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在汕头人纷纷北上看雪的当儿,很多北方人却南下汕头过暖冬.不少北方游客在每年12月初来到汕头,发现汕头在这个季节还可以海边度假,出海捕鱼,都惊奇无比. 渔获现场烹煮渔家乐最受青睐 "冬天去潮汕捕鱼是怎样的体验?你在北方穿着貂,我在南方露着腰!这季节来汕头出海捕鱼,这感觉简直太棒了!"北方姑娘千千最近来汕头旅游,在南澳体验了出海捕鱼,汕头的暖冬让她感觉特别新奇.她将旅游视频发上网络,并招呼大家都要来体验一把.  相似文献   

2.
财富哲学     
我第一次访问中国是在20世纪的70年代,那时候我明白了作为一个外国人是什么感觉。那时的中国正处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去影院看电影只能观看《红色娘子军》或者《白毛女》。而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观察中国和美国这两个社会,虽然彼此并不了解,但是却在努力地进行着交流。  相似文献   

3.
如何留住人才是企业管理一个永恒的课题.优秀人才总是跳槽而去,平庸的员工总是赖着不走.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一个矛盾:如何解决员工欲望的不断膨胀和薪酬的相对稳定.因为员工随时都可能在企业中成长而薪酬不可能紧紧相随,没有人会总是对自己的薪酬感到满意.而个人财富过多可能产生副作用,激励过度却可能让人不思进取.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面对企业员工欲望后面的永恒难题,我们究竟该何去何从?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如何确立企业的价值体系和分配机制.这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4.
家政学博士的周晓虹日前提出了一个“精神服务”的说法。什么是“精神服务”?周晓虹讲述了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在国外的一家普通的旅馆内,我因为习惯将枕头垫得高一些,便将另一张铺上的枕头拿到自己的床上。让人意外的是,第二天晚上我的床上—就多了枕头——不曾谋面的服务员仅凭一只枕头就判断出了客人的习惯、喜好,并且做得如此周到熨贴而不动声色。这就是精神服务。周晓虹感慨道:“我回国后发现很多城市面貌一新,硬件设施也很上档次,有的甚至与国外相差无几。可是令人遗憾的是,服务水平却差得很远。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坐车,途中,司机旁若…  相似文献   

5.
近日一位朋友回国,坐一起喝茶时,谈论到"清朝的留学生为什么不留在海外"这个话题.清末民初时,中国积贫积弱,留学生却大部分选择回国,尤其是精英分子基本上全回来了.这些留学生回国后得到了当时社会和政府的重视,人尽其才,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中国近代史那进步文明的一页,无不用浓重笔墨书写着他们的业绩.  相似文献   

6.
针对上汽集团要不要“走出去”的问题,胡茂元讲了“胖子和瘦子”的故事: 胖子和瘦子比踩铁轨走路,看谁走得快、走得远。胖子体胖、腿短,瘦子体轻、腿长。大伙儿说,不用比,胖子肯定输,瘦子准能赢。比赛结果却出人意料:瘦子输了,胖子赢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瘦子是低着头走,眼看着两脚战战兢兢地踩在窄窄的铁轨上,挺危险的,所以越看心越颤,越走腿越软,走一步摇三摇,既走不快也走不远。而胖子呢?圆圆滚滚的大肚子挡住  相似文献   

7.
《楼市》2012,(13):20-21
从下沙大桥经过,我特意仔细观察了桥下下沙的风景,却感觉不错:一排排新房子,还有许多学生在崭新的体育场锻炼,而服务区内又是一片繁忙景象,车川流不息,让人觉得这边不像传说中那么荒凉。这让我不禁在想,下沙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8.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了莫斯科几天,回来后感觉头绪很乱.原以为是这个地方太大,变化太快,理解起来很难.不过再想想还不是这个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我看到的东西,留在脑子里的东西有许多是矛盾的,这是一个在矛盾中变化着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舞月飞 《国土经济》2008,(15):68-68
平时聊的是地震,新闻里播的是地震,甚至梦里梦见的还是地震……那天,手机收到这样一个“段子”:一汶川地震幸存者被俄罗斯救援队救出,记者问他感觉怎样,幸存者想了半天说:“这地震好凶噢!我被挖出来,看到外国人,我还以为地震把我震到国外了。”也许这只是个“段子”,但其中蕴含的幽默、豁达,却让我们感到钦佩和欣慰。  相似文献   

10.
英国最古老的汽车是一辆双座椅沃尔斯利6,于1904年制造。这辆汽车就像是一个梦想,一个从未打破的梦想。它的主人布莱恩·卡瑟利现年65岁,生活在英国多塞特的谢伯恩。通常情况下,他只有在接受年检时才把这辆车开出来,有时候也会在家乡兜兜风。这辆汽车究竟行驶了多少公里成为一个谜,因为制造时英国汽车还没有安装里程表。2004年,卡瑟利从一位收藏老爷车的好友那里购得这辆沃尔斯利6,具体金额是个未知数,他说:它就像是一个梦想。拥有它让我感到骄傲,我非常喜欢开着它出去炫耀的感觉。在我生活的小镇,它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1.
胖子和瘦子踩铁轨走路比赛的启示 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进行踩铁轨走路比赛,看谁走得又快又远.胖子体胖、腿短,瘦子体轻、腿长.于是,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不用比了,胖子肯定输,瘦子肯定赢."然而,比赛的结果却大出人们的意料:胖子赢了,瘦子输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瘦子是低着头走铁轨,眼看这两脚战战兢兢地踩在窄窄的铁轨上,挺危险的,所以越看心越颤,越走腿越软,走一步摇三摇,自然是既走不快也走不远.  相似文献   

12.
“等你真的在中国开办了私人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我再给你满分。”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一个精致的像框中镶嵌着一封白宫来信: “亲爱的查理·段先生。非常感谢您告知我贵事务所开业的喜讯,在此祝愿事务所万事顺利。”落款处,是克林顿总统的亲笔签名;时间是:1993年7月15日。段祺华的律师事务所开业,着实让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国内外人士深感意外。 1992年,段祺华回到故乡上海。此间,国外媒体关于中国再掀改革开放浪潮的报道令他心潮澎湃。他感觉时机成熟了──回国开办中国第一个合伙制涉外律师事务所。 1990年,…  相似文献   

13.
陈静 《楼市》2004,(17)
沈雷,斯文白面,外貌上年轻得出乎我意料,在建筑和设计领域却已经是一个元老级的人物。美院的专业教育和建筑设计院的工作没有让他停止求索。1998年,沈雷漂洋过海,去了以做事一丝不苟而著称的英国继续拜师学艺,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中,沈雷大大地挖掘和发挥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回国后,继而担任专业杂志执行主编,创办设计事务所。大概正是这样一种成熟的激情,才使得他永远年轻吧!  相似文献   

14.
活人的篓子     
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哲人,寻求解脱之法。   哲人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肩上,指着一条沙砾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   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头,哲人问有什么感觉。那人说:“越来越觉得沉重。”哲人说:“这也就是你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沉重的道理。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我们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空篓子,然而我们每走一步都要从这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去,所以才有了越走越累的感觉。”   那人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这沉重吗?”   哲人问他:“那么你愿意把工作、爱情、家庭、友谊…  相似文献   

15.
八月的北京依旧炙热如蒸,早晨上班为不迟到跑进办公室,气喘吁吁坐定,窗外的阳光便裹着热浪如约而至,透过玻璃和我的后背打着火辣辣的招呼,我不禁哑然失笑:给了我亮度,也赐予我温度。一抬眼看见办公桌旁越长越高越发茂盛的发财树,那浓翠欲滴的七角叶片闪闪发亮,顿时让我清爽了许多,凝视着这些绿色悦动的生命,我的心竟也变得温润愉悦起来。看到绿叶,我想到绿叶烘托的花。社长刘丽君是个爱花的女人,她更擅于养花,而且往往有妙手回春的本事。而我这个自诩喜欢花的人,却常常忽视了在自己桌前绽放着的生  相似文献   

16.
在国外生活的中国人,不论居住时间长短,都会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思乡情结。我正是揣着这种浓烈的乡愁来到这个其实并不太喜欢的国家学习工作的。尽管丰裕的物质文明让我平生第一次感到外面世界的新奇,也让我清楚地认识到我们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但根植在内心的情感却让我始终无法真正融入到日本主流文化意识之中。这给我此次东京之行增添了一些无法承受的沉重感。  相似文献   

17.
"我很高兴工厂现在又开始招新工人了."69岁的捷豹路虎汽车公司(下称"捷豹路虎")退休工人Rod兴奋地说,"这种情况已经好几年没发生了." 工厂招收新工人天经地义,可曾经走在工业化浪潮前端的英国如今已很难被提及"英国制造".在"去工业强金融"的发展思路下,制造业在英国一度被冷落至历史冰点.英国贵族们不会想到:当他们开始意识到只有制造业才能让英国经济真正不倒时,是中国新贵的需求在关键时刻拉动并帮助他们实现着英国制造业的"逆袭".当然,新英国制造中融入了更多高附加值、技术和人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凤凰行     
是沈从文的<边城>让我在接近湘西之前,就知道了这个神奇美丽的地方.我曾无数次地在作家那些美丽而忧伤的文字中用心描摹湘西的模样,心随风走,情随云去,把自己置身于烟雨迷离的梦里水乡--凤凰古城.  相似文献   

19.
正巴蜀大地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神往的地方,在这块神奇而富饶的土地上养育出了许多的优秀艺术家,傅榆翔便是其中之一。他是在红旗漫卷的年代出生,在资源极度匮乏的环境中成长,但他却疯狂的热爱着艺术,是绘画把他引进了艺术的精神世界。八十年代初当所有的年轻一代《跟着感觉走》的时候,他却在画室里研究者莫奈,马奈,马提斯,毕加索,因此他的作品《我看着你点燃自己》便有了那个时代最流行的绘画语言,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的影子。当然那个时代没有任何艺术家可以独立于这个  相似文献   

20.
天福茗茶:中国星巴克的品牌扩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种植面积和位居第二的产量。多少年来,我国茶产业是有名茶品种却无名茶品牌,提起西湖龙井、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等名茶品种,可谓声名远播。但提起名茶品牌,却难以让人脱口而出。而英国不产茶,英国立顿茶却无人不知,中国茶产业正是缺少这样的大企业和大品牌。如何让中国名茶创出名牌,走向世界,这是几代中国茶农和中国茶业界思索的难题,也激励着无数有志之士为此奋斗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