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村土地金融制度创新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解决农民中长期贷款难问题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进行以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为核心的农地金融制度创新.为此,本文尝试提出我国农村土地金融制度设计,并提出相应的配套改革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农地金融制度建设从1988年贵州湄潭县的农地金融制度试验开始,发展到目前遍地开花的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经历了一个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本文挑选浙江嘉兴的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和丽水的林权抵押贷款作为案例,将它与贵州湄潭农地金融制度的试验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为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构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4.
"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三农"融资主体缺乏有效的资产抵押(或权能抵押)及农业生产的高风险低收益性。而发达国家"三农"发展,借助于土地资产和金融市场等手段,妥善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为借鉴发达国家土地融资方面的经验,进一步拓宽我国解决"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视野,本文对发达国家农地金融制度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解决我国现阶段"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存在农地金融抑制,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融资,影响了城乡统筹发展。为此,应借鉴农地金融当前实践模式,设计出农地金融发展模式,并在农地产权制度、政府支持引导、农地流转市场、"期货农业"发展、评估与风险机制、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构建起配套制度,大力促进农地金融发展,促进现代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地金融:国际考察与制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系统总结和分析比较美国、德国、台湾等发达国家(地区)农地金融制度的设立背景、运作模式与成功经验,借鉴性地提出构建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初步方案设想,即借鉴并揉合德国"自下而上"逐步发展及美国"从上到下"迅速铺开的强制式与诱致性相结合的创设模式,采取"分三步走"的台阶式发展战略,最终在我国形成上层为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土地金融机构,下层为土地抵押合作社的专业性土地金融机构的复合型农地金融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农地制度和土地流转政策的基本解读,分析了建立农地金融制度的必要性,并在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农地金融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农地金融是一种特殊的金融形式,它是将金融与土地经营开发相结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它不但对农村土地流转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还是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创新.农地金融在我国还是个新生事物,正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但随着城市化的扩张及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必将会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农地金融经验,对于我国尤其是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国有农场作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排头兵,除了体制、管理、改革不到位等因素之外,融资难以及农场土地流转难也是制约农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我国现行农地金融制度建设存在明显滞后或缺位,由此导致了生产和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源,限制了金融资本对农场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善、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内在要求.本文基于对沽源县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及金融支持情况的调查,总结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资源要素流转的过程、现状、特点、效应和作用,阐述了金融支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当前亟须政企农银协调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正经历着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的转变,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金融体系是推进农业生产现代化、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必要措施。“三权分置”改革取向下,如何在促进土地经营权不断集中的基础上,赋予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权利,建立金融资本流入“三农”的长效机制,是构建农村土地金融体系的关键。论文在总结我国多地、各类型土地金融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因地制宜地构建我国农村土地金融体系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为我国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指明了方向,也给农村金融部门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构建以农户土地承包权为抵押的农地金融制度,是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充分吸收台湾地区农地金融制度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探讨如何更好地构建和发展中国大陆农地金融制度。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运用市场配置效率和制度变迁的需求引致理论,分析农地产权流转、农地制度变迁与农地市场演变路径等问题,指出现阶段农地流转的制度重构是政府主导下内生的供给型制度创新。针对现阶段各种推动农地流转的金融服务创新,借助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考证方法,对农地金融创新对农地流转的绩效进行数量评价,并从推动农地金融产品创新、在农地流转中引入信托机制等方面入手,提出促进农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建立以土地抵押为特征的农村土地金融制度,对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农地资源,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论述了农村土地金融制度建设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由农业发展银行“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部”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办理处”组成的农村土地金融制度组织体系及运作设想。  相似文献   

16.
构建我国新型农地金融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磊 《海南金融》2005,(7):57-59
农地金融制度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促进农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农业信贷资金投入,提高农业效率和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使我国农业不可避免地进入国际农业发展的合作与竞争之中,借鉴国外农地金融制度的成功经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地金融制度,推动我国农业制度的创新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金融制度短缺与民间金融发展的现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融资能力不足,严重制约农业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土地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物质资料,农地金融化的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将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通过系统回顾近年国内外学界对农地金融化机制设计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文献,分别就农地金融化的主要模式、顶层制度设计以及农地金融化风险分担、补偿和防范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归纳和评述,以期为我国农地金融化机制设计和制度安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13年7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出台,进一步强调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林权抵押贷款,探索开展大中型农机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农村土地金融发展对缓解农民融资担保难问题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中国推动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主要做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借鉴台湾经验,推动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前,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即是农村土地改革。新型工业化和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势必需要将大量的农村土地转化为建设用地。但是,耕地日益缩小引发的粮食安全问题也将更加凸出。因此,要找出一种既符合城市、特别是大都市扩张过程中的用地规律,又符合农村土地可持续发展、农民利益和耕地保护政策,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有效土地模式。一、基本原则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一是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