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试论当前石化企业的物资供应管理谭亭顺一、以市场为导向,强化物资订购管理市场经济中的利益驱动成为市场运行的基本机制,它要求企业必须具备较强的敏感性,以接收和捕捉市场信号,及时调整和修正经营行为,趋利避险。作为企业“窗口”之一的物资供应部门,更应当具备较...  相似文献   

2.
沈庆凯 《中国石化》1996,(10):18-19
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加速实现微机化管理沈庆凯锦州市石油公司与锦州石化公司炼油厂直通输油管线,经营条件便利。多年来,该公司一方面发挥销售企业用户多、市场大的优势,通过管输多接油,努力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促进企业经营发展;一方面不断强化现代化大生产意识,狠...  相似文献   

3.
《中国石化》1997,(5):22-24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做好物资供应工作锦西炼化总厂供应公司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和总公司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抓好企业进入市场过程中的党风廉政建设,强化物资供应管理工作,较好地维护了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强了企业的信誉。我们的...  相似文献   

4.
质量———企业的生命李汀视质量为企业生命的天津石化涤纶厂,数年如一日,坚持在质量管理上健全组织保证、目标责任、内容标准、检查考核和信息反馈五大体系,以现场保市场、以市场促现场,以工作质量确保产品质量,以产品质量检验工作质量,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赶超先...  相似文献   

5.
中国入世已成定局。入世后,中国石油石化业将主要面临关税减让、市场准入并逐步开放的巨大挑战和来自国外大石油石化公司及周边主要国家地区石化工业的竞争压力,同时也将获得更好更快更全面地开放,进一步拓展国际化经营,实现高起点、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面对入世后的新形势,中国石油石化行业要迎接WTO的挑战,尽快提高国际竞争力,并将其作为最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和战略目标。总的看,中国石油石化行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认清形势,增强紧迫感,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进步为推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深化改革重组,强化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6.
松原炼油厂是 1970年建成的燃料型原油加工企业。建厂 30年来,一直是地方利税大户,在繁荣地方经济、安置就业人员、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诸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以及市场因素等原因,近年来企业发生了亏损,出现了生存危机。如何闯一条新路,使企业在竞争中站稳脚跟?松原炼油厂领导班子多次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一致认为,企业发展固然离不开深化改革、强化内部管理,但更主要的是要依靠科技创新,改变技术落后、产品收率低、加工成本高等状况。认识统一后,该厂确立了科技兴企战略,制定了中长期科技…  相似文献   

7.
把企业推向市场的有效措施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为此,首先指出,必须提高认识,纠正三种片面倾向;然后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加强管理,必须以市场为出发点;最后提出,狠下功夫,从六个方面加强企业专业管理和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8.
潘强 《中国石化》1996,(2):16-17
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谈潘强企业国际化经营是当今世界经济活动潮流。企业把自己置于世界范围之中,实行面向世界的经济战略,实施适应国际惯例的经营方式,是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展的必然趋势。石化企业要取得更大发展,就必须在国际市场上有所建树,成为名副其实的跨国...  相似文献   

9.
中国入世后,随着关税的进一步降低和进口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的逐步取消,外国产品必将以更多的数量和更高的速度进入中国,对国内企业造成更大的竞争压力;与此同时,国外企业向我国低价倾销的行为也将增多,冲击和挤占国内市场。因此,学习和研究 WTO反倾销规则,提高反倾销的反应能力和运作能力是加入 WTO的客观要求。 一、反倾销形势紧迫   我国石化企业国际竞争力普遍较低。经过 20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石化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但与国外石油石化大公司相比,仍处于明显的竞争劣势:企业布局分散,…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正经历着两大根本性的转变: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从粗放型经济转变为集约型经济。为适应两个根本转变,国企必须从以生产为中心的封闭的生产管理转变为以市场为中心的复合开放的企业经营、企业战略经营和市场营销;从以实物形态为中心的管理转变为以价值形态为中心的经营;从被动地为应付上级部门评比检查而抓管理转变为主动地为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抓管理;从忽视宏观信息和市场信息转变为高度重视各种信息和信号;从一般化地在企业建设精神文明转变为个性化地培育企业文化、树企业形象。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化》1996,(8):12-15
振兴石油化工科技必须先行总公司技术开发中心遵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从石油化工的特点出发,几年来我们要求石油化工企业的科技开发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生产建设的需要,解决生产建设中的技术问题,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同...  相似文献   

12.
天然气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最大区别是于它具有物理实体上的系统性,天然气管道是连接生产企业和市场的桥梁。管道输送具有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和环境经济性,管道输送业的缝勃发展将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我国西部区域天然气管道输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政府、社会和生产企业改变依赖低价能源的观念,注重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有赖于加强对天然气管道输送是运输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强化市场观念,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价格  相似文献   

13.
赵利 《中国石化》1997,(5):20-21
名牌战略──搏击市场的金钥匙赵利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站稳脚跟,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天津石化公司涤纶厂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他们在国内、国外两大市场的冲击下,走出了一条“以名牌产品为先导,以科学的管理为后盾,以超前的工作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业用油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农村成品油市场也将成为今后几年竞争的焦点。因此,加快农村成品油市场的开拓,抢占农村成品油阵地,对石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发展特许经营则是占领农村成品油市场的有效途径。本文拟对在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森工企业在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应建立以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为主体的要素市场;健全并发挥要素市场的作用,才能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发展林区经济。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临近 ,中国市场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全面接轨已势在必行。中石化集团公司作为世界著名的大企业 ,其经营越来越深入地融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我们的石化企业再也不可能囿于国内市场 ,而要越来越多地接受外商的挑战 ,同时将更多地与外商合作 ,从而开辟更大的经营和竞争空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一方面预示着国外产品将更多地进入我国市场 ,另一方面也为我们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及开展国际间的各种经营活动提供了更好的机遇。如何搞好对外贸易 ,开拓国际市场 ,越来越现实地摆到了我们企业的面前。搞好外贸 ,开拓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7.
必须从生存和发展的角度看成本邢少军进入1996年,国内石化市场的变化之大,令人咋舌。第一,与去年同期相比,聚丙烯降价在每吨1000元左右,仅此一项,我厂一年就要少收1.6亿元以上;第二,原料价格上涨使企业获利甚少,或无利可获,乃至亏损。今年以来,原油...  相似文献   

18.
体验经济与非体验经济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体验经济的运行特征与非体验经济(主要指产品经济、商品经济与服务经济)的运行特征相比,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表现为:从规模经济转变为不规模经济;从规模目标市场转变为专属个人的目标市场;从满足目标市场需求转变为满足特定市场需求;从企业技术人员创新产品转变为需求者为自己创新产品;从企业运行封闭化转变为企业运行开放化;从及时生产转变为即时设计与服务;从企业定价转变为“顾客定价”;从市场竞争模式化转变为市场竞争个性化;从产品、服务竞争转变为“体验”竞争;从市场运行的无主题化转变为市场运行的主题化;从运行程序主线的企业化转变为运行程序主线的顾客化;从重视顾客的虚拟价值转变为重视顾客的现实与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闽  翟扬 《中国石化》1999,(11):17-17
我国自1986年正式提出恢复GATT缔约国地位(1995年WTO取代GATT后,改为加入WTO)申请,至今已有13年。在这期间,石化行业做了大量的努力和准备。加入WTO对石化行业既是机遇,更是挑战。一方面为石化经济体制改革和优化提供国际通行的参照准则,有利于尽快转换经营机制,加大集团整体重组的力度;另一方面加入WTO也意味着市场准入和参与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石化集团将面临国际大公司对本国市场的打入,能否抢占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是对石化行业的一场严峻考验。一、加入WTO对石化行业的主要影响加入WTO…  相似文献   

20.
市场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成本竞争。企业竞争力的概念最终可理解为成本概念,它的内涵主要指企业如何能以较低的成本提供同等质量的产品;或者反过来以同样的成本提供质量更高的产品。产品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效益,最终影响到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如何在企业职工中牢固树立成本意识,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巴陵石化己内酰胺产品部是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国外专利技术和设备兴建的现代化大型化工生产基地,系国家“八五”期间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拥有年产5万吨己内酰胺生产装置。由于投资体制的原因,该套装置全额举债建设,自投产之日起,就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尽管己内酰胺生产稳定、产品肖,但仍然无法摆脱资本性亏损的困境。1999年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被国家经贸委列为全国债转股首批试点企业。成功实施17.79亿元债转股后,资产负债率从100.59%降至30%。如何把握住债转股这一历史机遇,深挖内部潜力,实现企业的新生?产品部提出了依托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