199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审计证据》。  相似文献   

7.
《湖北审计》2011,(1):8-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已于2011年1月1日正式实施,在审计实施环节编制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审计实施方案,规范编写审计工作底稿,依法依规获取审计证据是防范审计风险.确保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等三个方面,简述了执行新审计准则的要点。  相似文献   

8.
张琰  郭娟 《陕西审计》2005,(6):25-25
镇安县审计局在组织实施今年审计项目过程中,突出落实了《审计机关审计方案准则》、《审计机关审计报告编审准则》及《审计机关审计复核准则》,重点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审计准则作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指南,在各个时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审计准则的制定和修改一般落后于实践环境,因此,审计准则的适时修订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主要就中国审计准则建设的情况,以及审计风险准则问题和审计风险准则的制定和实施,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审计准则作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指南,在各个时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审计准则的制定和修改一般落后于实践环境,因此,审计准则的适时修订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主要就中国审计准则建设的情况,以及审计风险准则问题和审计风险准则的制定和实施,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审计机关为实现审计目标,规范审计行为,明确审计责任,防范审计风险,确保审计质量符合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建立和实施的控制政策和控制程序。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是指审计机关为保证每个审计项目按照国家审计准则而制定的控制程序或政策,是调控审计质量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是每个审计项目组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审计监督必不可少的环节,《审计机关审计方案准则》第十条提出,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应当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9个方面的情况。而审前调查被视为编制实施审计方案的  相似文献   

13.
新的《审计机关审计方案准则》的发布和实施 ,对审计机关有效地控制审计项目实施过程 ,保障审计工作质量 ,达到预期审计目的 ,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准则》的实施中 ,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尤其是审计组实施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执行《准则》不到位的问题尤为突出 ,从而制约着审计质量的提高 ,影响着审计目标的实现程度 ,应引起审计机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一、审计实施方案存在的问题(一)内容短缺。主要有三个方面 :1、没有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2、无“重要性确定及审计风险评估”的具体内容。“重要性确定和审计风险评估”是《准则》新增加…  相似文献   

14.
函证是重要的审计程序之一,也是可靠性较高的审计证据。是否严格按审计准则设计和实施函证程序,以获取相关、可靠的审计证据,直接影响审计总体安排和进一步审计程序,进而影响审计结论,甚至决定审计成败。本文拟通过对新审计准则下函证的主要特点和对审计监管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15.
陆宇建 《四川会计》1998,(11):49-4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自1996年先后颁布并实施了两批共21个独立审计准则。这些审计准则对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质量,促进注册会计师事业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从业已颁布实施的独立审计准则可以看出,我国正在推行实施制度基础审计。而制度基础审计的...  相似文献   

16.
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优势及应用中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传统审计风险模型日益暴露出其缺陷,国际审计和保证准则委员会于2003年10月发布和修订了相关准则,推出了新的审计风险模型,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程序时应从财务报表整体层次和相关认定层次两方面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旨在把检查风险降至可以接受的低水平。我国注册会计师应以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为指导,应用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基本理论,探讨适应我国审计工作实际的审计方法,从而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节约审计资源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国家审计准则从1996年12月颁发,1997年1月实施,经过3年多审计工作实践的检验之后,审计署又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审计方案准则、审计工作底稿准则、审计证据准则、审计报告编审准则、审计复核准则、审计处理处罚规定、审计复议规定、审计机关监督社会审计组织审计业务质量暂行规定等9个审计和规定进行了修改,重新制定了审计听证的规定,审计项目质量检查暂行规定。到目前为止,国家审计准则出台和执行的共40个,1个《国家审计基本准则》、25个《通用审计准则》、14个《国家审计基本准则》、25个《通用审计准则》、14个《专业审计准则》。从修改准则的名称和重新制定准则的内容,可以看出都是与当前审计工作的责任和审计风险密切相关的。从国家审计准则发布实施以来,我省各级审计机关紧密结合我省审计工作实际,认真学习,努力贯彻实施,并通过人大、政府先后制定了《黑龙江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办法》、《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法宝代表人经济责任审计条件》、《黑龙江省审计条例》等地方法规,结合国家审计准则制定了《黑龙江省审计机关审计复核工作规则》、《黑龙江省审计厅执法过错追究暂行规定》等13个规范自身依法行政的审计规章,推动了国家审计准则的贯彻实施。我省近几年来审计工作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审计执法的力度也不断加大,审计机关的地位和威信越来越高。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学习贯彻国家审计准则方面仍存在不足。通过去年开展的审计业务质量检查,发现在审计实施方案的制定、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审计评价、审计定和处理处罚、执行审计工作程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别。因此,我们要密切联系我省审计工作的实际,抓好国家审计准则的贯彻落实。下面,我就结合审计准则的学习,针对当前审计工作需要亟待规范的事项讲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柯燕 《会计之友》2001,(3):42-42
目前,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秘书长李爽在第四届财政部独立审计准则中、外方专家咨询组会议上,就独立审计准则在制定过程中,如何借鉴国际惯例、如何确保独立审计准则的规范性、权威性等,作了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19.
审计准则是审计服务应达到的技术标准,制定并实施一套高水准的审计准则是保证审计质量、维系市场信心的重要机制。经济全球化和资本的跨国流动对作为国际经济交往商业语言的会计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提出了要求。本文旨在盘点国际审计准则建设及趋同的历程和成就,分析审计准则实现全球大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邵茜 《电子财会》2006,(1):38-40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1FAC)的国际审计与保证准则委员会(IAASB)为提高审计质量,于2003年10月发布了三个新准则:一是国际审计准则第315号(ISA315)“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二是ISA330“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三是ISA500(已修订)“审计证据”。这一系列新准则要求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更深入地进行风险评估,并对审计风险模型做出重大改动。最新审计风险模型对于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有何优越性,对于我国审计现状有何启示,是值得我们进行总结探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