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博大精深、理蕴醇厚的中国传统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显出其"自强不息"、"其命维新"的鲜活生命力.礼乐文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儒家推崇周代礼乐,并将其发展为完整的礼乐之学.礼乐的作用是治理国家,安定社稷,提供生活秩序,为人类未来提供福私.礼乐的本质是仁.正因为有仁的理性自觉,礼乐才易被社会全体成员所接受.当前,我们党和国家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而孔子早在数千年前就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礼乐治国主张,他所孜孜以求的礼乐之治的社会实际上也是和谐社会.这一重合看似不可思议,却又是必然的历史,那我们应该如何直面、理解已绵延数千年,但时至今日仍余韵不歇,还无时无地不在潜制着我们思维信念与行为范式的这种古老的礼乐文化传统?因此,我们以批判继承的态度从古代"礼乐"文化中发掘,实现传统与和谐社会的对接.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战略举措.和谐是中华文化中最深层的内造精神,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宝贵遗产.太极拳是在中国5000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形成、发展.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太极拳练习时与人、自然、社会所形成的和谐与和谐社会的和谐是否有影响,该文梳理了习练太极拳时所追求的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和谐,分析和谐社会之含义,论述太极拳和谐与和谐社会之和谐的相关性,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鼓励人们习练太极拳,达到修身、修心、养性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理论层面的,静态的,其更强调的是一个具有逻辑的历史过程,动态的.这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难以避免要与长久以来本国土壤生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尤指几千年来占中国传统文化主导地位,即具有儒家文化色彩的意识形态发生冲突、对话与融合.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已是当前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关键和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张琼 《理论观察》2007,(3):42-4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文化历史渊源,它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在现阶段的继承和发展。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深刻理解、充分吸收和借鉴儒家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和谐的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贾宾 《发展》2007,(2):33-34
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和谐社会"内涵的阐述中,"民主法治"被放在了首位,这绝不是偶然的.其内容属于政治文明的范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基础.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法治本身就是一个制度性根本性的问题,它可以为解决社会矛盾、实现公平与正义、塑造诚信友爱的文化精神创造一种基本的制度环境.当前,构建和谐社会面临诸多问题.如何从法治的角度构建和谐社会,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著名中国文化史研究专家柳诒徵在其大作《中国文化史》中曾言:"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我们认为,柳先生的这一论断主要是从思想文化史的意义上说的,不是从制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视角下具有一定的优劣两重性.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供了大量的文化基础,但是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在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也给其造成了一定的困境.那么如何以发展的眼光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审视,结合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使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更好的助力作用,是我们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做了简单的介绍,然后着重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与出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种价值观的涌入,在我们的社会中,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热忱开始逐渐被神圣的经济追求所取代;理想的根系慢慢枯萎,最终为功利主义的世俗精神所掩盖。我们的社会,逐渐丧失人类应该具有的精神气质和灵魂,充斥着享乐之风,浮躁之气。人们往往以为,只要我们社会的外在世界没有冲突和矛盾,和谐社会就不是一个遥远的梦。但是我们很少想到,理想的缺失、人文素养的缺乏和不安定的心才是社会不和谐的主要因素。所以,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从"心"开始……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在价值取向、精神底蕴、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蕴含着现代法治的资源,我们应当科学分析其性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决定继承与发展,取精去糟,并在价值层面和制度层面进行合理的改造与升华,实现传统法律文化自身的现代化,从而推进中国现代法治建设的进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自我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深刻总结的历史结晶,是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为实现我国各民族"两个共同"目标提供了新的方略.  相似文献   

11.
朱熹指出仁是“天地生物之心”,是“心之德”、“爱之理”,以“生”释“仁”,“仁”不仅是人所具有的恻隐之心,亦是天地之心;仁的境界不仅仅是自我与他人境界,亦是主体与客体、小我与大我、人类与万物相融的境界。朱熹生态哲学思想具有的强烈实践性和现实性,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儒家的伦理学作为中国最具代表的伦理学传统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极为重要的.《论语》作为儒家经典的原始著作,其"仁"义"礼"和"孝"悌"等伦理道德内容,构建出以伦理为核心,道德至上的精神家园.孔子儒家开创了"内圣外王"和"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说,并在《论语》中阐述了一系列对人生道德修养的理解,其内容涵盖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求学、明德、交际、为人、处事等等,在传统文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儒家的这些观点作为提高我们自我修养的要求,对当代人、对于当下的社会发展需求仍然发挥着其极重要的价值.文化是一个民族综合国力、历史内涵的重要体现,是民族之魂、民族之血,伦理道德是文化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如何理解传统儒家的伦理道德内容、领悟其中内涵,如何将优秀的伦理道德文化继续传承下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伦理道德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神火集团是国有大型企业,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和谐企业文化是企业工作中重之重.在企业经营发展需要和谐社会所创造的良好环境,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每个和谐发展的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者相辅相成.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以人为本,企业为本,科学发展"作为构建"和谐企业"的一条主力线.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他指出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探讨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融合.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共同点,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相通,优秀传统文化是党思想建设的有益营养,传统文化崇德尚礼乐是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丰富资源,传统文化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环境保护,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传统文化的天下概念相通.  相似文献   

15.
沈闯 《理论观察》2008,(2):21-2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的就是一种人们所渴望追求的社会状态和形态,也是一种社会协调机制,是处于转型期中国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政治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其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社会和谐与政治发展的变动关系。此外,和谐的公民社会为新时期政治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王秀芳 《中国经贸》2012,(8):179-179
中医药是中医与中药的合称。中医药学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洗礼,是数千年中华民族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实践性科学,为人类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医药在医疗保健、科研、教学、学术创新等诸多方面显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并且正逐渐为世界所接受,世界卫生组织评论“中医药是世界传统医药的榜样。”  相似文献   

17.
王娜 《新西部(上)》2007,(10X):83-83,8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战略举措。和谐是中华文化中最深层的内造精神,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宝贵遗产。太极拳是在中国5000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形成、发展。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太极拳练习时与人、自然、社会所形成的和谐与和谐社会的和谐是否有影响,该文梳理了习练太极拳时所追求的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和谐,分析和谐社会之含义,论述太极拳和谐与和谐社会之和谐的相关性,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鼓励人们习练太极拳,达到修身、修心、养性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儒家把礼乐教化看作人之为人以及社会文明最重要的标志,认为礼乐教化可以使国家、社会、家庭达到一种有序的和谐,从而实现稳定与繁荣。但儒家为礼乐教化所确定的目标过于理想化,表现出一种虚伪性;把礼制所规定的"君臣父子"的结构模式绝对化、永恒化,成为中华古代文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建立在以"礼"、"仁"结合为本体的政治哲学基础之上的伦理政治观,不仅包含着政治意识、政治价值、政治心里等方面的内容,而且其本身就是政治的最高原则。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政治社会化过程集中体现为儒家学说的传播、延续、变化和发展。传统政治社会化的深远影响启示我们,文化的因素对于政治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伦理政治为轴心的文化特征和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自然观的重要特征。这两大基本特征对华夏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着创立"和谐"社会的今天,传统文化也起了积极作用,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