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采用我国上市公司2009—2011年相关数据,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股权制衡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现金股利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第二,股权制衡度与现金股利呈倒U型关系,当股权制衡度∈(0,0.90),其他大股东会与第一大股东合谋,倾向现金股利分配,当股权制衡度∈(0.90,4),会对第一大股东进行有效监督和制约,抑制其利用现金股利进行利益攫取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02年至2006年间持续经营的沪深两市上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每股现金股利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相关性不显著,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性水平下正相关,与流通股比例显著性水平下负相关。现金股利支付率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显著正相关,与Z指数相关性不显著,与流通股比例显著负相关。第一大股东会和管理者共谋,现金股利支付率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正相关。无论是每股现金股利还是现金股利支付率,都随着流通股比例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5年深沪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影响制造业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每股收益与现金股利分配率显著正相关,资产负债率与现金股利分配率显著负相关,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营业收入增长率、股东权益对数以及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对制造业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股利政策是公司管理层面临的一个重要财务决策.与英美国家相对稳定的现金股利政策相比,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很不稳定.本文以2002~2005年连续四年发放现金股利的216家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结果表明,公司的股权越集中,其现金股利越不稳定,股权越分散,现金股利越稳定.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现金股利稳定性与第一大股东的性质无关.  相似文献   

5.
我国由于股权的分置,支付现金股利成为大股东利益侵占的主要形式。本文使用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与大股东侵占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股东侵占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显著正相关,大股东侵占度能够较好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行为;国有大股东能够影响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而其他大股东不能影响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实践,以沪深两市A股派现的299家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国有股、法人股持股比例、代理成本、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正相关,流通股持股比例、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内部控制程度与现金股利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我国由于股权的分置,支付现金股利成为大股东利益侵占的主要形式.本文使用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与大股东侵占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股东侵占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显著正相关,大股东侵占度能够较好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行为;国有大股东能够影响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而其他大股东不能影响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为背景,选择现金股利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是否还存在大股东利用现金股利进行利益输送的行为。结果显示,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上市公司大股东仍然依靠控股优势通过派发现金股利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第二至第十大股东尚不能够对第一大股东形成有效的制衡。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实践,以沪深两市A股派现的299家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国有股、法人股持股比例、代理成本、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正相关,流通股持股比例、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内部控制程度与现金股利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05~2009年支付现金股利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了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正相关,但股权分置改革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与大股东持股比例正相关关系减弱,大股东利用现金股利侵占中小股东的隧道挖掘行为减弱。  相似文献   

11.
制造业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5年深沪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影响制造业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每股收益与现金股利分配率显著正相关,资产负债率与现金股利分配率显著负相关,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营业收入增长率、股东权益对数以及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对制造业现全股刺政策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然 《财会通讯》2011,(7):93-96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7年至2008年分配现金股利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结果表明,现金股利是控股股东剥削小股东与"掏空"上市公司的手段之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发放水平正相关,其他大股东对控股股东的制衡作用不显著。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对现金股利没有显著偏好,企业集团控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低于非企业集团控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3.
王岚 《价值工程》2014,(11):18-21
本文结合理论研究及中国制度背景,探求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及资本成本的关系。应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支持以下论点:发放现金股利、CEO持股比例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是国有时与资产负债率负相关;资产负债率、第一大股东是国有时与资本成本正相关,发放现金股利、第一大股东持股、CEO薪酬、信息披露质量与资本成本负相关;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素质及监事会素质与资本成本、资产负债率相关性均不显著。总的来说,提高公司治理有利于提高企业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利于提高负债率,且现金股利政策、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三者间存在互动效应。  相似文献   

14.
王筱舒 《财会通讯》2013,(10):76-79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盈利分配的重点。是协调各方利益的重要手段。本文以A股市场2007—2011年非金融非ST公司为样本,探讨了企业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每股盈余、每股货币资金量、非流通股东股份占比、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现金股利水平显著正相关;而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经营风险和企业的现金股利水平显著负相关;国有股持股比例和现金股利水平负相关,但显著性水平不稳定;公司规模对现金股利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运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0年数据,对金融危机、股权集中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政策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金融危机期间上市公司倾向于不支付现金股利或降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以应对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相对于股权集中度较低的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较高的上市公司在金融危机期间的现金股利偏好反而有所增强,即在金融危机期间,股权集中度较高的上市公司倾向于支付更多的现金股利以满足大股东对现金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代理理论,研究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公司治理在根本上是时代理问题的治理,是对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的治理。现金股利能够缓解股东与经营者、大股东与小股东代理冲突,发挥公司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17.
以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现金股利对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在半强制分红政策下具有再融资动机的上市公司的分红行为及其对创新的影响,以期为上市公司分红机制的健全和监管部门现金分红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研究发现:随着现金股利分配水平的提高,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即现金股利分配对公司创新起到促进作用;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代理冲突的缓解是现金股利促进上市公司创新的中介路径。不过,在半强制分红政策下,具有再融资动机的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行为明显受到干预,无法提升上市公司创新能力,弱化了股利代理理论的解释力。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与现金股利存在替代效应,政府补助金额越低,现金股利对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越强;民营企业较之于国有企业,现金股利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期末如何分配其可支配收益的政策.本文以2006年底股权分置改革完成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特点及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率正相关,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内部人利用股利政策对中小股东利益进行侵占的行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期末如何分配其可支配收益的政策。本文以2006年底股权分置改革完成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特点及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率正相关,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内部人利用股利政策对中小股东利益进行侵占的行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段魁元  孙慧 《企业研究》2012,(22):179-181
本文基于股利政策相关理论,对一体化石油公司现金股利政策进行研究分析:从每股利润与每股现金股利、股利支付率两个角度展开,得到一体化石油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特点,并用股利理论作出解释;通过研究发现,一体化石油公司多采取稳定持续增长的现金股利政策;在影响现金股利政策的内部因素里,盈利能力、流动性、投资机会、公司规模与股利政策是显著相关的。最后,通过对一体化石油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为我国石油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