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下旬,一则《小岗村重走集体合作之路》的新闻称,小岗村人感到“现在单干搞生产是搞到头了”,正在酝酿重返发展集体经济之路。作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典型,小岗村的动向值得老区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关注。邓小平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改革和发展的设计是“两个飞跃”。他坚持历史发展的辩证法,规划了“两个飞跃”渐次实现的现实道路,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车亮 《走向世界》2014,(32):18-23
华辰影像作为目前最大的中国影像艺术品交易平台,其拍卖纪录中已有超过一百件出自山东,其中包括了十九世纪的原版老照片、纪实性摄影艺术和艺术摄影,以及采用摄影媒介创作的当代艺术品,其中包括重要摄影家的代表作、中国历史和摄影史上著名的影像、红色经典、当代影像艺术品、底片、摄影图书、影像古籍善本、立体照片、照相馆的照片、画意摄影、戏曲照片和“大合影”等。日本随军摄影师拍摄的一本甲午海战的原版照片册以109万元保持着山东影像艺术品交易纪录。  相似文献   

3.
<正>第7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老区经验》一文,阐述了老区经验的历史价值,读后感到老区经验在老区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同历史阶段形成,是老区革命历史、老区精神、老区文化的集中反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大法宝。宣传、借鉴和推广老区经验,让老区经验发扬光大,以此启迪和鞭策老区干部群众为促进老区建设建功立业,其意义不可低估。因此,要立足老区历史和现  相似文献   

4.
一头是人文初祖黄帝陵,一头是革命圣地延安,刚刚建成通车的黄延高速公路,不仅打破了陕北黄土高原的封闭状况,也正在悄悄改变着昔日饱受交通闭塞之苦的老区人民的出行方式和思维观念,引领着延安老区向现代文明迅跑,向小康之路迈进。  相似文献   

5.
谭锐 《黑河学刊》2011,(9):42-44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复兴是从1840年以来中国历史向中国人民提出的重大历史使命。为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近代以来中国各种阶级力量和各派政治势力从不同的角度对复兴之路进行了探索,但都未能完成民族复兴之使命。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又选择了苏联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作为我们的发展之路,然而这条道路却不适合中国的国情,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真正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6.
赵建玲 《魅力中国》2014,(23):94-94
革命文物是文物中的一种,是指与革命历史、革命运动与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书信、文献资料、影像资料等。革命文物是自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伟大复兴而奋斗,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光辉历程的重要实物见证,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光辉业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蕴含着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是中华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富感染力和说服力的爱国主义教材。山东省临沂市有丰富的革命文物,是沂蒙红色精神与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充分发挥革命文物教育作用,弘扬光荣革命传统,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老区情未了     
<正>30年前的秋天,我作为老区工作的一名新兵,带着憧憬和向往来到延安,写下了《塞下秋来风景异——今今昔昔话延安》一文,发表在《中国老区建设》创刊号上。30年后的今天,又值“塞下秋来”,我们在这里纪念《中国老区建设》创刊30周年。一声“老区”,几多深情,几多温暖。一份老区事业,几多求索,几多追寻。《中国老区建设》30年的历程,正如支树平会长指出的,是一条艰难创业、坚守立业、开拓兴业之路。我作为30年的亲历者、见证者,此时此刻,感悟很多,想向各位领导和同志汇报的体会也很多。鉴于会议的安排,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感恩感谢。  相似文献   

8.
“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这是舞剧《沂蒙颂》中的唱段。此剧曾被毛泽东主席称赞为军民鱼水情的生动体现,并指示要用它教育更多的人,做共和国的新“红嫂”。从此,“沂蒙红嫂”成为千千万万沂蒙老区女性支持革命、献身革命、爱党爱军的群体形象。  相似文献   

9.
文章概述了“中国梦”是对民族理想的象征性表达,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和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探讨实现“中国梦”的路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走和平崛起的复兴之路;三步战略实现中国复兴梦.  相似文献   

10.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以来,“中国梦”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和光荣使命.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人,对“中国梦”都有着全新的不同的诠释和理解.企业宣传干部应义不容辞、理所应当地担当起历史重任,立足“中国梦”,凝聚职工群众的正能量,争做实现“中国梦”的引领者、组织者和践行者,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1.
《四川经济研究》2006,(11):14-14
商务部、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在京联合举办“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授牌仪式。成都、西安、上海、深圳和大连成为我国首批“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相似文献   

12.
施容娇 《宁波通讯》2009,(10):44-45
江西,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是千百万人向往的革命圣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那里曾是洋溢着浓郁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贫穷之地,如今,红色依旧,但山乡巨变。红色旅游业的蓬勃兴起让革命老区摆脱了贫困,同时,更好地传承了历史,发扬了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13.
<正>6月2日至3日,由中国老促会和江西省老促会联合主办,中国老区建设画报社承办的“迎接党的十九大、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和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会议”在革命圣地江西省井冈山隆重召开。召开这次会议,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  相似文献   

14.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一曲《沂蒙山小调》让沂蒙老区响遍大江南北。如今,位于沂蒙山区的临沂市把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革命资源予以巧妙的结合,“红色旅游”有声有色。沂蒙老区是全国著名的抗日根据地,是当时中共山东党政领导机关的所在地。65年前,八路军——五师挺进沂蒙山,建立了山东抗日政权,刘少奇、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这里工作战斗过。从1939年到1942年,日军对沂蒙山区进行千人以上的“扫荡”达157次,万人以上的“扫荡”29次。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沂蒙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生死,共患难,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粉碎了日伪军无数次“扫荡”,打退了国民党反动派千百次进攻,其中比较著名的战斗有大青山突围战、孟良崮保卫战、青口战役等,沂蒙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国抗战史上的壮丽诗篇。当时沂蒙革命根据地420万人,有120万群众参军支前,10多万革  相似文献   

15.
杨涛 《魅力中国》2009,(1):64-65
当今的视觉影像铺天盖地,技术的发展不断地为摄影的表现创造着新的可能性,推动着摄影艺术的发展,从而形成了新思维、新观念、新的创作手法和表现方法。摄影艺术本身既以“技术”作为重要依托,又在摄影技术发展到数字时代的生动体现。影像记录介质出现从单一化的银盐影像,走向多元化数字影像与银盐影像共存,即光化介质与光电介质共存的时期。所谓摄影的视觉时代,就是指记录影像的主要形式的转变,正处在一个剧烈变化的、优势互补的多介质共存并发展的时期,这正是视觉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6.
走进余姚四明山这块曾经经历过血与火洗礼的热土,你会发现不少脱贫致富后的干部群众出自内心而筑起的感激之碑。其中最为醒目的要数鹿亭乡里大山村新立的一块,上刻:“山里人久旱盼清水,共产党为民送甘露”,横批“拥政爱党”。这些石碑和碑,表达了老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深厚感情。让我们沿着四明山脉和天台山脉去追寻一下艰巨而又辉煌的治穷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7.
从18个连片扶贫革命老区之一,到鲁南苏北地区经济的强力领跑者:从“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的四塞之崮,到商贾云集的物流之都;从处于文化竞争边缘的“小”城,到牵动世界目光的历史文化大市;从满目疮痍的泥淖之地,到城水相依、滨水生态的宜居城市……临沂人民大力弘扬“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用发展改变了历史,让老区人民实现了一个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相似文献   

18.
革命老区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在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中,革命老区为革命事业的胜利,为共和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培养了勇于革命、不怕牺牲、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老区精神”。这是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永远教育和激励子孙后代沿着老一辈革命者开创的事业,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而努力奋斗的道路前进!  相似文献   

19.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史诗.170多年的探索历程告诉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20.
崔利英 《走向世界》2014,(23):13-13
4月29日上午,中齐地产杯“国山墅”摄影大赛开幕式暨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国山墅摄影创作基地揭牌仪式在泰安市国山墅小区举行。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席侯贺良、常务副主席田凤仙,副主席荆强、谷永威,泰安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陈勇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当天百余名摄影家来此采风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