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东照  高洁 《魅力中国》2014,(22):391-391
汽车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受石油危机的影响,汽车节能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研究汽车节能的有效途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汽车生产到使用过程中分析了汽车耗油量的影响因素,对症分析,论述了目前汽车节能的有效途径。通过实施有效的节能途径可以大大降低汽车的能耗,减少汽车工业的能源压力。  相似文献   

2.
马国东 《中国经贸》2013,(16):295-296
汽车销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加之制造商不断的上扬价格,汽车销售的利润空间正在逐步压缩。汽车销售企业通过税收筹划的手段达到纳税负担最小化,从而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对汽车销售企业经营特点,分析了汽车销售企业纳税收筹划的空间,简要阐述了汽车销售企业税收筹划的原则和目标并举例了汽车销售企业纳税筹划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兆民 《中国经贸》2010,(12):128-128
本文通过研究我国汽车改装的种类和我国汽车改善的现状,提出了汽车改装文化需要正确的引导。同时,文章也指出了不完善的汽车改装法规,呼吁交通管理部门应科毛《待改装汽车,促进汽车改装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葛志专  巫细波 《科技和产业》2020,20(11):113-119
分析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实施的一系列与汽车市场密切相关的宏观政策,汽车下乡、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补贴等政策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限牌限购政策则明显地抑制了汽车消费。基于2002—2017年省际汽车销量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系统GMM模型实证分析了宏观政策对我国汽车市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汽车市场具有明显的惯性效应,宏观政策对我国汽车市场的促进和抑制效应都非常显著,其中汽车市场激励政策虚拟变量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汽车市场抑制政策虚拟变量的估计系数显著为负;相对于促进政策,抑制政策对汽车市场的影响程度更为明显;居民消费水平、汽车产量、公路货运量、公路客运量等因素对汽车市场也具有显著为正的促进效应。在实证分析基础上,对我国在未来制定和实施汽车市场相关的宏观政策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我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现状 长期以来,国家一直重视对报废汽车的管理,并陆续出台过多项政策。2001年6月,国务院颁布实施了《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07号,以下简称国务院307号令)。根据国务院307号令,原国家经贸委对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进行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各省级经贸主管部门对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进行了资格认定;有关部门依法加强了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为的监督管理,报废汽车管理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6.
盈盈 《新财经》2010,(1):108-110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汽车保有量成倍增长,汽车维修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世界汽车行业的日新月异,也对我国的汽修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现代汽车从整车结构到控制技术,科技含量都极高。维修、保养这样的现代化汽车,单凭经验,耍手艺,大拆大卸,显然已行不通。形势逼人,中国的汽车维修行业必须顺应汽车市场的发展,扩大规模.提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景陆明 《魅力中国》2010,(20):28-28
入世后,中国的汽车运输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跨跃式发展。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引发了汽车消费结构的变化,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及其流通体制也必然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着动态变化,日新月异的中国汽车市场,汽车运输业也必然要面临诸多的挑战。文章将从汽车运输业的现状着手,具体分析一下汽车运输业的发展过程中所要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事件     
《沪港经济》2010,(4):8-8
日本铃木及日产等三家车企宣布汽车召回 日本交通部2月25日表示,日产汽车、铃木汽车和大发汽车公司均宣布汽车召回。日本交通部表示,三家公司的此次召回并非不寻常事件,因为交通部每年接到的汽车通报通常有300起。但这三家公司选择的召回时机并不寻常。目前,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全球范围召回了数百万辆汽车,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魏沁 《中国经贸》2014,(13):247-248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运输行业的迅速发展,汽车运输企业更加关注成本的核算问题,以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的降低汽车交通运输中产生的费用,提高在整个行业中的竞争优势。文章分析了汽车运输企业成本核算的现状,提出了解决汽车运输企业在单车核算中问题的一些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能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与应用问题已成为各国汽车工业积极探索的焦点。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正面临第四轮重构,汽车产品将向安全、节能、环保方向迈进,“新能源汽车”概念也随之成为业界关注重点,新能源汽车成了各国竞相研发的目标和追求。因此,世界各主要汽车生产国和大型汽车公司都纷纷加大了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和应用力度。随着人们对新能源的不断探索,在汽车领域中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呼之欲出。从环境及资源的角度来考虑,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实际上就是节能减排,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的重要组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对汽车行业还是对国家的节能政策都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11.
张珂 《魅力中国》2014,(23):127-127
汽车电子技术是汽车发展的重要环节,其对于改善汽车运行的舒适性、可靠性、智能化、动力性和网络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然后具体探讨了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技术与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快讯》2010,(15):10-16
一如时尚潮流的反复,汽车也开始流行起100多年前的风尚。 1873年,英国人戴维森制作了世界上最初的可供实用的电动汽车。这甚至比德国人戴姆勒和本茨发明内燃机汽车早了10年以上。1900年美国制造的汽车中,电动汽车15755辆,蒸汽机汽车1684辆,而内燃机汽车只有936辆。  相似文献   

13.
郭莉 《首都经济》2009,(9):38-39
“概念”了很多年,“新能源汽车”终于姗姗走近我们的生活。 “形象说来,新能源汽车就是给传统汽车换心脏,四肢、五官都是传统汽车,只有心脏是崭新的。”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科技项目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一语切中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核心——心脏,也就是比传统汽车更新的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14.
根据商务部、财政部等10部门的统一部署,在重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领导下,商务、财政、环保等部门积极采取措施,通力合作,扎实推进汽车以旧换新工作。一是建立了市政府领导挂帅、市级有关部门参与、分工合作的工作协调机制,召开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汽车以旧换新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二是印发了《重庆市汽车以旧换新实施细则》、《汽车以旧换新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审核、发放、资金管理等内容作了具体规定。三是组织商务部门、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有关工作负责人,  相似文献   

15.
中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为汽车物流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增长空间,合理发展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成为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成本已成为制约汽车物流企业经营与发展的“瓶颈”,如何在提高汽车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降低物流成本已经成为汽车物流企业的首要任务。本文从汽车物流企业高成本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分析了汽车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并对降低汽车物流成本的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汽车产销量逐年快速增长,汽车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明显加快,私人已经成为汽车消费的主体。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制造和消费大国,汽车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就在全球金融危机日益加深、世界汽车产业哀鸿一片的时候.作为新兴汽车大国的中国果断出手,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救市政策。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从税收、财政等多方面推出扶持政策,鼓励扩大汽车消费,这无疑给国内车市带来了重大利好。可以预见,无论是汽车制造商、汽车经销商,还是广大汽车消费者,都将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不仅如此,在世界其他汽车大国纷纷陷入困境之时,如果能够抓住机遇,不但能使中国的汽车业尽快摆脱困境,还将加快中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张谦 《首都经济》2014,(2):24-26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然而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领域技术上还受制于人,和汽车强国还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的汽车工业一直在呼吁弯道超车,“互联网汽车”的出现给汽车工业赶超提供了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19.
管桦 《宁波经济》2010,(11):38-39
中秋节、国庆节令北京卷入了堵城困局,并引发了中国汽车产能是否过剩的争论。快速步人汽车社会的中国,正面临难解之题:一边是因为汽车热销而大涨的汽车股,一边是因为拥堵而蜗牛般爬行的中国汽车;一边是1.99亿辆的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包含8500多万辆汽车,一边是中国15座城市每天近10亿元的拥堵成本。  相似文献   

20.
日本是汽车大国,汽车工业非常发达,与其先进的生产技术相适应,日本也形成了其独特的汽车产品市场流通体系,这一体系极大地促进了日本汽车生产厂家的市场开发,确保了大量生产体制的建立,也促进了汽车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我国汽车工业正朝着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方向发展,为此,借鉴一下日本的经验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