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核心员工的激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心员工是企业价值的主要创造者,一般来讲,企业80%以上的价值和利润是由最核心的20%员工创造的,这些员工是企业核心能力的根本来源,是企业发展壮大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动力。那么,什么样的员工是核心员工?怎样有效地利用核心员工,激励其发挥最大的潜力去实现企业的目标,使他们长期高效地为企业创造更多更大的价值呢?  相似文献   

2.
微软有3万多名正式员工,超过一半的员工是做软件开发的,有1万余人是做营销的,其他几千人分布在各管理职能部门和法律部门。作为一家知识型企业,微软最大的特点是用知识为客户创造价值。与一般制造业不同的是,微软的生产线不是建在厂房里,而是员工的头脑中。如何通过有效的员工管理,让每一个员工开动脑筋充满激情地工作?微软的秘密武器是:  相似文献   

3.
论现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等,都必须依靠一个特殊的群体即知识型员工来实现。可见,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知识型员工密不可分。如何让知识型员工最大程度地为企业创造价值?这是现代企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将重心转向激励知识型员工创造价值。以达到企业与知识型员工“双赢”目的的层面。本文对知识型员工的涵义、特点。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的现状。现代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的对策进行了阐述与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企业存在的关键是不断创造良好的效益,创造这些完全取决于管理者怎样让“管理创造价值”的能力。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如何找到高效能的方法,激励员工的潜力,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是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5.
在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个体与组织的利益不能够总是统一,组织与组织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必定存在博弈,例如集团公司收购了子公司,子公司长期处于业绩低迷期,母子公司团队绩效差距甚远,如何平衡绩效差异激励保留核心员工?集团公司主营业务业绩下降,分子公司业绩蒸蒸日上,如何统一员工的战斗力?公司没赚到钱,但员工绩效评分高,如何分配年终奖金?公司经营业绩节节攀升,员工个人贡献参差不齐,如何保证公平性评价留住人才?这些都是长期困扰企业管理者的问题.PMOI绩效模型以组织与个体关系为起点,探索其与工作绩效的关系,通过绩效模型设计探索组织间绩效、组织与个人绩效耦合关系的控制作用,搭建组织与组织、组织与个人的绩效耦合体系,以及灵活柔性的绩效系数评分体系,充分使用强弱耦合关系的控制,以减少复杂的绩效关系对于绩效结果的影响,真正关注到组织与个人的匹配关系,解决了个体绩效好而组织绩效不好、组织绩效好而个体绩效好者得不到有效的激励、组织与组织的绩效结果耦合等问题,从而实现了个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的匹配与绩效结果的正循环.PMOI模型对完善人力资源体系、推动组织与个人以绩效为导向,从而真正激活组织活力,激发个体能动性,让企业的发展充满源源不竭的内驱力,实现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晓庄 《中外管理》2009,(10):116-118
在我们的传统思想中,取长补短是一个人要持之以恒的修炼。或许也因此,木桶理论在管理界长盛不衰。主管们总是相信,员工最短的那块板最终决定了他在团队中能发挥的价值,并因而把思考的落脚点放在一个重心上:如何补足这块短板?  相似文献   

7.
宝钢金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钢金属)是宝钢集团全资子公司之一,公司一直以来致力于自主型员工队伍的建设,其最终目标是要所有员工都能自动自发参与经营,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实现自我价值。但如何让全员焕发激情参与,如何激发创造力?这需要一套完整方法和机制将其落实,而阿米巴经营模式恰恰提供了完整的方法体系,能够把员工参与创造价值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随着企业作为一个组织对人才需要的迫切要求,目前国内相当一部分企、忆包括三资企业在内都存在着新员工流动率居高不下的现象日益困扰企业,也造成企业在时间、人力和财力上的浪费,严重影响企业组织的发展和员工的上气。问题的根源在于组织可能在企业文化和工作分析上存在问题之外,如何将新员工转换成企业人的工作也存在一定失误。如何使新员工成为企业人?这一问题所需求的信息包括加强团队协作精神、内化企业经营理念、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感和归属感等活动所传达给员工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所谓“活力旺盛”的快乐职场环境。是让员工来做决定、彼此间分享信息、以礼相待、针对员工表现提出反馈。快乐员工的生产力一般都高于不快乐员工。他们会准时上班,不会随便辞职,会主动做分外的工作等。然而要如何才能“对工作感到快乐”?老板要如何创造一个快乐的环境让员工持久维持良好的绩效呢?  相似文献   

10.
“我希望能打造一个模式,让创新的基因融入到每一个员工身上,给员工创造一个平台,每个人都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如何从产品到客户,海尔“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的全新创立。构成了海尔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折,海尔实现了流程再造。  相似文献   

11.
曾经有一项调查,如何激励员工成为CEO们最为关注的几个问题之一,可见激励对于组织的意义有多么重要。确实,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力,为组织创造价值,实现组织目标,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课题。为实现有效激励,西方的管理学家、  相似文献   

12.
李源 《中外管理》2008,(3):64-67
进入2008年,“10年”成为一个异常敏感的词。敏感,敏感到近乎死寂。 显然,《劳动合同法》关于10年以上工龄员工的劳动合同的规定,让很多企业如临大敌,噤若寒蝉。2007年年底,几桩著名的“新法规避”事件,更把人们的目光聚焦在该如何对待“10年员工”的问题上。事实上,这并非仅仅关系到已经有10年工龄的员工,甚至如何对待已经在企业工作了七八年被称为“老员工”的雇员们,都成为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前的一道严峻考题。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去年还被称为“企业财富”的“老员工”? 是想办法逃避非固定期限合同造成的“成本”?还是重新审视该如何发挥老员工们的价值?甚至如何让他们增值? 当《中外管理》开始策划这个选题时,几个一直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堪称榜样、姿态开放的本土企业立刻成为锁定的目标,大家兴趣盎然,踌躇满志。但出乎预料的是:它们,甚至数家曾当选“最佳雇主”的本土企业,都以各种理由婉拒了采访要求。  相似文献   

13.
企业该如何激励员工发挥最大的潜能?这是我们经常探讨的问题。在教育学当中有一个关键词叫做“启发教育”或者叫“赏识教育”,什么叫启发教育呢?顾名思义就是用启发的方式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方法延伸到管理领域,暂且叫它“激励管理”。激励管理就是充分认识到职工的内在潜力和优点,不断进行激励和鼓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继而发挥团队作用,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我们在管理工作当中,要讲究管理方法和方式,比如如何激励员工,这是一个可以长篇大论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律师事务所应当以人才战略为基础,提倡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创造能力,使个体价值得到体现,组织绩效大幅提高。按照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的说法,人才战略一方面要培训和挖掘每一个员工的才干,使每个人尽他天赋之所能,另一方面又要以友好合作和相互帮助来代替对抗和斗争,这就是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15.
财务共享建设由项目阶段进入运营阶段后,如何让组织战略目标能够落地实施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文以A国企为例,从绩效管理体系实践角度出发,围绕连接战略、组织绩效管理、干部绩效管理、员工绩效管理、绩效文化等方面,推进构建系统覆盖的绩效管理体系。形成“人在事上练”的鲜明业绩导向,在组织和员工层面充分发挥绩效指挥棒的作用,确保持续创造财务共享价值。  相似文献   

16.
黄渊明 《人力资源》2007,(11X):37-41
坐在航行轮船的船尾甲板上,可以看到轮船前行时形成的尾流,根据尾流就能判断出轮船的运行情况:如果尾流是直线型的,说明轮船正在稳定前行;如果尾流左右摇摆,可能就会令人怀疑轮船是否出了什么问题。对人而言道理也是一样,当员工在公司服务的时候,他也会留下一条“尾流”,当员工离职的时候,这个“尾流”也会停留一段时间。观察“尾流”的状况,可以分析组织的航船是否正常运行。那么该如何让组织之船稳健前行,如何让离职员工在公司的经历画上完美的句号,甚至有动听的袅袅余音呢?  相似文献   

17.
餐饮企业是一个由员工创造服务,服务于顾客的企业,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人”上,因此企业的价值也必须以顾客价值为中心,相应的供应链管理也应围绕其进行展开。本文通过对海底捞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分析供应链管理是如何促进企业自身发展和创造企业价值,进而为餐饮企业实现自身价值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琦 《中国新时代》2005,(10):94-96
有位台湾经理人曾经说过一个关于HR的新解——H即Happy(快乐),R即Relation(关系).连起来就是维护与员工的快乐关系,让员工愉悦地工作,而HR就是让员工快乐地工作的人。那么作为一名HR从业者,如何在处理好员工关系的同时获得自己的快乐呢?  相似文献   

19.
柯健 《中国就业》2008,(9):53-55
企业作为一个鲜活的组织,不断地吐故纳新。同时,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以及基于这些价值观的工作方式方法。新员工进入企业初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快速转变为一个合格的企业人。那么,新员工转型工作究竟应由谁担当?如何更好实现新员工的转型进阶?拿什么指标衡量新员工转型工作是否做到位?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人本管理”正逐步受到管理者的重视,因为只有尊重员工,关怀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才能让员工对企业忠诚和认同,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那么如何来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使员工自愿、自发地为企业、为顾客付出长期、稳定、优质的努力和贡献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问题。下面对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的要素进行了分析,结合QC小组活动的内容及特点来探讨企业开展QC小组活动与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指出通过QC小组活动的有效开展来促进员T满意度提高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