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边界效应理论角度探讨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模式,概括了泛北部湾区域的边界特点,应用边界效应理论分析了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中的边界屏障和边界中介的影响,提出构建泛北部湾旅游圈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信息荟萃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展现巨大的潜力和商机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在"2007泛北部湾经济论坛"中指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正展现巨大的潜力和商机,应尽快成立泛北部湾合作跨国协调组织,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向深入发展。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将中国的沿海发达地区及最具增长潜力的北部湾地区,与东盟东部增长区及东盟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越南和东盟最发达的国家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边界效应理论角度探讨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模式,概括了泛北部湾区域的边界特点,应用边界效应理论分析了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中的边界屏障和边界中介的影响,提出构建泛北部湾旅游圈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推进,广西提出了建设"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战略构想.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构建为背景,以桂林市为对象,针对桂林旅游业现状、与泛北部湾国家旅游关系现状、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发展前景,分析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构建对桂林旅游发展的影响,提出了桂林旅游应加快融入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政策点击     
国家质检总局出台措施支持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为支持、加快推进建设进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最近出台了《关于支持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支持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创造良好的检验检疫法规政策环境;推进建立区域检验检疫国际合作机制;推动国际大通道建设,进一步完善泛  相似文献   

6.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构想的目的,是整合泛北部湾地区相关国家的力量,加快这些国家有关地区的经济发展。该构想的实施既有有利条件,又面临着一些障碍,还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解决,包括需要尽快确定参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具体地区,设计怎样的合作机制,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如何定位等。  相似文献   

7.
北海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海与大西南是出海口与腹地的关系,具有紧密的共同利益关系,有着极强的互补性,为选择区域共享型模式建设基础设施奠定了基础.北海现在正面临着"北部湾"开放开发的大好时机,应该建立一整套高效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机制,形成贸易、物流、产业三者互相促进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将北海率先建设成为北部湾经济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国际贸易中心和现代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8.
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区域旅游合作显现出无限的发展潜力。在这种背景下,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的战略构想应运而生。本文在全面介绍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战略背景的基础上,论述了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应该遵循的战略原则,提出了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的战略措施,最后阐述了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支持、加快推进建设进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最近出台了《关于支持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支持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成为经济发展潮流,区域经济由传统的单一发展演变为区域性的合作共同发展。由于同质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制约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城市的合作进程。文章分析广西北部湾区域城市合作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从增长极理论角度,探讨区内城市合作的模式和措施,通过增强经济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城市间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谋求共同发展,以进一步提升广西北部湾地区城市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与东盟都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中国广西则是受益匪浅。作为中国对东盟开放以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前沿和平台,广西在其中的"跳板效应"日益凸显。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实现双赢,广西不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对广西企业在东盟投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发挥好区位优势、建立合理的风险转移机制、企业实施本土化经营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广西企业对东盟投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是一个发展广西经济、促进中国与东盟关系友好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但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建立面临很多挑战,如何应对挑战发展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地方政府应当考虑的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泛北部湾旅游圈的基本情况出发,分析了当前泛北部湾旅游合作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研究论泛北部湾文化圈的自我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与东盟各国在发展经济合作的同时,必须积极推进文化交流与合作;在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圈的基础上,构建北部湾文化圈.文章论述泛北部湾文化圈构建中四个主要的理论问题,以期为文化圈构建的实践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参照.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论述中国与东盟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认同理念和文化形态,提出泛北部湾文化概念;进而提出应当发掘泛北部湾文化蕴含的文化力以推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实施路径是:发掘文化产业资源,开发文化产业项目,打造文化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与东盟各国在发展经济合作的同时,必须积极推进文化交流与合作;在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圈的基础上,构建北部湾文化圈。文章论述泛北部湾文化圈构建中四个主要的理论问题,以期为文化圈构建的实践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参照。  相似文献   

17.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现代物流发展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泛北部湾经济区域合作的大背景下,重点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域的现代物流发展,分析区域现代物流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并提出经济区现代物流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泛北部湾文化参与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意义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中国与东盟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认同理念和文化形态,提出泛北部湾文化概念;进而提出应当发掘泛北部湾文化蕴含的文化力以推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实施路径是:发掘文化产业资源,开发文化产业项目,打造文化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19.
经济集聚与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密切相关,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演变本质是不同区域的经济集聚程度发生了变化,是经济集聚与经济扩散的统一。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形成就是地理区位和政策影响下的经济集聚与扩散过程的统一,经济集聚在该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地理区位和政策通过经济集聚间接发挥作用,产业的集聚与扩散引起区域的经济集聚与扩散现象。促进经济集聚(扩散)发展是一种内涵式的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方式,大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经济集聚的重要途径。在一体化和经济集聚基础上,加强城市群与发展轴的相互耦合,形成以"城市群为核心,发展轴为引导"的区域发展新空间拓展模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北海的区位优势和泛北部湾区域内滨海旅游资源的研究,分析北海滨海旅游与泛北部湾旅游圈协同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对泛北部湾旅游协同发展环境的分析,提出北海滨海旅游协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