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聚焦农村金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金融发展,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对该问题的梳理是十分有意义的。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积累的金融总量相比于城市,存在巨大的差距,原因是,我们缺乏对农村金融需求全面、深刻的认识,而导致农村金融供给的制度性和功能性缺失。下面本文将回溯性地考察上述问题,并尝试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农村金融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不断改善和拓展金融业务范围,创新金融模式迫在眉睫。金融这个“高大上”的行业,在农村似乎一直水土不服。但是,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农村金融在近几年出现了历史性的破局机会。困难之下农村金融一直是困扰着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老大难”问题。银行、农信社等具有专业风险管理能力的金融机  相似文献   

3.
王霜 《中国经贸》2010,(20):136-13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成为农村经济领域最为缓慢的部分。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等农村金融供给主体长期低效率运行,难以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平稳发展提供金融支撑,成为近几年来“三农”问题突出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金融体制的根本问题在于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背离以及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村金融需求的脱节。本文回顾了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和状况,分析了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借鉴了相关国家农村金融体制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研究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整体思路与方案。  相似文献   

4.
5.
一、30年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历史成就 中国经济改革从农村起步.30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这一伟大的历史发展进程,农村金融改革逐步走向深入,体制机制建设成效显著,服务"三农"功能明显增强,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中国的金融业主要是以城市金融为主,随着和谐社会的发展,搞活农村金融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迫切需要.文章分析了农村金融体系的现实状况,提出重建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幅员辽阔的中国存在着从赤贫、温饱、小康直至相对富足的各种发展水平,这种现状对社会的安定是一种隐患。在实施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维护社会和谐就显得十分重要,分析西部农民这个典型群体的金融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现实出发,了解西部金融需求,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促进西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赖智慧 《新财经》2013,(12):56-57
目前民间金融的发展策略应主要针对家庭购房和工商业经营这两大需求,谁能优先满足这两大需求,谁就能取得民间资本市场的至高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巨大的农村金融市场逐渐步人大众视线,地方金融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农村金融如何突破现有僵化格局,使更多富裕资金流人农村,尤其是偏远西部地区的农村,助力广大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旻 《中国经贸》2014,(9):82-83
本文分析了金华市农村经济及农村金融的现状,提出了应基于农村居民收入发展变化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改善农村金融体系,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及农业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辽宁经济》2009,(8):F0003-F0003
辽宁省农村信用社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坚持“服务股东、服务客户、服务县域经济、服务全民创业”的市场定位,积极筹集资金,丰富信贷支农载体,为“三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汤敏 《西部大开发》2012,(11):92-93
对于需求金额较少,又没有什么抵押品的小农户以及贫困地区的农户,尽管各个金融机构也采取了信用村、信用户、惠农卜、五户联保、公务员担保等各种力式来解决小农户贷款的问题,但往往是开始时轰轰烈烈,规模一大就难兔出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信息》2003,(10):36-36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日前说,如何重构农村金融体系,有效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动作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引导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人,已成为一个现实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今年的“一号文件”在第三条提出“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虽然也有许多新政策出台,整体来看。破题难度不小。农民若要享受普惠金融服务,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中国的金融业主要是以城市金融为主,随着和谐社会的发展,搞活农村金融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迫切需要。文章分析了农村金融体系的现实状况,提出重建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信息》2006,(9):24-25
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农村金融将依然是农业投入的主体,如何改进农村金融体制,将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甚至农村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国外农村金融体系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外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特色 (一)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的特点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发展较为成熟.各金融机构间有着严格的职能分工,既有较好的商业性农村金融.也比较重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农服务.在监管和政府参与的程度上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张福平 《开放潮》2003,(10):15-16
6月27日国务院发布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方案,揭开了全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新篇章,但农村信用社要真正成为中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充分发挥服务“三农”的作用,还必须抓住这个大好机会,通过深化改革来一次脱胎换骨。  相似文献   

18.
王卫斌 《新财经》2010,(2):49-50
核心内容:处在弱势地位的“三农”产业和“三农”经济,需要各种金融和相关配套服务通力合作,共同培育,创造一个规范、和谐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发达程度较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要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就必须促进农业发展,维持农村稳定,促使农民增收。在现阶段,只有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尽量满足农业、农村及农民的金融需求,保证充足的资本供应,才能逐步解决“三农”这一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朱文 《乡镇经济》2006,(6):41-44
国外农村金融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国外不同国家农村金融结构的分析,对我国农村金融结构的建设具有较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