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当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发展中主要面临技术支撑体系、多环节控制、多部门管理等问题,应该通过政府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支持,加强食品质量可追溯系统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以及加强社会的监督作用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食品信息可追溯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平 《上海质量》2006,(10):68-71
食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并日益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建立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系统是加强食品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将食品信息可追溯系统的功能应用到加工企业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中,并在该系统中,给出了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数据的范围、可追溯功能的应用、物料编码方法,论述了食品加工企业建立质量安全信息系统的意义与策略.  相似文献   

3.
政府、企业、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立基于信息共享的食品可追溯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明确相关部门责任。本文从食品可追溯系统的含义、特征、分类、应用等方面分析了食品可追溯系统的基本状况,研究了基于信息共享的食品可追溯系统的构架和技术支持体系,并探讨了其实施效果,为我国食品可追溯系统的完善与推广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建立食品供应链可追溯体系是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减少食品突发事件的影响以及建立责任制管理的有效方法,全球统一标识系统及相关可追溯性标准为规范和统一食品供应链可追溯体系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文章重点研究利用全球统一标识系统构建食品供应链可追溯体系的流程,提出了基于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的可追溯食品供应链模型,为我国食品供应链建立可追溯体系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为从源头上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保证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国家质检总局组织有关人员,在研究欧盟、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和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研究确立了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的基本思路。一、何为食品质量安全食品质量安全是指食品质量状况对食用者健康、安全的保证程度。用于消费者最终消费的食品,不得出现因食品原料、包装问题或生产加工、运输、储存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对人体健康、人身安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任何不利的影响。食品…  相似文献   

6.
2009年12月22日,两项食品追溯国家标准通过审定,一系列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国家标准正在制定中。 这两项标准是《食品可追溯性通用规范》和《食品追溯信息编码与标识规范》。前者规定了食品追溯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追溯流程和追溯管理规则,适用于各类食品可追溯系统的建立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将企业质量可追溯系统与国家平台对接,通过打通生产、检验、监管和消费各个环节,让消费者了解符合卫生安全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从源头上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能够让消费者对乳制品更为放心。”工信部总工朱宏任强调。  相似文献   

8.
可追溯系统的构建是确保消费者吃到放心猪肉的关键技术。该系统实现了通过射频和条码技术对猪肉安全生长的全过程质量监控,通过数据库规范与指导生猪的生产管理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上世纪末以来,肉类的质量安全就一直困扰着全球人类,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以致监管者,无不为此担忧。国际上,疯牛病、禽流感等疾病的相继爆发和传播从未彻底杜绝;在国内,乳类产品和人造猪耳等肉制品的质量安全事件接二连三,肉制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急需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体制和快速预警系统对肉类食品质量安全进行有力保障。实施肉类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现,质量安全溯源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食品质量安全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人们健康,它是食品企业的首要社会责任.但近些年,中国食品质量频频出现问题,食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因此,提升食品安全系数,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感,已经刻不容缓.建立食品企业质量安全信誉是重获消费者信任和长远发展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文中借助食品供应链相关理论,通过对食品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包装、储存、输配送、销售等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各环节关键点进行分析;提出积极推行安全食品供应链国际标准IS022000,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督与管理,以及构建以条码技术为核心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等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措施。为食品供应链各经济利益主体进行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及政府进行食品安全监管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2.
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食品质量安全信息披露不足,导致消费者难以分辨食品的安全性,不能对市场中的食品产生信任。本文建立消费者与生产者的信号博弈模型并找寻了动态均衡路径,分析认为:食品生产企业要获得消费者信任并实现与低质量企业完全分离,必须披露更多的质量安全信息,同时高质量企业披露安全信息对企业有利。通过比较国外为获得消费者信任而加强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情况,指出现阶段国内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不足,提出引导高质量企业进行更多信息披露、加强信息沟通交流和落实信息披露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吕宝玉 《价值工程》2014,(8):291-292
粮食卫生质量安全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开展粮食质量安全管理,保障消费安全,提升消费水平是学者们共同探讨的问题。建立和完善粮食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开展粮食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是提高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目前粮食质量监督检测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加快粮食质检体系建设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民健康的重大问题。食品企业作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者,应加强食品安全危机预防管理体系研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提高企业处理危机的成功率。文章从食品企业视角出发,提出了适用于各类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策略,主要包括:建立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机构、制定危机管理计划、危机管理培训、建立危机预警系统、食品安全危机处理和危机总结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引发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与重视。作为生活必需品的蔬菜,其质量安全问题也同样受到了消费者的质疑。为了确保蔬菜质量安全,实现对蔬菜全生命周期的监控和管理,文章结合广州市番禺区东升农场实际情况,利用RFID技术从技术架构、功能设计两个方面构建了一个蔬菜跟踪追溯系统。通过对蔬菜种植—采收—加工—运输—销售各个环节进行编码以及具体应用,最终实现了对蔬菜全生命周期的跟踪与追溯,从而确保了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给公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消费信心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I向。作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部门,质监系统如何当好食品安全的守卫者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首先论述了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及其与食品监管工作的内在联系,然后从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角度,分析了质监部门在食品监管工作中的风险及其存在的根源,最后,从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人手,提出了加强食品监管风险防范能力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周杰 《企业活力》2011,(5):48-52
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除了要考虑基于合同的正式控制外,还应该重视基于信任的非正式控制。农产品供应链成员间建立信任关系,能够加强农产品供应链成员间的承诺,也能够推动农产品供应链成员间的信息交流。因此,通过强调互惠共生和信息共享,基于信任的非正式控制能够降低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许延敏  许艳玲  梁秀凤 《价值工程》2010,29(27):145-145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民生问题,蔬菜作为重要的食品其安全问题尤其重要,重点叙述国内外蔬菜安全生产的情况,大兴安岭地区蔬菜生产质量安全存在问题及生产质量安全蔬菜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陈佳丽  彭甜 《物流技术》2020,(3):134-137
采用RFID、BC等自动识别技术获取数据,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处理后,将食品所处状态和定位信息实时传输到追溯平台。通过该平台,食品供应链上相关企业可以上传产品信息,消费者可以查询食品流转过程和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出现问题产品时监管部门可以登录系统迅速将其召回。  相似文献   

20.
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本文从食品供应链和不对称信息理论的角度分析了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机理,阐明了建设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国内外现状,重点对我国如何建立可追溯体系提出了建议,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在建立可追溯体系过程中须深入思考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