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3.2鱼波豆虫病。鱼波豆虫病作为淡水鱼的原虫病是很早以前就为人们熟知的,在海洋中生息的鱼类也有类似的虫体寄生,有时给养殖场和种苗生产场带来损失。海洋性鱼波豆虫病的分布范围,从亚寒带到热带遍布世界各地。到目前为止,在25种海产鱼、3种逆河性鲑科鱼类和2种章鱼中有寄生的报道,宿主范围极其广泛。【症状】该病在鱼类种苗生产阶段多发。被寄生的种苗食欲显著下降。寄生刺激引起黏液分泌导致鱼体体表白浊,鳍条基部可见出血。也曾发生过大量寄生这种  相似文献   

2.
(2)常见复殖吸虫病 ①血居吸虫病(Sanguincoolsis) [病原]血居吸虫(Sanguinicolaspp),寄生于多种淡水鱼及海水鱼的血管内。我国危害较大的龙江血居吸虫(Slungensis),寄生于鲢、鳙、鲫、草鱼、团头鲂;成虫扁平、梭形,前端尖细,大小为(0.26~0.85)μmX(O.14-0.25)μm,体被很粗的棘及刚毛,口孔在吻突的前端,下接不很直的食道,在体1/3处突然膨大成4叶肠盲囊,没有咽;精巢8-16对,位于卵巢前方,输精管沿正中线向后,至卵巢后方左侧,作二三折叠而达雄性生殖孔;卵巢蝴蝶状,卵呈橘子瓣状,在大弯的一边有1短刺。寄生于团头鲂的鲂血居吸虫(S.megalobranme)的肠盲囊呈梨形或圆形,精巢18~22对。  相似文献   

3.
<正> 二、鱼类蠕虫病 1、指环虫病 是一种由蠕虫中的单殖吸虫类引起的疾病,危害各种淡水鱼类,寄生于鱼鳃、鳍和体表,大量寄生时引起死亡。 症状识别发病初期鱼体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鳃部显著肿胀,鳃盖张开。翻鳃金鱼可看见鳃上有乳白色虫体,鳃丝暗灰  相似文献   

4.
<正> 近几年,鱼类的绦虫病在一些养殖区严重发生,绦虫寄生在鱼类体腔,影响养殖鱼类的生长,使消费者不敢购买和食用。现将常见的几种鱼类绦虫病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鱼虱病是一种鱼类体外寄生虫病,危害较大、如大量寄生也可以引起鱼类大批死亡,所以鱼虱病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6.
(3)孢子虫病 ①粘孢子虫病(Myxosporidiosis) 【病原】粘孢子虫(Myxosporidia)属于粘体门(Myxozoa)、粘孢子纲(Myxosporea)。这一类寄生虫种类很多,主要寄生在海、淡水鱼类中,少数寄生在两栖类和爬虫类。寄生在鱼类的约1000余种。寄生部位包括鱼的皮肤、鳃、鳍和体内的各器官组织。  相似文献   

7.
正一、黏孢子虫病黏孢子虫病(Myxosporidiosis)根据农业部发布《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的规定,将黏孢子虫病列为三类疫病。黏孢子虫病是由黏孢子虫纲(Myxosporea Butschli,1881)的一些种类寄生引起,黏孢子虫的种类很多,现已报道的有近千种,全部营寄生生活,其中大部分是鱼类寄生虫,在鱼体各个器官、组织都可寄生,但大多数种类均有一个  相似文献   

8.
<正>一、小瓜虫的生活史小瓜虫属原虫类的纤毛虫,营寄生生活,一般寄生于鱼体表和鱼类鳃部,生活史可分为水中自由流动的裂殖子和在鱼体上寄生的滋养体两个阶段。裂殖子在水中活跃流动遇到鱼类在数秒钟内就可以  相似文献   

9.
<正>一、鱼类寄生虫对鱼类的影响及危害1、机械性刺激及损伤。机械性刺激及造成组织损伤是寄生虫病共有的一种特征。如鲺寄生,以其口器及背甲腹面的倒刺刺伤、撕裂宿主皮肤,使宿主十分不安,病鱼出现狂游并跳离水面。大中华鳋的寄生可造成鳃组织的炎  相似文献   

10.
正五、指环虫病指环虫病是由指环虫属(Dactylogyrus)和伪指环虫属(Pseudodactylogyrus)的单殖吸虫寄生于鱼的鳃上引起。指环虫广泛寄生于鱼类的鳃,有些虫种能造成鱼类疾病,引起苗种的死亡。这种现象不仅在小水体,而且已发现有些种类可在大水面对成鱼造成危害。由于反复感染,频繁用药,导致伪指环虫产生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原生动物病 1、锥体虫病 症状识别少量寄生时,在鱼体外表看不出异状;据国外报道,当大量寄生时,可引起鲤鱼患昏睡病。 流行与危害野生鱼较池养的鱼类中感染锥体虫的现象更为普遍,这与水域中有无尺蠖鱼蛭等蛭类有关。尺蠖鱼蛭吸食病鱼的血液后,锥体虫随鱼血达蛭的消化道,进行大量繁殖,并逐渐前移,一直移  相似文献   

12.
<正> 锚头鳋属于寄生桡足类,对鱼类危害很大,是鱼类主要病害之一。本文将鱼类锚头鳋病及其防治方法作一介绍。一、病原体属于桡足亚纲,剑水溞目,锚头鳋科,锚头鳋亚科,锚头鳋属中的种类,常见而危害较大的有四种:1、多态锚头鳋。寄生于鲢、鳙鱼的体表或口腔,体长6~12.4毫米。头胸部背角呈“一”字形,与身体纵轴垂直,向两端逐新尖细,有时稍向上翘起,在背角左右两侧的中部向背面分生出一短枝,有时背枝与腹枝等长,有时背枝又短小如突起。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水产养殖生产中出现了一种危害鱼类的敌害——刺激隐核虫,该寄生虫寄生鱼类引起的鱼病一旦暴发,常常会造成大批鱼类死亡,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笔者在2005年、2006年的生产中对鲆鲽类、河豚刺激隐核虫病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将该病的特点及其防治技术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在目前的饲喂条件下,要消灭一切病原体是不可能的。但要控制鱼病的发生,我们可从提高鱼体抵抗力入手,效果会好些。一、合理的混养 此法不仅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对鱼病的预防也有较好的作用。因为不同种鱼类上的寄生物不完全相同,某些寄生物只能寄生于某种寄主,别的鱼类对其有免疫力,由于混养的结果,实际上就使这种鱼  相似文献   

15.
<正>6.车轮虫病【病原体】显著车轮虫(Trichodina nobillis)。【流行与危害】车轮虫可寄生于海水及淡水养殖鱼类的体表、鳃部和鼻孔等处。淡水车轮虫病主要危害当年金鱼、锦鲤和淡水热带鱼的幼鱼。较大的鱼体上虽然有车轮虫寄生,通常不会使观赏鱼类死亡,但其生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水温在25℃以上时,车轮虫大量繁殖。有机物含量高的水体中,在低温季节车轮  相似文献   

16.
<正>双穴吸虫病又称复口吸虫病、白内障病,是近年来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的一种鱼类复殖吸虫病。仅2010年在本市发病面积就达一千多亩,死亡鱼类达2万多kg。给全市水产养殖造成50多万元的极大经济损失。双穴吸虫成虫寄生于鸥鸟的肠道内,其幼虫第一中间宿主为椎实螺,第二中间宿主为鲤科鱼类、黄鳝、  相似文献   

17.
正七、三代虫病三代虫病是由三代虫属中的一些种类寄生而引起的鱼病。三代虫主要寄生在鱼体表和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海水和淡水水域,能寄生于绝大多数野生及饲养鱼类,己见报道的有400余种。常见的种类有:锦鲤上的秀丽三代虫(G.eleganse)、金鱼中型三代虫(Gyrodactylus medius Kathariner)、金鱼细锚三代虫(G.  相似文献   

18.
<正> 绦虫病又叫干口病,是由绦虫侵入肠道引起的寄生虫疾病。病鱼离群独游于水面不吃食,身体黑瘦。剖开鱼腹可见肠道内有寄生的白色带状虫体,寄生虫较多时,会使鱼肠前端膨大,造成肠道阻塞,出现炎症。该虫能寄生草、鲢、鳙、鲮等鱼类,以草鱼受害特别严重,能使草鱼种大批死亡,越冬鱼种死亡率最高。患病的鱼种,是在鱼苗初期因摄食那些吞食了绦虫卵的剑水蚤而感染的。鱼类患绦虫病后,即使用药物治疗,效果也较差。因此,防治该病必须以防为主,治疗为辅。  相似文献   

19.
<正>黏孢子虫隶属于黏孢子亚门、黏孢子纲,种类繁多,目前全世界已经报道的有2200余种,除少数寄生于其他动物外,多数寄生于鱼类的皮肤、鳃、喉、肠等组织器官,常见的有碘泡虫、单极虫、黏体虫、尾孢虫、球孢虫等,对水产养殖危害严重。"福瑞鲤"和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大宗淡水鱼优良新品种,其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在养殖示范过程中效果显著,但是,每年4-9月苗种培育及养成期间,两个品种均有黏孢子虫导致发病的病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鱼类资源比较丰富,共有鱼类21种、73属、99种,加上6个亚种,共105种。在105种鱼中,有9科40余种属大中型经济鱼类。经济鱼类的总产量约占鱼类总产量的50%以上。除有我国南方各省普生的温水鱼类外,还有许多属于我国寒冷地区的特产鱼类和其他名贵鱼类。如鲟鱼、蝗鱼、大马哈鱼、兴凯湖大白鱼、松花江鳌花等。名贵特产鱼类之多,在我国各省区中是少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