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主要是从基于产业链上自主创新体系的技术角度出发,全面解析产业链上技术创新子系统,对产业链上主要的技术自主创新的内涵、理论依据、内容和创新类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参照芯片断供的现实背景,本文在“制造商—零售商”纵向结构框架下考察了技术断供对自主创新激励的影响。技术断供意味着,技术领先的上游国外制造商不能向某个下游零售商提供中间品。分析表明,技术断供前,技术落后的上游本地制造商缺乏自主创新激励的重要原因是创新的“货币外部性”:尽管其技术追赶可以通过压缩国外制造商的抽租能力而让下游厂商获益,但其本身却无法通过赢得下游市场并从中获利。技术断供后,被断供下游零售商只能从本地制造商采购中间品,这种“绑定效应”部分内化了本地制造商的货币外部性,进而会提高其自主创新激励;但与此同时,技术断供也会提高外国制造商为阻止本地制造商技术追赶而实施人才圈定策略的激励和能力。所以,为破解外国制造商的“人才圈定”策略,需要以政府采购等方式对本地制造商进行有相当力度且有持续性的创新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杜永红 《时代经贸》2011,(12):104-104
文章从技术创新概念入手,分析了自主创新的内涵、特征,并就自主创新建设战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技术创新概念入手,分析了自主创新的内涵、特征,并就自主创新建设战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近三十年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几乎控制80%队上世界先进技术成果和创新资源,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参与国际竞争最强有力的手段。而中国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整体上却十分薄弱,尤其是存一些关键领域和战略环节,产业技术的对外依赖性很强。随着发达国家对核心技术的严密封锁以及新技术更新换代的加快,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完全依靠技术引进的可能性已不存在了,必须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6.
刘畅  李聪   《现代经济信息》2011,(16):293-294
产学研技术联盟的自主创新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动力学信息反馈系统。本文将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分析方法,分别构建产学研联盟人才流、资金流因果关系图,分析其自主创新系统内资金与人才的流动路径,探寻产学研技术联盟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最后,综合人才流与资金流的因果关系图,给出关于提升产学研技术联盟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企业技术创新的立足点是自主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1世纪即将来临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特别是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企业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且变化迅速,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技术竞争带给企业的压力和动力越来越直接和强烈,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企业必须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从而创造利润,求得生存和发展。一、企业技术创新的形式实施技术创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技术创新的来源分3种:第一种模仿型的技术创新,指企业通过模仿已有技术成果核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赵维双  李丹 《经济师》2010,(2):64-64,67
文章阐述了技术集成和自主创新等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民族汽车产业的现状、技术集成创新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韩国汽车业技术能力积累与自主创新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声霞 《现代财经》2006,26(12):75-78
韩国的汽车产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且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拥有汽车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之一。韩国在发展汽车产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给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学界关于自主创新问题的观点论争与启示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2006年初,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明确要把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来抓,并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所有这一切均已表明,深入研究如何提高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的重大课题.基于此,本文将就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关于自主创新问题的研究现状作一全面归纳,并主要就四个重要研究领域进行梳理和对比;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笔者的基本认识,以期能够推动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基于自主创新与技术标准融合角度,依据协同学理论,从管理体制、监督体制以及市场推进体制3个系统出发,提出自主创新与技术标准融合协同机制总体框架,并运用协同学相关理论对自主创新与技术标准融合的协同机理、协同演化过程进行分析,进而探索自主创新与技术标准融合协同机制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2.
当今全球大数据技术迅速发展,建立基于TRIZ理论与大数据的智能化技术创新模式,有望解决传统技术创新模式下创新效率低下、难以找到正确技术创新方向、技术转化传统路径不畅、技术与市场对接存在障碍等问题。以专利技术开发为例,分析了TRIZ理论及大数据在技术需求预测中的作用,探讨了协同创新模式下TRIZ理论、数据挖掘在技术研发中的应用,研究了专利运营平台在技术市场中的重要位置;探索利用TRIZ理论和大数据关联技术需求、研发及市场,促进需求、研发及市场之间无缝对接,达到加速技术创新及技术转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框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创新战略决定企业能否通过技术创新取得竞争优势。目前对技术创新战略的研究只是从不同角度对技术创新战略进行简单的分类,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选取了创新参与者和创新路径两个要素作为分析维度,将企业的技术创新分为渐进性模仿创新、突破性模仿创新、渐进性合作创新、突破性合作创新、渐进性自主创新以及突破性自主创新6种战略类型,并分析了每种战略的适用环境,从而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框架,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特别是产业技术创新直接影响一国的产业竞争力和国家未来,是实现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途径,而产业技术创新更多表现为依托团队的合作创新。借鉴典型发达国家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的成功经验,如日本和美国产业技术创新团队体制机制与宏观公共政策,分析我国创新团队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宏观层面提出我国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的政策建议,如采用旗舰护航制、技术研究组合等创新团队体制来获取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同时加强支持合作创新的法律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使得TRIZ等传统技术创新方法日渐呈现出时代和领域的局限性,而现有技术进化路径研究多以TRIZ理论为基础,可视化程度较低。鉴于此,为提高多领域技术创新的可视化程度及可操作性,提出了基于多维创新要素与创新法则的技术进化路径,构建并解析了该技术进化路径各阶段具体流程,并将其应用于煤层气水力开采技术进化过程加以剖析与阐释。结果表明,该技术进化路径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可视化程度与可操作性较高,能够为多领域技术创新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积极推进农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以城带乡、加快农业科技发展是新时期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出路。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分析了其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加快农业科技发展的关键要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丕斌 《经济管理》2006,(14):43-46
清洁生产作为人类对污染防治的一种改进,从最初的末端治理转向了对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实施清洁生产的获益者分析入手,通过建立企业清洁生产创新行为两层模型,分析了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促进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构建存在的理论基础薄弱、涵盖面不全等问题,从科技创新的主要特点及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基于政府作用角度构建了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框架,并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近期实施的供给面、需求面和环境面科技创新政策,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将创新划分为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3种类型,构建了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比较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3类创新发展水平,并测度了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匹配协调程度。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3年间我国东部地区创新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创新之间的协调作用程度主要处于初级协调阶段,而中西部地区创新之间的协调作用程度处于濒临失调或勉强协调阶段,东部地区创新间的协调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各地区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应重视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匹配性与协调性。  相似文献   

20.
技术创新链是围绕核心技术、基于技术配套的技术创新体系。配套技术既包含上下游互补的纵向配套技术,也包含基于同一技术环节的横向配套技术。技术创新链的形成源于企业技术知识的有限性、产品的互补性以及对创新的速度经济的追求。技术创新链的运行包含基于平台、专利池和协议研发的3种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