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几年来,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是否也在放慢?如从推动全球化浪潮的几大因素看,这一结论似乎是肯定的。 全球化的一大驱动力国际贸易增速减慢。1980年的全球贸易额增幅曾达到20.79%,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前7年的年均增幅分别为8%和6.9%。但亚洲金融危机后,全球贸易额急转直下,  相似文献   

2.
2004年世界经济具有强劲复苏等三方面的良好表现,同时又出现高油价和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等问题。经济全球化在进一步发展,但这一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增强却更令人注目。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仍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中的复苏阶段。高油价和美国以双赤字为特征的经济不平衡,将是制约2005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危险。  相似文献   

3.
数字     
《新经济》2013,(1):6
7.5%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日前表示,2012年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明显放缓,全年经济增长速度仅为3%左右,比2011年的3.8%有大幅度降低,其中发达国家增长约1.2%,美国、日本分别增长2.2%和1.2%,欧元区为-0.5%,主要新兴经济体的增速也出现明显放缓。张晓强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经济低迷必将导致国际贸易、投资不振,而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实现由出口、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到更多依靠内  相似文献   

4.
当代全球跨国银行发展变化的新特点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经济的复苏,2004年以来全球跨国银行的发展变化呈现出以下新特点和趋势。①一、世界经济良好的发展环境促使跨国银行利润继续保持较高增长2004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为5·1%,是近三十年来最好的一年。世界经济良好的发展环境促使跨国银行利润继续保持较高增长。2004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税前总利润由2003年的4174亿美元增加到5441亿美元,增幅达30·3%,是1994年1000家大银行税前总利润的三倍多,是1989年1000家大银行税前总利润的近五倍,这表明全球大银行税前总利润有很大幅度增长。全球1000家大银…  相似文献   

5.
学者多从国际政治学角度对全球治理这一命题进行分析,但全球经济治理的对象是经济问题,因此也需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本文从公共品需求与供给的角度分析了全球经济治理的经济学含义。随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课题。本文分析了中国对全球公共品的需求特点和供给能力,得出的结论是,中国要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增强全球公共品的供给能力,而这除了增强国力之外,仍然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使中国的经济体制更适应参与制订全球规则的需要,从而提高全球公共品的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贸易就是世界话语权。但贸易体量和规模绝不等于话语权。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5.83万亿人民币(折合4.16万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7.6%。自2009年起,中国晋身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而此次中国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关口,有望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然而,经济全球化改变了国际贸易模式,  相似文献   

7.
2004年世界经济在失衡中强劲增长,增幅为20余年来最高,增长点和增长源拓宽。但油价高企、美元走低、美国经济双赤字,困扰国际舆论,影响对世界经济前景的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对能源的需求急速上升,并跃居全球能源消费大国的地位。2009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净进口国,紧随美国之后。我国目前正处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阶段,能源尤其是石油消耗刚性增长的趋势在短时期内不会有所改变。但是,近二十年来我国石油产量增长非常缓慢,并且大大滞后于需求的增长,这导致了我国的石油供应缺口越来越大。作为增长最快的新兴经济体和全球能源消费大国,既面临着国内能源供需严重失衡的矛盾,也面临着世界能源格局变化所带来的新挑战和压力。  相似文献   

9.
2015年第一季度,世界经济形势依旧错综复杂,但复苏的逻辑主线逐步清晰.发达国家在新一轮再工业化、再全球化中占据优势地位,并可能加剧全球经济再失衡的风险,从而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影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财政运行也进入新常态,表现出一定的体制机制弊端和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加速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迎接新常态的机遇与挑战,是克服全球经济再失衡的压力与困难的重要决策.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全球经济虽然在总量上不断增长,但在结构上却呈现失衡状态。目前全球经济失衡状况已经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全球经济失衡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这已引起广大国际社会的广泛不安。中国作为一个刚刚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新兴市场国家,近年来也深切的感受到了它的影响。试图主要对失衡的主要表现进行论述,希望为我国应对全球经济失衡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从"空的世界"到"满的世界"--对循环经济理论假设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循环经济理论的基本前提假设是建立循环经济理论的基础,理解其前提假设可以更明确地把握循环经济理论相比较于传统经济理论的发展实质。本文在简单概括循环经济理论及其原则的基础上分析并说明循环经济理论的基础前提假设,并以此分析循环经济理论更深层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一个不可思议的人,怀着一个不可思议的梦,创造了不可思议却实实在在的世界奇迹--这就是"三维天然码"汉字输入法发明人张得一先生. 1997年春,编者初识张先生即为他所创造的神奇"三维世界"所迷醉;本刊当即配以评论员文章--<不可思议的世界奇迹>在国内率先进行了报道.时隔仅一年,面对张先生带来的他更加革命性的最新研究成果--三维天然码智能软件和进入实质性应用阶段的重要标志--入选了我国最佳汉字系统UCDOS/WIN7.0双平台时,我们自然产生了更多地了解他的愿望.  相似文献   

13.
得尽天时地利人和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极其适合农耕的一块沃土,自宋代以来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经济重心,也是东亚农业文明时期最发达的地区。尽管在日本明治维新后,远东地区最发达的桂冠不再为长三角所据,但晚清和民国时期,上海不经意间又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金融贸易中心。直至如今,由乡镇企业和  相似文献   

14.
郑洪涛 《经济经纬》2003,(5):44-45,52
一年前,当人们沉醉于WTO的讨论之际,一场全球性的产业转移正在悄然进行。于是,“世界工厂”问题成了当前一个热门话题。大多数观点认为,中国已经具备了建立“世界工厂”的可能性,但离实际形成尚有一定距离。同时将“世界工厂”能否最终在中国形成视为是21世纪所面临的一次重大机遇。通过对世界工厂演变历程的分析,集中论述了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所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于中国形成世界工厂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构建“世界工厂”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是一种大势所趋,对于我国来说,必须克服构建“世界工厂”的技能人才瓶颈,克服构建“世界工厂”的道德责任瓶颈,克服构建“世界工厂”的知识产权瓶颈,克服构建“世界工厂”的资源环境瓶颈,从而使“世界工厂”的构建迈向科学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时代,呼唤"中国法律理想图景"问题乃是一个"问题束",它所隐含的至少有这样三个在逻辑上紧密相关的问题:第一,既作为观察者又作为参与者的中国社会科学或中国法学论者,我们究竟应当如何认识和面对中国置身于其间的"全球化"?第二,为什么说建构当下中国法学或中国社会科学的历史性条件是我们对中国现实以及中国置身于其间的世界结构的"问题化"理论处理?第三,中国法学乃至中国社会科学为什么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始终缺失对中国的实质性关注以及对中国"理想图景"的根本关注?在基本回答上述三个问题后,作者强调:第一,以"世界结构"为观照,包括法律秩序在内的中国社会秩序的建构必须服务于中国的文化身份和政治认同;第二,我们不仅不能将当下西方化的世界秩序模式作为"历史的终结",更应当利用中西文化资源,其是中国优秀的哲学文化传统为世界秩序的重构做出我们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18.
寻找一个新世界:中国近现代对“世界”的理解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飚 《开放时代》2009,(9):103-114
尽管当代中国往往被当作世界社会中的一个“例外”,在实践中中国人民通常认为中国近现代的发展乃是人类普遍历史进程的一部分。基于对中国近现代“世界观”的变化的梳理,本文提出三个假设:第一,在19世纪末期,对自我的对象化和对世界的外化(即把“世界”想象成一个外在实体)是一个关键的转变,这可能比“国族”观念取代“文明”或者“王朝”概念更为重要。第二,冷战时期的“三个世界”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解,把世界想象成为要主动争取的对象,认为国族建设是为了实现更大革命目标的一个手段;但是这也导致了不切实际的“革命天下”的想象。第三,在改革时期,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反而趋于单一化,同时对自己的理解也趋向于内化和简单化。文章最后呼吁发展一个“去中心”的对世界的想象。  相似文献   

19.
郑晓奇 《江南论坛》2005,(10):54-55
大凡到过被誉为“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的人,都会对华西村的美丽和富裕而称道,都会对华西村的长盛不衰而赞叹。不错,华西村创造了中国农村发展的奇迹,是中国农村的骄傲。然而,华西村何以能从一穷二白成为“天下第一村”?何以能持续快速发展、长盛不衰?当我们走进华西村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世界工厂”的内涵变迁与生命周期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业化时代向后工业化时代的迈进,制造业经济下的“世界工厂”和服务业经济下的“世界工厂”发生了历史性的内涵动态变迁。“世界工厂”在历史上的四次转移,也经历了一个由世界制造中心与世界科技中心一致的创新期、成长期,到世界制造中心与世界科技中心分离后的成熟期、衰退期的生命周期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