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黄宗智"过密化"理论探讨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常勇 《中国农史》2004,23(1):113-118
黄宗智以“没有发展的增长”、“过密型商品化”解释数百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的变迁,在国内外史学界激起极大反响,部分学者从不同角度给予肯定,也有学者在发展标准、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问题上提出了质疑,关于“过密化”的争论促进了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小农经济的评判尺度--评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冯小红 《中国农史》2004,23(2):78-84
黄宗智提出的以“边际报酬”为评判尺度的“过密化”理论,是其分析和评判中国小农经济的理论基点。用“边际报酬”概念的源头——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函数”来考察,“过密化”理论有其不严密之处。以建立在西方经验之上的“边际报酬”概念来评判与西方农业经济有天壤之别的中国小农经济,更有其无法弥补的局限性。以往,东西方学者对“过密化”理论的回应多停留在表层,很少有人对其理论基点提出置疑,以此为基础的理论创新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主要从西方经济学的生产论出发,对“过密化”理论进行分析和评判,以促发更深的理论思考和更加科学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3.
张婕  翟林营 《水利经济》2022,40(3):34-41
在国家高度重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恢复,以及节能环保财政资金仍然存在约束的背景下,效率提升已经成为优化生态环境的重要驱动力。通过超效率非期望产出模型,测算并分析了2007—2018年黄河流域50个地市的节能环保财政支出效率,结果表明:样本期内黄河流域的节能环保财政支出效率平均值为0.67,约有30%的提升空间,并且呈现平稳、下降、上升3个阶段性特征;从空间上看,黄河“几”字弯右尾部效率值较高,低值区随机分布在流域边缘;节能环保财政支出效率值与地方生产总值并不是同比例增长;城市间节能环保财政支出效率综合值特征分异明显,根据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得分可以将其划分为高高、高低、低高以及低低4种类型。提出应促进产业升级、建立流域协同管理体制以及因地制宜地优化资金配置能力、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等提高节能环保财政支出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农业生产效率是衡量农业生产的重要标准,其生产效率测度结果对研究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皖北农耕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2017年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构建农业生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虚拟决策单元,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从自评和他评的角度对2017年皖北各县级单元的农业经济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并基于结果的迥异进行效率、冗余及空间分异的分析。[结果]皖北地区农业生产整体效率较低,呈现出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模式; 各种投入要素配置不尽合理,皆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冗余,整体上看塑料薄膜冗余最高、化肥施用的冗余最低; 空间分异显著,南北表现为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的“S”型趋势、东西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扁平状“v”型空间分异特征。[结论]粗放式的农业生产导致了皖北农业生产效率整体较低,应完善生产要素配置,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皖北地区农业整体性协调发展,提升地区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构建双碳目标下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评价体系,并以黄河流域为例分析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非参数核密度估计,Tobit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区国土空间利用综合效率表现出平缓增长趋势,不同空间类型表现为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不同区域表现为下游地区>中游地区>上游地区,不同城市类型表现为成长型城市>衰退型城市>再生型城市>成熟型城市。(2)综合效率等级较高的城市多集中于中游和下游地区,中游地区城镇空间和生态空间利用效率较高,下游地区农业空间利用效率相对较高。(3)自然地理因素和经济社会因素共同影响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研究结论:应科学统筹矿产资源开发与绿色低碳发展之间的关系,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因地制宜开展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治理,并充分考虑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系统谋划转型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提高农业的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重视农业生产效率提升、重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问题研究是构建现代化农业强国的重中之重。[方法]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效率的概念、测算、要素禀赋、影响因素、收敛性分析、国际比较、内部分解、农业生产状况、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性,以及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研究。[结论]文章基于对现有文献的评析,对今后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1)重视农业生产效率内部要素禀赋上的研究; (2)加强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联性研究和两者之间作用机制的研究; (3)乡村旅游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阶段,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不可跳过的关键一环。本文采用超效率DEA模型进行研究发现,湖南省各地级市之间的农业生产效率存在较大差距。各地级市的农业生产效率具有不同的特征,其特征主要由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构成,对于不同的特征其地区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目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农业生态效率的提升,基于“双碳”现实背景,将农业碳吸收与农业碳排放同时纳入农业生态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生态效率的空间效应。[方法]文章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2000—2019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西藏地区)农业生态效率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以探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生态效率的空间效应。[结果]样本研究期内,中国农业生态效率均值介于0.8~0.9,九大区域农业生态效率整体波动幅度较小,分区域呈现出“W”和“M”型两种时间变化态势,区域差异逐步缩小。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生态效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且存在正向溢出效应,溢出效应超出直接效应。[结论]考虑农业碳吸收属性,中国整体农业生态效率处于较高水平,但未达到完全有效状态,仍有改进空间。应通过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加强区域合作,克服区域间要素的投入与产出的冗余,充分发挥溢出效应对区域间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易芳 《农村经济》2003,(2):48-49
当前 ,“三农问题”的解决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头等大事。对于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经济学家们是各抒己见。有的认为 ,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所在 ;也有的认为 ,“三农问题”应从农业自身中加以解决 ,单从外部城市化考虑不能促成农业自身最终的发展 ,更何况是现在已经出现了“城市贫困”的现象。笔者认为 ,两种观点 ,均有其道理所在。在我国农业自身效率低下 ,大量剩余劳动力仍停留在耕地资源上没有出路的情况下 ,城市化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只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得以转移 ,农业才有可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文章以番茄与黄瓜为例,以设施、露地蔬菜栽培宏微观数据为支撑,以纬度和降雨为划分区域依据,从成本收益及效率评价视角出发,回答中国设施农业发展方向的问题。方法 运用比较分析以及SFA-Malmquist方法,测算与拆解全要素生产率指标。结果 (1)从中国设施现状来看:中国设施蔬菜具“高产量、高收益、高价格”的“三高”优势和“收益率优势不显著、劳动生产率低”的“双重”劣势;中国设施蔬菜产业仍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设施蔬菜经济投入相对较高,影响设施蔬菜的竞争力水平。(2)从设施栽培全要素生产率来看:中国设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稳定增长,但生产效率徘徊不前,栽培品种间、区域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不同。(3)对比设施和露地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基本一致;生产效率表现为“设施>露地”,露地栽培种间效率差异大;技术进步增长表现为“设施<露地”,区域特征显著。结论 中国设施蔬菜全要素生产率稳定递增,属于“技术进步诱导+技术效率推动”的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11.
汉代辽东犁和其作亩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德卿 《中国农史》2006,25(4):12-23
本文通过考察东北农业的实体,分析了它的力量源泉。根据《齐民要术》中登场的“辽东犁”,研究古代中国东北地区的耕作方式和作亩法,来看末冷地带东北农业的本质。东北地区的农耕是在农业的原始基础上吸收了游牧民的畜牧技术和中原度韩半岛的农业文化。这种特征在耕作方式上可见一斑,即使用了辽东犁的作亩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基于灾情数据的评估方法对全国及31个省份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进行评估,根据农作物灾害风险的概率密度和累积分布函数计算其年均损失率,并据此进行区划。研究结果表明:(1)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16个省份平均每年的农业因灾损失率都在10%以上,全国农业因灾年均损失率为12.9%;(2)干旱和洪涝是导致我国农业损失的两个主要险种,分别占到总损失的51%和27%;(3)我国自然灾害各险种的高风险区均相对集中,建议政府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区域灾损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重庆市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重要的综合产业基地,探究该地区农业供给效率和农业发展潜力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政策制定具有积极意义。方法 文章以2001—2017年为研究时段,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对农业供给效率进行动态分析,采用熵权法构建农业发展潜力指数评价模型,并根据各地区农业发展潜力指数构建农业发展潜力竞争模型。结果 生产要素弹性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7年农业劳动力弹性、农业土地弹性和化肥使用量弹性呈现负增长趋势,在农业供给侧结构中的贡献程度在逐渐减弱。农业资本弹性、农业机械总动力弹性和农业技术进步随着时间呈现增长的趋势,应该加大农业资本的投入,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最大程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综合分析生产要素弹性和规模报酬指数,2001—2017年重庆市农业供给效率在不断提高。农业发展潜力指数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7年全市农业发展潜力指数从47.15增长到60.13,各区县农业发展潜力指数也都呈明显的增长趋势。结论 重庆市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已经由外延式增长方式逐渐转化为内涵式增长方式,农业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密集型转化,农业供给效率在明显上升,各地区农业发展潜力指数在逐渐增加,经济发展程度对农业发展潜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沙漠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在国际上,沙漠旅游正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和田地区是典型的干旱区,沙漠旅游资源均为独一无二的精品,特色突出,蕴藏着巨大的开发价值.本文阐述了和田地区沙漠旅游资源的特点,并探讨了沙漠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推出开发麻扎塔格风景区、大河沿-达里亚博依民俗文化以及尼雅寻古等景点景区.并...  相似文献   

15.
王宏 《南方农村》2013,29(4):10-15
本文采用PanelData模型和中国农业FDI的省际数据,对农业资源禀赋的地区差异与农业FDI的区位选择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资源非均衡分布,尤其是农业自然资源的地区差异,是导致农,2kFDI地区分布差异的根本原因。农,2kFDI一般都定位于农业自然资源丰裕的地区,然而当外商过度集中于这些地区时,可利用资源数量将会减少,获取资源的成本也会增加,进而诱发农,_lkFDI的空间转移。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农&FDI为什么会从东部扩散到中部、由南方转移到北方的原因。农业外资政策制定的关键是合理引导外商投资与区域农业资源合理匹配,以促进跨国公司参与农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种芋法的技术演进及其对现代农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国古代主要古农书为研究材料 ,详细论证了种芋法的渊源、历代传承关系、技术演进的脉络 ,并以图示表明主要古农书中种芋法的传承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1 )战国时期《管子·轻重甲篇》(公元前四世纪 )、西汉时期《史记·货殖列传》(公元前一世纪 )等是最早有芋记载的古籍 ;(2 )初载于西汉末年的《胜之书·种芋篇》流传应用至今 ,至少已有 2 0 0 0多年的历史 ;(3 )公元六世纪的《齐民要术·种芋第十六》为种芋法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4 )明代的《芋经》是中国古代种芋法的经典著作 ;(5 )历代农者在种芋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 ,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芋种植技术。 (6)种芋法文字记载完整 ,操作要点具体 ,增产效果明显 ,广为历代农者所重视。中国古代种芋法对于当今“崇尚天然 ,回归自然”的有机生态农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探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切实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文章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测算了2001—2019年全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变动情况,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贡献,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对其影响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结果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间呈现“倒U型”关系,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部分通过农业生产专业化分工程度的提高以及经营规模的扩大得以实现;不同阶段、不同发展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和影响路径存在差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初期主要通过促进农业生产分工和专业化水平提升来推动生产效率增长,后续则表现为规模效应和专业化效应的共同影响。结论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助于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未来应持续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适度发展,助力农业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8.
The Chinese agricultural sector has experienced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otal output since dramatic reforms were introduced in 1978. This paper uses the index method to measure agricultural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for China’s crop and livestock industries, based on the gross output model from 1978 to 2016. We construct production accounts for the industries using input‐output relationships for the 26 main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and commodity groups, which account for over 90 per cent of the total agricultural inputs and outpu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a’s agricultural TFP grew at a rate of approximately 2.4 per cent a year before 2009, which is comparable to the main OECD countries and is double the world average. TFP growth accounts for approximately 40 per cent of output growth, suggesting that input growth was the main driver of output growth in the past. However, average productivity growth slowed down after 2009 though it has gradually recovered since 2012. The slowdown reflects the emerging challenges to existing farm production practices in Chinese agriculture, suggesting the need for further institutional reform.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全国不同区域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其与农业经济增长间的脱钩关系,期望为农业绿色发展以及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文章借助全局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出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并依据灰水足迹理论计算出农业灰水足迹,应用脱钩理论及其脱钩程度判定标准,测算中国31个省域的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程度。[结果](1)我国的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升且存在地区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较高,西部最低;(2)我国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呈现阶段性并存在区域差异。2008—2015年四大区域普遍处于弱脱钩状态,但2016年之后,各个区域的二者脱钩状态开始呈现扩张性负脱钩,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趋于缓和。[结论]应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并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应对区域水资源绿色利用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In Chinese agricultural villages, housing provides multiple functions for rural households. With the transition of state policies and regional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over the last 40 years, farmers have modified the layout and form of rural housing to adapt to the shifts in their livelihoods and lifestyles. Rural housing built by the remittances of migrant workers has produced negative externalities in densely populated agricultural regions, whilst in some villages, traditional housing has been demolished as part of settlement rationalization plans, with peasants relocated to apartment-style housing. These practices have been controversial and generated conflicts between peasants and local governments. Thus, rural housing has become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roblem in rural China that cannot be resolved with a “one-size-fits-all plan or policy”. Based on field surveys and interviews in three case villages,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the form and layout of North China quadrangles (NCQs, or Huabei siheyuan), the four-sided folk housing built by people of the Han nationality in northern China, have been modified since the 1970s. We discuss the land use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evolution of NCQs and options for solutions. We found that NCQs in agricultural villages have undergone several dramatic modifications: NCQs built during the collectivist agriculture era (1970s) were traditional in style but had reduced functions; NCQs built during the agriculture intensification era (1980s to mid-1990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agriculture production; and NCQs built in the cyclical migration era (mid-1990s to date) are typically modern and spacious. These modifications to the form of NCQs can be seen as adaptation and survival strategies of rural households in response to socio-economic transitions, their changing livelihoods, and changes in their needs over the course of their lives. Today, rural houses with varied qualities, abandoned houses, and empty plots of land coexist and intermingle together in rural settlements. To manage this chaotic situation, we suggest macro-level solutions with targeted measures to respect variations in farmers’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ests and avoid impairing the diversity and adaptability of rural folk hous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