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海拉尔垦区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讨郭春晓改革开放16年来,内蒙古海拉尔农垦(以下简称海垦区)经济走上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之路,彻底摆脱了长期经营亏损的被动局面,全局连续11年盈利,目前年创利税已达8000万元左右。垦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开足马力发展粮食生产奋斗两年实现总产翻番○曹育民作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和全国农垦直属直供单位之一的海拉尔垦区,牢固树立农业的基础地位、优势地位和支柱地位,开足马力发展粮食生产,连续两年实现粮食生产超常规发展,企业效益成倍提高。1996年,全局粮油总产突破...  相似文献   

3.
靠农业发展走富裕之路──特尼河农牧场发展农业的调查内蒙古海拉尔垦区的特尼河农牧场地处东经119°45’—120°55’,北纬49°13’—49°55’之间。平均海拔650米,年平均气温—3,1℃,无霜期90—100天,年降雨量300—470毫米,属高...  相似文献   

4.
农垦企业改革模式及其发展的思考──海拉尔垦区企业改革模式的调查曹育民农垦企业的改革是我国农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垦企业的改革,既要借鉴和吸取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引进农村改革机制,又要充分认识农垦企业自身特点,扬长避短,兴利除弊,打破过去“统一经营,...  相似文献   

5.
关于海拉尔垦区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的思考○曹育民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求是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农科教相结合,再加上社会化服务。按照这个基本要求,再进一步展开,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化组合生产和流通要素,依靠科技进步,实行区域化布局,规...  相似文献   

6.
畜牧业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和黑龙江垦区(以下简称垦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垦区2001年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6.9%,这个比例显然偏低。没有现代畜牧业的相应发展,也就没有完整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因此,垦区已经制定并实施了畜牧业“半壁江山”的发展战略,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到2015年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大农业总产值的一半左右。为了实现垦区畜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应从提升垦区畜牧业竞争力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一、优化畜牧业的畜种结构2001年末,垦区存…  相似文献   

7.
近日,内蒙古海拉尔垦区大河湾农场技术人员通过田间测产,5700亩玉米高产攻关核心创建田亩产突破吨粮大关达到1100公斤,刷新了这一纬度带玉米单产的纪录,创造了这一地区农业生产历史上的又一奇迹。  相似文献   

8.
关于推进海南垦区农业产业化的几点思考○林海生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海南垦区提出“九五”期间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农业产业化,这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农业产业化的实现,不仅可以为海南垦区经济发展翻番提供重要保证,有利于加快垦区经济的两个根本...  相似文献   

9.
在跨入新世纪之际,黑龙江垦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成为垦区“十五”期间和 2010年发展的新目标,这对深化垦区农业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是垦区的基础和命脉,只有深化农业改革,进一步完善双层经营体制,才能保证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明确双层经营各自的主体地位,坚持“两自理”、“四到户”的家庭农场不动摇  由于这两年农业比较效益低,垦区少数农场出现了生产队或农场统营、负盈不负亏现象。其原因,一是对双层经营各自的主体地位认识不明确,二是从根本上没有做到“…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垦经济》1995,(4):35-38
深化改革是海南垦区的根本出路海南省农垦经济学会一、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目标海南农垦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已经形成了垦区第二次创业的基本思路,其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双百万工程”,其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农垦六化”。“双百万工程”,是到2000年垦区综合开发在大农业...  相似文献   

11.
在黑龙江垦区以“四到户、两自理”为主要特征的统分结合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日臻完善的今日,建设一支专业流通大军,最大限度地减少垦区家庭农场分散经营所面临的种种风险,实现富民强场,不但是垦区深化农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夯实“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根基的一项有力的保障。   一、问题   流通是产品的使用价值到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农业生产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发达的现代化商品流通,货畅其流,农业生产就难以发展。垦区农业的发展历史也给予充分佐证。但是,目前垦区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垦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我国农垦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我国农垦体系核心任务,利用客观赋权法、改进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函数及指标差分法综合评价并分析我国农垦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垦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整体不高,发展态势由“东高西低”向“东西高,中间低”演变,且呈分散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垦区拓展融合和垦区融合效益是当前我国农垦产业融合发展进步的主要动力,而垦区内部融合失调则是当前的主要制约因素。基于此,提出应继续深化农垦体制改革,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垦区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垦间”及“垦地”交流合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垦区是以大粮食生产为基础产业的大型农业企业。前几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阶段性和结构性矛盾时,垦区传统农业生产已遭遇到了一定程度的危机。我国加入WTO后,垦区的粮食生产又将面临新的、更加严峻的国际性挑战。所以,加快垦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全面提高垦区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推进垦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就成为事关垦区前途命运的大事。而在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是一方面要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历史的继承,另一方面就是要以现代农业为目标,不断地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现代化是大农业…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黑龙江垦区大力发展生产力,使农业登上了年产粮豆35~45亿公斤的一个新台阶。近两年由于连续遇到自然灾害以及生产资料涨价、卖粮难、“打白条”、职工收入兑现不及时等问题,一些同志有淡化农业、削弱农业的倾向。针对目前垦区农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困难,切实解决垦区农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调动职工积极性,全面发展和振兴垦区经济或为当务之急,我们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战略思路是:  相似文献   

15.
50年来,黑龙江垦区始终坚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建立完善了科研开发、技术推广和科技管理体系,走出了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之路。实践证明,垦区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已成为垦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强大动力。 一、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学技术 “九五”期间,垦区科技成果转化率为 6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 63%。垦区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   (一)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加速商品粮基地建设。   农业是垦区的立命之本和发展之基。垦区无论是在加快商品粮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6.
把土地使用权推向市场构造垦区农业市场竞争优势董林生在“二次创业”中,如何构造垦区农业的市场竞争优势,笔者认为深化垦区农业改革,把土地使用权长期固定给职工家庭农场,至少30年不变,并且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完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  相似文献   

17.
食品工业的发展是以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基础的 ,进入2 1世纪的食品工业不只是农业的继续和延伸 ,应该是农业的导向。分析石河子垦区食品工业发展概况 ,明确食品工业在垦区工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作用 ,发挥食品工业在垦区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导向作用 ,具有重要意义。一、垦区食品工业发展概况(一 )整体发展速度迟缓据统计资料显示 ,垦区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由 1 980年的 2 1 8%下降到 1 999年的 1 2 2 %。一方面 ,反映了垦区工业对农业的依赖程度降低 ,另一方面 ,也反映了垦区工业发展速度低于农业发展速度。而食品工业发展状况尤为严峻 :食品…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已有20年了。20年来,黑龙江垦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尤其是农业改革正在实现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第二个飞跃,垦区农业已进入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一、垦区农业改革的第一个飞跃黑龙江垦区...  相似文献   

19.
农垦经济的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胡成真以大农业为支柱产业、以农畜产品为主导产品的国有农垦企业全面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从整体上推进农业和农垦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是垦区企业职工尽快进入市场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使垦区...  相似文献   

20.
广东垦区工业发展思路初探○王元广东垦区从1993年明确提出“主攻工业”的发展战略以来,工业发展明显加快。1996年,全垦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0.7亿元,比1995年增长10.2%,占社会总产值的4l.8%。但垦区工业总的来说发展还不理想,“小而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