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道德经》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老子《道德经》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  相似文献   

2.
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论语·卫灵公》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论语·宪问》宽则得众。——孔子《论语·阳货》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左传》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秦]李斯《谏逐客书》太刚则折,至察无徒。——《晋书·刘隗列传》君子扬人之善,小人讦人之恶。——(唐)魏征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素书》  相似文献   

3.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在自然万物中,老子独青睐于水,以水为喻来展现他所推崇的上善。  相似文献   

4.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孔子《礼记》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孔子《礼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亲亲而仁民,仁民丽爱物。——《孟子·尽心上》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老子《道德经》凡众者,爱之则亲,利之则至。——《管子·正第》  相似文献   

5.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道德经》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参《论语》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准也?——孟轲《孟子·公孙丑下》  相似文献   

6.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论语·卫灵公》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孟子·告子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墨子·亲士》恃人不如自恃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天生我材必有用。——(唐)李白自立自重,不可跟人脚迹,学人言语。——(宋)陆九渊  相似文献   

7.
所谓超前管理,就是针对管理对象未来状态的管理。它是依据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而采取的预防性或准备性措施。我国古代哲人很早就萌生出“超前管理”的思想。《易经·既济·象》指出:“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老子《道德经》则提出:“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在现代管理理论中,超前管理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为,对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对象的管理,如果具有出色的前瞻性,并把握住有利时机,超前提出对策,管理就成功了一半。超前管理是一门十分复杂的艺术,许多人尽管十分重视,并投入了很大…  相似文献   

8.
上善若水     
《中国审计》2007,(4):I0001-I0001
水,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人们的生活须臾不可离的便是水。水的重要性决定了古人对水的认识最早最深,老子作为以考察自然本原进而探索人事规律的卓越思想家,很自然要从水的属性为楔人点,认知“道”的本质。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中说:“上善若水。水菩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日聃,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历乡曲仁里人,曾做过周收藏室之史(相当于现今国家图书馆馆长),是传统文化中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著有传世之作《老子》一书。因把事物普遍存在的矛盾性称为道与德,所以《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  相似文献   

10.
杨鹏 《英才》2007,(8):127-127
对企业界来说,老子哲学与企业老总的关系远比与普通职工的关系大。 在《论语》、《庄子》、《史记》被讲成畅销书的时候,《道德经》仍然只是被人们只言片语地理解着。但是,不能否认,这也是一本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奠基之作。时至今日,它对于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同时,由于《道德经》是一本修身治世之作,它对于当代的企业家以及关心企业管理或者有志于成为企业家的人来说,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英才》从本期开始邀请杨鹏讲《道德经》。杨鹏是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的研究员,在专业领域研究之外,对于《道德经》也有很深的研究,最难得的是,他能将二者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圣人、先哲最关切的莫过于“人”之说:人的出世、生命延续和萎谢.但丁和老子都将“人如何得救”作为初衷,倾注于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带领世人重寻人生的希望.本文以但丁的《地狱》篇与老子的《道德经》为本,分别从精神解救的目的、实现方式等方面综合分析两部作品的主题之同.  相似文献   

12.
《老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河上公曰"经术政教之道也"(《宋刊老子道德经》,汉·河上公章句,第1页),即:政治哲学。《老子》作为世界顶级的政治哲学,美国前总统里根引用过它,引用"治大国若烹小鲜"句(帛书本《老子》第62章),来说明治理国家是一件简单的事;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曾主张过它,建议德国每个家庭拥有一本《道德经》(即《老子》),以解决人们心灵的困惑;哲学大师尼采说,"《道德经》像一  相似文献   

13.
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尚书·洪范》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雍也》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道德经》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一《庄子·天道篇》福由己发,祸由己生。——(汉)刘安《淮南子·谬称训》慷慨地施舍,举止合乎时宜,帮助亲戚,没有羞耻的行为——这是最大的幸福。——《佛陀的格言》一个人的心念极为微细而且不易察觉,可是聪明的人却善于护守即将蠢动的心念,经过护守的心能导致幸福。——《佛陀的格言》  相似文献   

14.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i),小车无軏(yue),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论语·为政》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礼记·中庸》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未之不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言之所以为言也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信之所以为信者,道也;信而不道,何以为道?——《春秋》  相似文献   

15.
上善若水     
道家鼻祖老子在世间万物中最崇尚的是水.他在《道德经》中多处讲到水,提出了“上善若水”的理念.老子所说的“上善”即为“最善”,他认为水具有最善良的品性. 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中对水作了深入论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几近道矣.  相似文献   

16.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白译:我没见过能察见自己错误并能在内心自我责备的人。]——孔子《论语·公冶长篇》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孔子《论语·卫灵公》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论语·学而》子绝四: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论语·子罕》  相似文献   

17.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淮南子》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白译:君子普遍关爱众人,而不偏私于少数人;小人只偏爱少数同党,不能普遍与众人亲近。]——孔子《论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相似文献   

18.
闻实 《成功之路》2012,(12):44-46
“彰往知来”是我国杰出的历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白寿彝教授喜爱并经常提及的词语,后来又成了他的座右铭,出自于古典。《周易·系辞下》记载:“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云:“若夫制作之文,所以彰往考来,情见乎辞。”  相似文献   

19.
展博 《企业导报》2014,(19):179-180
老子《道德经》的管理思想丰厚深邃、高远超越。本文从《道德经》中寻找一些管理智慧,把它应用于现代的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当中去,古为今用。作为一个图书馆的管理者,应该学习《道德经》,学习它的管理智慧,做好高校图书馆工作。  相似文献   

20.
朱熹有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老子《道德经》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战几于道。”在基因治疗产业化平台效应不断强化的基础之上,徐卫希望进一步在赛百诺内部形成一种无处不渗透,无处不覆盖的“水一样的模式”,在不断流动的过程中,把各方优势资源串起来——实现有效的整合。而最关键的是,“水源永远是从赛百诺这座喜马拉雅山上流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