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银行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是中国银行实现两个转变、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服务水平的基础信息工程的载体.它的根本任务是对中国银行的经营活动和日常操作进行抽象化、标准化、规范化.该系统采用CLIENT/SERVER结构,数据集中进行处理的方式.所有数据集中存放于中心机房的主机内,前端工作平台负责数据的采集、检查及输出等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前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在进行全国范围的数据集中工作,新一代的柜面业务系统的设计、开发和推广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新系统完成代码编制和功能测试之后,如何确定系统是否满足设计需求?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如何?系统是否稳定?这些问题是我们项目开发人员最关心的。本文结合安徽建行数据集中综合业务网络系统的性能测试实例,对银行柜面业务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一、商业银行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各家商业银行相继开发并使用了综合业务系统,基本实现了数据大集中。综合业务系统由核心帐务系统、外汇管理系统、信贷管理系统等组成,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外挂系统,比如中行除了综合系统外,同时还有《中国银行信贷系统》、《中国银行消费信贷系统》和《中国银行长城卡系统》三个外挂系统。这些系统基本上涵盖了商业银行会计、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于2001年末完成了"新一代"综合业务应用系统的推广应用,实现了业务数据全省大集中。该行的"新一代"业务系统,前不久被国际著名的商用计算机系统排名中心TOP500评为亚洲最大的商用 Unix系统。对于客户而吉,农行山东省分行"新一代"系统下的柜员制带  相似文献   

5.
当前,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在进行全国范围的数据集中工作,新一代柜面业务系统的设计、开发和推广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大部分商业银行在进行数据集中前都有自己的银行柜面业务系统,并且大都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综合业务网络系统,金融数据存放在城市行的中心主机上,不同城市之间通过交换中心进行转发实现异地联网,而数据集中是将分散的数据中心合并为一个全省乃至全国的数据中心,将分散的金融数据集中存放在一套存储系统之中.因此,如何保证新旧系统的平稳切换、确保数据集中推广上线的顺利进行是实施数据集中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将重点讨论城市行数据在向省数据中心集中过程中,新旧系统切换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2000年9月11日是中国银行系统及中行陕西省分行零售业务处值得纪念的一天,它揭开了中国银行全辖零售业务系统特别是储蓄存款业务系统大统一的序幕。作为中行系统全国第一家新一代综合系统试点上机行,通过陕西省分行的成功试点,为全行系统积累和总结了经验,并为综合系统在中行各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当“科技兴行”成为银行新的战略目标时,以数据大集中为标志的金融信息化浪潮席卷了整个中国银行业。为适应这一趋势,宁波建行早在2001年9月就成功上线了城综网综合业务系统,实现了分行级本币数据大集中。外汇会计系统是作为综合业务系统的二期工  相似文献   

8.
中国银行总行组织开发的新一代银行业务系统,以中国银行企业数据模型、客户信息管理为基础,实行分部门独立核算,由会计系统、零售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收付清算系统、国际结算系统、银行卡系统、信贷管理系统、综合资金系统、网上银行系统、通用接口系统等计算机业务处理系统组成。新一代业务系统在业务处理范围、客户服务品种、风险环节监控、信息处理能力等方面都比以前有显著的提高。网上银行系统更是根据最新科技发展和业务需求而开发的新一代业务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9.
一、系统概况 1.总行"大集中"核心业务系统 新一代综合客户服务系统采用全国一个数据存储和业务处理中心,在系统设计上贯彻了"以客户为中心、面向交易、面向柜员、面向管理,参数化、模块化"等先进理念,实现了数据集中、账务集中、处理集中,以及统一核算、本外币一体化和全天不间断服务等现代银行电脑系统的全部特征,称之为"大集中".该核心业务系统包括如下16个应用子系统:  相似文献   

10.
民生银行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将全行数据进行大集中,总行为数据中心,负责全行业务数据的存储和处理、管理(安全认证、安全管理、全行系统管理)、接入门户(人总行、金卡总中心、SWIFT等)。伴随该系统的开发,网上银行系统的开发同时进行。本文主要对民生银行网上银行系统的业务开展情况、开发环境及开发平台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赵刚 《金融电子化》2004,(10):41-41
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也取得很大进展,尤其是近几年,以数据大集中和业务系统整合为重点的金融信息化建设进入一个高潮,商业银行逐步实现数据大集中,并正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以大会计为核心的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证券、保险行业的数据大集中也在分阶段地落实。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银行业的数据大集中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原有分散的客户服务渠道和业务应用系统需要按照大集中的要求进行整合,综合前置系统由此被推到了一个紧要位置,成为银行贯通产品、渠道、网点和客户的关键因素。如何在合理的成本控制范围内实现综合前置系统所必需的处理能力,已经成为一个重大问题。服务接入作为综合前置系统最外层的入口,对综合前置系统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服务接入设计将为综合前置系统的性能提升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融》2012,(11):70-71
在2000年前后,各大型商业银行均启动了数据大集中工程,中国银行于2003年完成了数据和系统版本在全国五大中心的集中。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方便客户、集中信息、规范操作、加快创新、防范风险",中国银行于2003年启动了IT蓝图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银行各项业务的发展与创新,但这些技术在给业务处理带来巨大方便、高效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风险。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对信息的安全保护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能否有效地解决银行网络系统的安全性问题,将必然影响金融电子化建设的步伐。目前,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在进行全国范围的数据集中工作,新一代的柜面业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是实施数据集中工程的关键环节,而提高柜面业务系统的安全性,防范金融风险是新一代的柜面业务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 由于基于Client/…  相似文献   

15.
2002年,中国建设银行各一级分行陆续完成了各自的数据集中工作全行数据处理中心缩减至38个.同年,建行总行决定基于在上海、深圳两分行投产的新一代柜面业务系统,开发全行统一的核心业务处理系统版本DCC-CCBS,并先期在上海和北京建立总行数据中心,开始实施全行数据集中工程.  相似文献   

16.
2004年,中国工商银行在实现全国业务数据处理集中到北京、上海两大数据中心后,进一步实现了这两大数据中心之间的灾难备份连接。中国银行于2004年已实现华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五大中心的区域数据集中,同时进行系统平台与应用软件版本的统一。2004年9月,建设银行完成了江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业务应用范围从单一项目到综合业务服务,业务经营模式从分散处理到逐步进行业务集中管理,直至数据大集中工程的实施,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任何一位清醒的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士都不会由此沾沾自喜,因为他们明白电子化和信息化不是终极目标。信息化本质是保证银行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一系列重要工具,而在信息化工具组合中,更为锐利、高效和复杂的数据挖掘技术,还没有在中国银行业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银行业近几年在IT投资领域最关心的话题是“大集中”,即数据集中、系统集中、业务集中,以便于总行对分支机构、地市级分行、众多网点进行统一管理。但是,集中导致了银行IT系统规模迅速扩张,运营成本和系统管理难度大幅增加,而系统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正严重威胁着整个IT系统的稳定。因此,很多业内专家认为,银行业现在已迈入向IT系统管理要效益的时代了。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2月1日,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TCBS)在海南省成功上线试运行。TCBS是总行开发的新一代国库会计集中核算系统,是满足现代化国库要求的计算机业务处理系统。该系统为参与国库提供了数据集中存储、分级使用、业务扁平管理、账务直观处理等先进管理理念,实现了各级税款直达入库、资金划拨实时到账、  相似文献   

20.
我行储蓄、会计、信用卡数据大集中的完成,实现了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综合业务网络系统(以下简称综合业务网)的全省联网,为更好地服务广大客户提供了一个稳定、高效的金融平台。同时由于数据量的成倍增加,给系统日终数据备份和帐务处理带来很大困难,如何优化设计日终帐务处理流程,最大限度地压缩主机日终处理时间,成为能否为客户提供便利、优质服务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